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金华专利>正文

杠杆动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152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杠杆动力机,是将简单的杠杆机械运动转换成机械转动的一种动力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杠杆、连扳及齿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全不用躲避僵持点,往返移动全部为有效作用,转动简单,有效利用率高,适用面广;为低碳环保或纯绿色换代产品,与自然和谐共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机,尤其涉及一种杠杆动力机,是将简单的杠杆机械运动转换成机械转动的一种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杠杆动力机完成转动简单,如同千斤顶上杠杆一样,只需往返推动,能满足这种要求的产品来自于方方面面。就以往提供机械转动只有两种,一种为曲轴转动、另一种为绕转动,如自行车。这两种转动当完成180°转动时,都共同存在一个问题,即,一定要躲开弧线上力点不足够偏心所持僵持点,使有效的作用仅占一半左右,另一半的移动距离为非有效顺应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刻苦的专研和大量的试验验证,提供了一种杠杆动力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本技术成本低,操作简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壳体上设有滑动槽,力臂的一端穿过滑动槽与动力源连接,力臂的另一端铰接有外推连扳和外扩连扳;外扩连扳的上方设有内推连扳,内推连扳的一端与力臂铰接,内推连扳的另一端与循环合成支架铰接;内推连扳与外扩连扳之间的力臂上安装有轴;外扩连扳与一次扩板的一端铰接,一次扩板的另一端与内扩连扳的一端铰接;内扩连扳的另一端与二次扩板的一端铰接,二次扩板的另一端与合成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合成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合成扩板的一端铰接,合成扩板的另一端与齿轮推拉臂的一端铰接,齿轮推拉臂的另一端与搭连咬合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搭连咬合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结构。所述的齿轮结构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别与杠杆式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上分别设有通轴A和通轴B;通轴A的另一端安装有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通轴B的另一端安装有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和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相啮合,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和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分别与定向齿轮相啮合;定向齿轮上设有输出轴。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中均设有棘轮棘爪结构。所述的杠杆式齿轮与齿轮反推拉臂的一端铰接,齿轮反推拉臂的另一端与合成连接板铰接。所述的轴上连接有连接固定板,连接固定板的一端与循环合成支架铰接,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与循环导扩支架铰接。所述的循环合成支架分别与一次扩板和合成扩板铰接。所述的循环导扩支架分别与二次扩板和外推连扳铰接。本技术的优点效果如下:-->本技术,完全不用躲避僵持点,往返移动全部为有效作用。如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当曲轴完成一周转动,需要3个工作缸推动,而本技术完成一周转动,如换成工作缸衡量,则只需要2个工作缸推动即可完成,本技术提供转动简单,有效利用率高,适用面广。本技术为低碳环保或纯绿色换代产品与自然和谐共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有效利用率,以应用在轮椅上为例,当轮椅前行时是不断搬动轮子、工作量之大,而效率又不高,多数使用者,都以人推为主,而本技术只需在轮椅上,连续往返搬动杠杆,就轻松前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力臂,2、内推连扳,3、循环合成支架,4、循环导扩支架,5、一次扩板,6、二次扩板,7、合成扩板,8、外推连扳,9、外扩连扳,10、内扩连扳,11、合成连接板,12、连接固定板,13、杠杆式齿轮,14、齿轮推拉臂,15、齿轮反推拉臂,16、搭连咬合连接板,17、主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20、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21、定向齿轮,22、输出轴,23、壳体,24、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下:实施例如图1-3所示,壳体23上设有滑动槽,力臂1的一端穿过滑动槽与动力源连接,力臂1的另一端铰接有外推连扳8和外扩连扳9;外扩连扳9的上方设有内推连扳2,内推连扳2的一端与力臂1铰接,内推连扳2的另一端与循环合成支架3铰接;内推连扳2与外扩连扳9之间的力臂1上安装有轴24;外扩连扳9与一次扩板5的一端铰接,一次扩板5的另一端与内扩连扳10的一端铰接;内扩连扳10的另一端与二次扩板6的一端铰接,二次扩板6的另一端与合成连接板11的一端铰接;合成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合成扩板7的一端铰接,合成扩板7的另一端与齿轮推拉臂14的一端铰接,齿轮推拉臂14的另一端与搭连咬合连接板16的一端连接,搭连咬合连接板16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结构。所述的轴24上连接有连接固定板12,连接固定板12的一端与循环合成支架3铰接,连接固定板12的另一端与循环导扩支架4铰接。所述的循环合成支架3分别与一次扩板5和合成扩板7铰接。所述的循环导扩支架4分别与二次扩板6和外推连扳8铰接。