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0492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包括测量尺本体;所述测量尺本体设置有一与地铁车门导轨中心螺栓适应配合的定位孔,及测量尺本体两端边沿与定位孔的轴线平面等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2、操作便利;3、测量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尺,属于测量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
技术介绍
目前,广州地铁部分列车客室车门采用外挂门结构,每一外挂门由两片对开的门页组成,通过门页上方的导轨和丝杆机构实现车门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架修要求,作业过程中需要把客室车门的外挂门门页全部拆下,进行清洁检查和油漆翻新,同时对外挂门的传动装置进行清洁和检修,而作业完毕重新安装外挂门时需测量和调整左、右两门页到中心的距离,进行对中调整,以保证外挂门门页的同步性。现有技术中,地铁车门的对中测量一直采用直尺测量,不仅测量时间长,而且由于位置限制容易出现误差,需要反复测量和调整,严重影响了作业进度,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便利且效率高的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包括测量尺本体;所述测量尺本体设置有一与地铁车门导轨中心螺栓适应配合的定位孔,及测量尺本体两端边沿与定位孔的轴线平面等距。进一步,所述测量尺本体的截面呈型,其一折边中部设置有定位孔,另一折边的两端边沿与定位孔的轴线平面等距。进一步,所述测量尺本体的截面呈型,其上折边中部设置有定位孔,中折边和下折边的两端边沿分别与定位孔的轴线平面等距。进一步,所述测量尺本体一体成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2、操作便利,即便是缺乏经验的新员工进行测量操作,也不会存在困难;3、测量准确度高,测量速度快,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包括一测量尺本体1,所述测量尺本体1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截面呈型,其一折边11中部设置有一与地铁车门导轨中心螺栓适应配合的定位孔2,另一折边12的两端边沿与定位孔2的轴线平面3等距。使用时,只需将测量尺本体1的定位孔2套入车门导轨的中心螺栓内且与其紧密接触,由于测量尺本体1两端边沿到定位孔2的轴线平面3距离相等,此时推动外挂门左右两门页,使两门页同时抵靠在测量尺本体1的两端,之后紧固两门页的对中定位螺栓,即可方便直接、准确快捷的测量两门页到导轨中心螺栓的距离数据,实现对中目的,从而保证了外挂门两门页的同步性。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尺本体1的截面呈阶梯型,其上折边13中部设置有一与地铁车门导轨中心螺栓适应配合的定位孔2,中折边14和下折边15的两端边沿分别与定位孔2的轴线平面3等距,采用此结构的测量尺本体,其定位效果更佳,而其余使用方法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包括测量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本体设置有一与地铁车门导轨中心螺栓适应配合的定位孔,及测量尺本体两端边沿与定位孔的轴线平面等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包括测量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本体设置有一与地铁车门导轨中心螺栓适应配合的定位孔,及测量尺本体两端边沿与定位孔的轴线平面等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门对中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本体的截面呈型,其一折边中部设置有定位孔,另一折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