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长泰专利>正文

六轮驱动山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5546 阅读:1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一种能适应多种路况的六轮驱动山地车,包括车头、车梁、驱动机构、车轮、车箱,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传动轴支架、副后驱动桥,所述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与分动箱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二传动轴与传动轴支架连接,所述传动轴支架通过第三传动轴与副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四传动轴与主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五传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该六轮驱动山地车不仅适合于平坦的城市道路,而且在东南亚区崎岖山地、草地、泥地、矿区、沼洼地带等一系列恶劣道路环境路况上具有较好通行能力,驱动能力好、行使阻力小、刹车性能强、所装的货物空间大、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一种能适应多种路况的六轮驱动山地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山地车车身小,车轮直径大,易滑坡,所装的货物空间小,不实用,不 安全,而平时使用的车辆的传动系统仍采用传统四轮车辆的发动机前置后驱的两轮驱动模 式,只适合于城市道路行驶,其在非道路地面上的通过性受到限制,只能适应在平坦路面, 公路行驶,如遇到坑洼沉陷较深的地段,驱动桥就会在原地打滑,越沉越深,无法越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不仅适 合于平坦的城市道路,而且在东南亚区崎岖山地、草地、泥地、棕榈林运输、矿区、沼洼地带 等一系列恶劣道路环境路况上具有较好通行能力的六轮驱动山地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六轮驱动山地车包括车头、 车梁、驱动机构、车轮、车箱,所述车头内设有油缸操作阀杆,所述车梁外侧设有液压油箱、 蓄电池组、储气桶、消声器、燃料箱。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传动轴支架、副后驱动桥, 所述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与分动箱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二传动轴与传动轴支架连 接,所述传动轴支架通过第三传动轴与副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四传动轴与主 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五传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所述前驱动桥、主后驱动桥和副后驱动桥左右两边各设有碟片刹车,可以刹车转 向。所述主后驱动桥和副后驱动桥固定于减震钢板,与车轮连接。所述车箱上设有自卸油缸和车箱货架,所述油缸操作阀杆控制自卸油缸使车箱货 架升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克服了上述技术中的缺陷,该六 轮驱动山地车同时具备后四轮驱动和前、后六轮驱动能力,具有较强的越野性能和爬坡性 能,不仅适合于平坦的城市道路,而且在东南亚区崎岖山地、草地、泥地、矿区、沼洼地带等 一系列恶劣道路环境路况上具有较好通行能力,驱动能力好、行使阻力小、刹车性能强、所 装的货物空间大、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六轮驱动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六轮驱动山地车包括车头1、车梁2、驱动机构3、车轮 5、车箱6,所述车头1内设有油缸操作阀杆11,所述车梁2外侧设有液压油箱21、蓄电池组 22、储气桶23、消声器M、燃料箱25。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依次相连的发动机31、变速箱 32、分动箱33、传动轴支架34、副后驱动桥35,所述变速箱32通过第一传动轴321与分动 箱33连接,所述分动箱33通过第二传动轴331与传动轴支架34连接,所述传动轴支架34 通过第三传动轴341与副后驱动桥35连接,所述分动箱33通过第四传动轴332与主后驱 动桥37连接,所述分动箱33通过第五传动轴333与前驱动桥36连接。所述前驱动桥36、 主后驱动桥37和副后驱动桥35左右两边各设有碟片刹车361,可以刹车转向,所述碟片刹 车361刹车稳定性好,抗漏油,抗泥沙,好维修,维修费用低。所述主后驱动桥37和副后驱 动桥35固定于减震钢板51,与车轮5连接,具有减震作用。所述车箱6上设有自卸油缸61 和车箱货架62,所述油缸操作阀杆11控制自卸油缸61使车箱货架62升降,当自卸油缸61 推动车箱货架62上升,完成货物卸料。工作原理由发动机31带动变速箱32,通过第一传动轴321传动分动箱33,分动 箱33通过第二传动轴331传动到传动轴支架34,传动轴支架34过渡传动到第三传动轴 341,第三传动轴341传动副后驱动桥35,分动箱33经第四传动轴332传动到主后驱动桥 37,分动箱33经第五传动轴333传动到前驱动桥36,完成六轮驱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 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六轮驱动山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车梁、驱动机构、车轮、车箱,所述车头内 设有油缸操作阀杆,所述车梁外侧设有液压油箱、蓄电池组、储气桶、消声器、燃料箱,所述 驱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传动轴支架、副后驱动桥,所述变速箱通 过第一传动轴与分动箱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二传动轴与传动轴支架连接,所述传动轴 支架通过第三传动轴与副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四传动轴与主后驱动桥连接, 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五传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驱动山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桥、主后驱动桥和 副后驱动桥左右两边各设有碟片刹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六轮驱动山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后驱动桥和副后驱动桥 固定于减震钢板,与车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轮驱动山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上设有自卸油缸和 车箱货架,所述油缸操作阀杆控制自卸油缸使车箱货架升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一种能适应多种路况的六轮驱动山地车,包括车头、车梁、驱动机构、车轮、车箱,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传动轴支架、副后驱动桥,所述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与分动箱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二传动轴与传动轴支架连接,所述传动轴支架通过第三传动轴与副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四传动轴与主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五传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该六轮驱动山地车不仅适合于平坦的城市道路,而且在东南亚区崎岖山地、草地、泥地、矿区、沼洼地带等一系列恶劣道路环境路况上具有较好通行能力,驱动能力好、行使阻力小、刹车性能强、所装的货物空间大、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文档编号B60K17/344GK201841953SQ20102021563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肖长泰 申请人:肖长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六轮驱动山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车梁、驱动机构、车轮、车箱,所述车头内设有油缸操作阀杆,所述车梁外侧设有液压油箱、蓄电池组、储气桶、消声器、燃料箱,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传动轴支架、副后驱动桥,所述变速箱通过第一传动轴与分动箱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二传动轴与传动轴支架连接,所述传动轴支架通过第三传动轴与副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四传动轴与主后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第五传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长泰
申请(专利权)人:肖长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