所述的齿轮结构为,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啮合,从动齿轮18中设有棘轮棘爪结构,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分别与杠杆式齿轮13相啮合,杠杆式齿轮13与齿轮反推拉臂15的一端铰接,齿轮反推拉臂15的另一端与合成连接板11铰接;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上分别设有通轴A和通轴B;通轴A的另一端安装有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20,通轴B的另一端安装有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19,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19中设有棘轮棘爪结构;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20和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19相啮合,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20和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19分别与定向齿轮21相啮合;定向齿轮21上设有输出轴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杠杆中,支撑杠杆的点为支点,对杠杆用力的点为力点,产生力点为重点,重点在支点内或外都是重点,本专利技术为区分,分为内重点和外重点,重点移动的距离称为位变,将重点位变进行扩大为扩变。当杠杆以轴为固定进行移动时,内、外重点位变,进行循环,扩变,合成,再进行合成后的扩变,杠杆式齿轮搭连咬合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迅速完成180°转动,由于是间歇转动原理,不能马上成为连续转动,只能完成正反180°转动,为使间歇180°转动,变成连续转动,将主动齿轮再咬合带动从动齿轮,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通轴,使通轴另一端带上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和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使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和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交替咬合定向齿轮,连续转动合成。所述内外、重点位变循环扩变,是将内、外重点位变都各自扩大一倍,由循环导扩支架和循环合成支架共同完成,合成快,使合成的扩变再次循环,所述杠杆式搭连咬合齿轮,180°转动迅速合成,无需躲避僵持点,所述连续转动是将正反180°转动由通轴上的齿轮带动通轴,再由通轴带动另一端单项工作飞齿轮,使单项工作飞齿轮交替咬合定向齿轮,连续转动完成。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机械杠杆力臂1绕轴24进行移动,使力臂1上内重点连接内推连板2,使内推连扳推动循环合成支架3,再带动内扩连板10,外重点推动循环导扩支架4,循环导扩支架4与外推连扳8相连,同时又带动外扩连扳9,使二次合成扩变,循环给一次扩板5和二次扩板6,二次扩板6将合成扩变由合成连接扳11带动合成扩板7,使合成扩板7合成后扩变再次通过齿轮推拉臂14和齿轮反推拉臂15共同循环,形成4次扩变,杠杆式齿轮13使杠杆式齿轮13由搭连咬合连接板16与主动齿轮17咬合,主动齿轮17再带动从动齿轮18,带动通轴A和通轴B,使通轴A和通轴B另一端带动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20和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19,再由主动单项工作飞齿轮20和从动单项工作飞齿轮19共同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杠杆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壳体(23)上设有滑动槽,力臂(1)的一端穿过滑动槽与动力源连接,力臂(1)的另一端铰接有外推连扳(8)和外扩连扳(9);外扩连扳(9)的上方设有内推连扳(2),内推连扳(2)的一端与力臂(1)铰接,内推连扳(2)的另一端与循环合成支架(3)铰接;内推连扳(2)与外扩连扳(9)之间的力臂(1)上安装有轴(24);外扩连扳(9)与一次扩板(5)的一端铰接,一次扩板(5)的另一端与内扩连扳(10)的一端铰接;内扩连扳(10)的另一端与二次扩板(6)的一端铰接,二次扩板(6)的另一端与合成连接板(11)的一端铰接;合成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合成扩板(7)的一端铰接,合成扩板(7)的另一端与齿轮推拉臂(14)的一端铰接,齿轮推拉臂(14)的另一端与搭连咬合连接板(16)的一端连接,搭连咬合连接板(16)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杠杆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壳体(23)上设有滑动槽,力臂(1)的一端穿过滑动槽与动力源连接,力臂(1)的另一端铰接有外推连扳(8)和外扩连扳(9);外扩连扳(9)的上方设有内推连扳(2),内推连扳(2)的一端与力臂(1)铰接,内推连扳(2)的另一端与循环合成支架(3)铰接;内推连扳(2)与外扩连扳(9)之间的力臂(1)上安装有轴(24);外扩连扳(9)与一次扩板(5)的一端铰接,一次扩板(5)的另一端与内扩连扳(10)的一端铰接;内扩连扳(10)的另一端与二次扩板(6)的一端铰接,二次扩板(6)的另一端与合成连接板(11)的一端铰接;合成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合成扩板(7)的一端铰接,合成扩板(7)的另一端与齿轮推拉臂(14)的一端铰接,齿轮推拉臂(14)的另一端与搭连咬合连接板(16)的一端连接,搭连咬合连接板(16)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杆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结构为,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啮合,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分别与杠杆式齿轮(13)相啮合;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8)上分别设有通轴A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胡金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