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涉及装饰贴片领域。能够重复粘贴,且较薄。包括:PET或PP材料构成的可印刷面材,所述可印刷面材至少内侧为可印刷面,其外侧为光滑表面;热熔胶黏着层,由热可塑性黏合材料构成且具有能重复黏贴的性质,还包括融合面及黏贴面,所述融合面采用押出方式热融结合于可印刷面材内侧,且其边形与可印刷面材的形状相符;离形面部,呈可剥离状贴附于热熔胶黏着层的黏贴面,作为黏贴面的保护膜。用于作为物品表面的保护膜或者装饰贴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饰贴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合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 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目前市面上可见的装饰贴片产品形状相当多,但是,由 于装饰贴片产品结构设计上存在不足的地方,以致于在用于某些用途上时,不够方便好用。例如,装饰贴片产品所设背胶通常具有高沾黏度,在此种高沾黏度情况下,一旦装 饰贴片被贴附定位于物品表面后,如果因不小心贴附错误而必须撕起重贴时,其黏着度将 会大大降低而不能被重新贴附。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虽然已有一些具有可重复撕贴效果的热熔胶产品,但此类 产品目前均为采用模造灌注方式制成,具有较大厚度,为约2毫米以上的垫体形状,用以作 为避震缓冲构件、止滑垫、文件黏贴布告栏使用。然而,这种垫状热熔胶产品结构形状若要 进一步作为长形装饰片或物品保护膜等其他应用功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比如可印 刷性、黏着层厚度太厚、黏着层与印刷结构的结合性、使用的灵活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能够重复粘贴,多种物体 表面均可黏贴以及光滑表面利用性好和灵活适应使用环境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包括可印刷面材,由PET或PP片材构成,所述可印刷面材至少内侧为可印刷面,其外侧 为光滑表面;热熔胶黏着层,由热可塑性黏合材料构成,具有能够重复黏贴的性质,所述热熔胶 黏着层包括融合面以及黏贴面,其中所述融合面采用押出方式热融结合于所述可印刷面材 内侧,所述热熔胶黏着层与所述可印刷面材的形状相符;离形面部,呈可剥离状态贴附于所述热熔胶黏着层的黏贴面整体区域,作为所述 黏贴面的保护膜。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由于所述热熔胶黏着层, 由热可塑性黏合材料构成,由于所述热可塑性黏合材料具有能够重复黏贴的性质,因此所 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也具有重复撕贴的性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特别适用于作为物品表面的保 护膜或者装饰贴膜使用。由于所述装饰贴片设计成长形卷筒状,使用者可根据将要贴附物 品的面积和长度自行裁剪或裁切,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可以满足多元需求灵活适应使用 环境的需求,多种物体表面均可黏贴。光滑表面利用性好,由于所述可印刷面材外侧设为光滑表面的设计,当使用者欲将吸盘式产品吸附于粗糙面目标物,比如木质表面、水泥面等时,无法直接吸住,这时即可 先将本技术所述装饰贴片先黏贴于所述粗糙面目标物后,再将吸盘式产品吸附于本实 用新型所述装饰贴片的可印刷面材外侧所设的光滑表面,如此即可稳固定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拉出裁剪使用状态 图;图4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可印刷面材印设有装饰纹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5为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可印刷面材印设有装饰纹的实施例剖视图;图6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图7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具有平整冲切边 的实施例图;图8为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离形面部设置形态的另一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A, 包括可印刷面材10,由PET或PP片材构成,本实施例为长形面,且可令其卷成筒状,所 述可印刷面材10至少内侧为可印刷面,其外侧为光滑表面11。热熔胶黏着层20,由热可塑性黏合材料构成,具有能够重复黏贴的性质,包括融合 面21以及黏贴面22,其中所述融合面21采用押出方式热融结合于所述可印刷面材内侧,所 述热熔胶黏着层20可卷成筒状,与所述可印刷面材10的形状相符。离形面部30,呈可剥离状态贴附于所述热熔胶黏着层20的黏贴面22整体区域,作 为所述黏贴面22的保护膜。本实施例所述离形面部30由单独制成的可撕离薄膜构成,所 述离形面部30能够完全被撕除而脱离所述热熔胶黏着层20的黏贴面22,所述离形面部30 可由PET片材或离形纸所制成。所述热熔胶黏着层,由热可塑性黏合材料构成,具有能够重复黏贴的性质能,因 此,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具有能够重复粘贴的特性。由于所述装饰贴片设计成长形卷筒状,使用者可根据将要贴附物品的面积和长度自行裁剪或裁切,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可以满足多元需求。由于所述可印刷面材外侧设为光滑表面的设计,当使用者欲将吸盘式产品吸附于 粗糙面目标物,比如木质表面、水泥面等时,无法直接吸住,这时即可先将本技术所述 装饰贴片先黏贴于所述粗糙面目标物后,再将吸盘式产品吸附于本技术所述装饰贴片 的可印刷面材外侧所设的光滑表面,如此即可稳固定位。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印刷面材10为厚度介于20微米至100 微米的可挠性薄片,所述热熔胶黏著层20为厚度介于0. 2毫米至1. 8毫米的薄片。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总体厚度比现有技术中的装饰贴片厚度薄。如图4、图5所示,所述可印刷面材10可为透明状,且所述可印刷面材10的内侧沿 其长形面延伸方向印有装饰纹40,所述装饰纹40被夹置于所述可印刷面材10内侧与热熔 胶黏着层20的融合面21之间,且所述装饰纹由可印刷面材10内侧透出外部。所述热可塑性黏合材料可采用但不限于热可塑性橡胶(TPV)、热可塑性弹性体 (TPR、TPE)等材料。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饰纹40可为图案、文字、花纹中的任一种 或任几种任意组合而成。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A使用时能够广泛作为多种物品表面的保护膜或者装饰贴膜之用,当其设置成长形且卷成 筒状时,使用者可依据将要贴附物品的面积与长度,将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A 的端部予以拉出并进行裁剪或裁切,如图3所示,接着即可进行贴附,在进行贴附之前,将 离形面部30剥离所述热熔胶黏着层20的黏贴面22,所述离形面部30剥离过程中虽然会对 热熔胶黏着层20产生一定的黏着拉力,但由于热熔胶黏着层20与可印刷面材之间为押出 融合状态,所以离形面部30的剥离动作不致影响热熔胶黏着层20与可印刷面材的结合状 态。而就黏着状态而言,因为所述热熔胶黏着层20为热可塑性黏合材料构成,具有可重复 撕黏而仍然保有相同黏性的特点,所以所述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A若发生黏贴错 误的情况时,能够撕起重贴,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且不仅光滑面能够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熔胶黏着式的装饰贴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印刷面材,由PET或PP片材构成,所述可印刷面材至少内侧为可印刷面,其外侧为光滑表面;热熔胶黏着层,由热可塑性黏合材料构成,具有能够重复黏贴的性质,所述热熔胶黏着层包括融合面以及黏贴面,其中所述融合面采用押出方式热融结合于所述可印刷面材内侧,所述热熔胶黏着层与所述可印刷面材的形状相符;离形面部,呈可剥离状态贴附于所述热熔胶黏着层的黏贴面整体区域,作为所述黏贴面的保护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志明,林永伦,
申请(专利权)人:欧志明,林永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