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康达专利>正文

蛙式运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6172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蛙式运动车,车把下部设有前叉,前叉下设有前轮,二连杆与前叉通过转轴相铰接,两踏板设于连杆上,两踏板下分别设有后轮。所述的两连杆间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一种控制状态是两连杆间通过转轴铰接使两连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另一种控制状态是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锁定。由于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当定位机构控制两连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时,双脚对两连杆上的踏板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便可推动车体前进。当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锁定时,通过人体扭动来推动车体前进。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两种运动方式、可大大提高娱乐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蛙式运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蛙式运动车结构众多。如中国专利200820043857. 1号便提出了一种 “蛙式运动车”。在该技术方案中,蛙式运动车包括把手架、前叉杆、歧头、二后车架、踏板、前 轮、后轮及刹车组合,前叉杆连接于把手架中部,歧头与前叉杆连接,二后车架分别枢接于 歧头两侧,前轮枢接于前叉杆上,后轮分别枢接于二后车架上,刹车组合与后轮配合,后车 架前端的承载部和后端的支撑部,承载部相对车体前进方向成一定锐角向上倾斜,踏板安 装于承载部上,后轮安装于支撑部上,且为万向轮,后轮和支撑部的安装面相对车体的前进 方向成一定钝角向上倾斜。这样当使用者的脚踏时,人体对车体所产生的压力沿车体前进 方向有一个分力,再配合人体对两后车架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能产生一个使运动车前进 的推力,从而使车体前进。又如,中国专利200720001617. 0号提出了一种“侧向摇摆驱动滑行车”。该侧向 摇摆驱动滑行车包括一个把一个前轮和两个偏压后轮连接起来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 可以有一个在两后轮之间沿侧向延伸的脚踏板。脚踏板的延伸长度可以超过两后轮间距的 一半,该脚踏板可以是连续的。当使用者站上脚踏时,通过人体扭动来推动车体前进。前述两种车具有不同的运动乐趣,但每一种车只具有一种运动方式,使得前述两 种车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种运动方式、以提高娱乐性能的蛙式运 动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蛙式运动车,车把下部设有前叉,前叉下设有前轮,二连杆与前叉通过转轴相 铰接,两踏板设于连杆上,两踏板下分别设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连杆间设有定位 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一种控制状态是两连杆间通过转轴铰接使两连杆间可 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另一种控制状态是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锁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当定位机构控制两连 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时,双脚对两连杆上的踏板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便可推动车体 前进。当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锁定时,通过人体扭动来推动车体前进。使得本技术具有 两种运动方式、可大大提高娱乐性能。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与两连杆底部分别铰接的连接片,两连接 片通过支轴相互铰接,两连接片间设有锁定装置。上述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 低廉。同时,两连接片在两连杆间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时,能防止两连杆间张开过度,从而 提高车辆娱乐时的安全性能。在本技术中,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设于两连接片卡柱和卡孔。当卡柱插入卡 孔时,锁定装置锁定可靠。且锁定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当两连接片张开到位时,卡柱 抵触另一连接片,此时两连接片间处于相对锁定状态,使用者可方便的在两种运动方式中 进行选择或变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时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锁定时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蛙式运动车包括车把1下部设有前叉2,前叉 下设有前轮3,二连杆4与前叉通过转轴5相铰接,两踏板6设于连杆4上,两踏板下分别设 有后轮7。两连杆间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一种控制状态是两连杆间 通过转轴铰接使两连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另一种控制状态是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间 锁定;使两连杆间不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与两连杆底部分别铰 接的连接片8,两连接片通过支轴9相互铰接,两连接片间设有锁定装置。所述的锁定装置 包括设于两连接片卡柱10和卡孔11。当卡柱插入卡孔时,锁定装置锁定可靠。且锁定装 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当两连接片张开到位时,卡柱抵触另一连接片,此时两连接片间处 于相对锁定状态,使用者可方便的在两种运动方式中进行选择或变换。由于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当定位机构控制两连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 动时,双脚对两连杆上的踏板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便可推动车体前进。当定位机构控制两 连杆间不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时,通过人体扭动来推动车体前进。使得本技术具有 两种运动方式、可大大提高娱乐性能。且两连接片在两连杆间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时,能防 止两连杆间张开过度,从而提高车辆娱乐时的安全性能。图4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二连杆4与前叉的 铰接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两踏板与连杆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不同。其余与实施例1相 同,其同样可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权利要求一种蛙式运动车,车把下部设有前叉,前叉下设有前轮,二连杆与前叉通过转轴相铰接,两踏板设于连杆上,两踏板下分别设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连杆间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一种控制状态是两连杆间通过转轴铰接使两连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另一种控制状态是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间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与两连杆底 部分别铰接的连接片,两连接片通过支轴相互铰接,两连接片间设有锁定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蛙式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设于两连接 片间的卡柱和卡孔。专利摘要一种蛙式运动车,车把下部设有前叉,前叉下设有前轮,二连杆与前叉通过转轴相铰接,两踏板设于连杆上,两踏板下分别设有后轮。所述的两连杆间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一种控制状态是两连杆间通过转轴铰接使两连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另一种控制状态是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锁定。由于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当定位机构控制两连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时,双脚对两连杆上的踏板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便可推动车体前进。当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锁定时,通过人体扭动来推动车体前进。使得本技术具有两种运动方式、可大大提高娱乐性能。文档编号B62K17/00GK201694332SQ20102022460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胡康达 申请人:胡康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蛙式运动车,车把下部设有前叉,前叉下设有前轮,二连杆与前叉通过转轴相铰接,两踏板设于连杆上,两踏板下分别设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连杆间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两种控制状态,一种控制状态是两连杆间通过转轴铰接使两连杆间可作张开和收合的运动,另一种控制状态是定位机构将两连杆间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康达
申请(专利权)人:胡康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