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6617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其中,在马达上增设了一马达保护阀组,在所述马达的回油油路上增设了一背压阀。优选的,所述马达保护阀组包括溢流阀、阻尼孔、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马达上增加了马达保护阀组,并把其它油路回油与马达回油合流后接到一个背压阀,马达保护阀组中的阻尼孔保证马达不超速,溢流阀保证马达不超压,背压阀和马达的回油及其它油路的回油保证马达不吸空,因此可有效的保护马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机上动力头马达,具体涉及一种钻机上动力头马达的油路结 构。
技术介绍
在钻机上动力头是主要的工作部件,而驱动动力头、带动钻杆和钻具旋转的液压 马达则是钻机上工况最复杂,最容易损坏的液压元件。回转马达的寿命影响到设备的工作 效率,最重要的是回转马达为进口件,价格昂贵,一旦损坏,将会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在岩心钻机上,动力头回转有以下四个操作停止转为正转;正转转为停止;停止 转为反转;反转转为停止。如图1所示,以往的设计方案中,柱塞泵9的油口 S从油箱10吸油,柱塞泵9的油 口 P连接到换向阀6的油口 P。换向阀6的油口 B连接到动力头马达4的油口 B2,换向阀 6的油口 A连接到马达4的油口 A2。当换向阀6手柄扳到左位时,柱塞泵9吸油,马达4的 油口 B2进油,动力头11带动钻杆12正转(方向B),马达4的回油由油口 A2经过换向阀6 的油口 A、油口 T回到油箱10。当换向阀6手柄扳到右位时,柱塞泵9吸油,马达4的油口 A2进油,动力头11带动钻杆12反转(方向A),马达4的回油由油口 B2经过换向阀6的油 口 B、油口 T回到油箱10。当换向阀6手柄扳到中位时,柱塞泵9停止给马达4供油。进行第一种操作时,即由停止转为正转时,请参考图2,操作换向阀6到左位,马达 4的油口 B2进油,动力头马达4带动钻杆12正转。当孔内出现事故钻头被卡住,进行第二种操作时,即由正转转为停止时,请参考图 3,操作换向阀6到中位,柱塞泵9停止给马达4供油,油口 B2压力迅速降低,聚集在钻杆12 上的能量迅速释放。这会导致如下问题钻杆12带动马达4高速反转,可能导致马达4超 速损坏;此时马达4工作在泵工况,原来的回油口 A2变为吸油口 A2,吸油口会产生负压,可 能导致马达4吸空损坏。钻孔很深,钻杆12数量很多时则负载很大,进行第二种操作时,即由正转转为停 止时,请参考图4,操作换向阀6到中位,柱塞泵9停止给马达4供油,油口 B2压力迅速降 低,但由于惯性,钻杆12带动马达4继续前进,原来的回油口 A2变为压力油口 A2,原来的进 油口 B2变为吸油口 B2。这会导致如下问题吸油口 B2会因为吸油不及时而产生负压,导 致马达4吸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其可以确保马达不超 速,不超压,不吸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马达上增设了一马达保护阀组,在所述马达的回油油路上增设了一背压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马达保护阀组包括溢流阀、阻尼孔、单向阀。其中,所述的阻尼孔和单向阀并联,设置于所述马达正转时的进油油路中所述马达进油口的上游。所述单向阀只允许沿着所述马达正转时的进油方向通过。其中,所述溢流阀将所述马达正转时的马达进油口与马达回油油路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马达的回油与其它油路回油合流后接到所述背 压阀。优选的,所述背压阀的开启压力为5Bar。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换向阀,以切换所述的马达正转时的进油口、回油口与进油油路、回油油路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在马达上增加了马达保护阀组,并把其它 油路回油与马达回油合流后接到一个背压阀,马达保护阀组中的阻尼孔保证马达不超速, 马达保护阀组中的溢流阀保证马达不超压,背压阀和换向阀的回油及其它油路的回油保证 马达不吸空,因此可有效的保护马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图;图2是现有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由停止转为正转时的工况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当钻头被卡住而由正转转为停止时的 工况示意图;图4是现有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当负载很大而由正转转为停止时的工 况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由停止转为正转时的工况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当钻头被卡住而由正转转为停止时 的工况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当负载很大而由正转转为停止时的 工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后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如下柱塞泵9的油口 S从油箱10吸油,柱塞泵9的油口 P连接到换向阀6的油口 P。 换向阀6的油口 B连接到马达保护阀组5的油口 Bi,换向阀6的油口 A连接到动力头马达 4的油口 A2和马达保护阀组5的油口 Al,马达保护阀组5安装在马达4的油口 B2,换向阀 6的油口 T连接到背压阀8。当换向阀6手柄扳到左位时,柱塞泵9吸油,经过马达保护阀组5的油口 Bl到达 马达4的油口 B2,马达4带动钻杆12正转(方向B),马达4的回油由油口 A2经过换向阀 6的油口 A、油口 T,与其它油路回油7汇流后,通过背压阀8,再回到油箱10。当换向阀6手柄扳到右位时,马达油口 A2进油,带动钻杆12反转(方向A),马达 4的回油从油口 B2经过马达保护阀组5的油口 Bi、换向阀6的油口 B、T,通过背压阀8,再 回到油箱10。当换向阀6手柄扳到中位时,柱塞泵9停止给马达4供油。本专利技术的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改进如下在马达4上增加了马达保护阀组5,其中包括溢流阀51、阻尼孔52、单向阀53,以 保证在钻杆12带动马达4反转工况下马达4不超速,不超压,保护马达4,其中阻尼孔52和 单向阀53并联于马达保护阀组5的油口 Bl和马达4的油口 B2之间,溢流阀51连接于马 达保护阀组5的油口 Al和马达4的油口 B2之间,马达保护阀组5 的油口 Al与马达4的油 口 A2 —起连接到换向阀6的油口 A,单向阀53只允许Bl —B2方向通过;把其它油路回油7与回转马达4的回油合流后接到一个开启压力为例如5Bar的 背压阀8,保证马达4不吸空,不产生负压,保护马达4。在进行第一种操作时,即由停止转为正转时,请参考图6,操作换向阀6到左位,马 达4的油口 B2从马达保护阀组5的油口 Bl进油,动力头马达4带动钻杆12正转,马达4 的回油从马达4的油口 A2,经过换向阀6的油口 A、油口 T,与其它油路回油7合流后,通过 背压阀8回到油箱10。当孔内出现事故钻头被卡住,进行第二种操作时,即由正转转为停止时,请参考图 7,操作换向阀6到中位,柱塞泵9停止给马达4供油,油口 B2压力降低,聚集在钻杆12上 的能量释放,但这时溢流阀51关闭,单向阀53只允许Bl — B2方向通过,因此只有一少部 分油能通过阻尼孔52回到换向阀6的油口 T,降低了马达4的转速,保证马达4不会超速, 保护马达。当油口 B2的压力超过溢流阀51的设定压力时,溢流阀51开启,保证马达4的 油口 B2工作在额定压力以内。在背压阀8的作用下,换向阀6的回油和其它油路的回油7 优先供给到马达4的吸油口 A2,保证马达4的两个油口 A2、B2有不低于例如5Bar的一预定 压力,确保马达4不吸空;当背压阀8的油口 A3压力超过5Bar后,背压阀8打开,液压油经 过背压阀8回到油箱10,此时背压阀8的油口 A3始终保持不低于例如5Bar的预定压力。可见,此种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机上动力头马达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马达(4)上增设了一马达保护阀组(5),在所述马达(4)的回油油路上增设了一背压阀(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天和众邦勘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