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的同步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4015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车门的同步移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主铰链臂、第一和第二副铰链臂、主轨道、副轨道以及引导轨。第二主铰链臂和第二副铰链臂在一端分别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在另一端分别枢轴安装至主滑块和副滑块。第一主铰链臂包括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主轨道接收主滑块。副轨道接受副滑块。引导轨接受主铰链臂的引导轨区域从而使得主铰链臂能够沿着引导轨和主轨道同步通过主铰链臂的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车门稳定而同步的滑动和铰接,并提供了一种需要车身封装空间最小的车门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体上涉及铰链滑动装置,更为具体地,涉及车门的有效封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上总体采用滑动门结构可减少车门距车身的摆动距离,能够更好地进出车辆,并可改进车辆的封装(或外观)。该种类型的设计在用户将车辆停泊在车门摆动空间有限的狭窄区域内时尤为有利。 在滑动门结构中,引导轨总体上包括在车顶纵梁/上边梁和下边梁上,并临近车身A级表面(车辆外部金属板材)。在A级表面上的引导轨总体上配置成侧车窗之下的线型导轨。另外这种车辆总体上在车身底框梁和/或纵梁/上边梁处还采用弯曲的轨迹以引导滑动门靠着车身进入闭合位置。为打开滑动门,将滑动门设计在沿着弯曲引导轨的车辆向外方向上,随后将滑动门沿着分立的线型引导轨移动到达完全打开位置。为闭合该种常规滑动门,将滑动门从线型引导轨移动至弯曲的引导轨使得车门沿着该弯曲引导轨移动,将车门朝向车辆内部拉动至闭合位置。 然而,常规的滑动门的移动在其从线型导轨移动至弯曲导轨时与该导轨的弯曲形状不相一致,导致了开门和关门的两步操作,从而导致了在车门打开和关闭时的动作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的同步移动系统。该系统除了主轨道和副轨道之外还包括第一和第二主铰链臂、第一和第二副 铰链臂。第二主铰链臂和第二副铰链臂一端分别枢轴安装至车身结构,在另一端分别枢轴安装至主滑动端和次滑动端。第一主铰链臂包括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引导轨接收主铰链臂的引导轨区域从而使得主铰链臂能够沿着引导轨和主轨道同步移动通过主铰链臂的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 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卡车车门的同步移动装置,该同步移动装置包括: 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一副铰链臂,所述第一副铰链臂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 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一主铰链臂,所述主铰链臂可运转地配置成包括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所述第一主铰链臂和所述第一副铰链臂固定至连杆; 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二主铰链臂,所述第二主铰链臂在其车门端枢轴安装至主滑块; 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二副铰链臂,所述第二副铰链臂在所述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 安装至车门并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主滑块的主轨道,所述主轨道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二主铰链臂的所述车门端和所述第一主铰链臂的所述轨道区域; 安装至所述车门并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副滑块的副轨道,所述副滑块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一副铰链臂的车门端以及所述第二副铰链臂的车门端;和 引导轨,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主铰链臂的引导轨区域从而使得主铰链臂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轨和所述主轨道同步移动通过所述主铰链臂的所述引导轨区域和所述轨道区域。 一种用于车门的同步移动装置,所述同步移动装置包含: 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一下铰链臂,所述第一下铰链臂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 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一上铰链臂,所述上铰链臂可运转地配置成包括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所述第一上铰链臂和所述第一下铰链臂固定至连杆; 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二上铰链臂,所述第二上铰链臂在其车门端枢轴安装至上滑块; 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二下铰链臂,所述第二下铰链臂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 安装至车门并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上滑块的上轨道,所述上滑块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二上铰链臂的所述车门端和所述第一上铰链臂的所述轨道区域; 安装至所述车门并可运转地配置用于接收副滑块的下轨道,所述副滑块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一下铰链臂的车门端以及所述第二下铰链臂的车门端;和 引导轨,可运转地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上铰链臂的所述引导轨区域从而使得所述上铰链臂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轨和所述上轨道同步移动通过所述上铰链臂的所述引导轨区域和所述轨道区域。 一种用于车辆车门的同步移动装置,该同步移动装置包括: 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一副铰链臂,所述第一副铰链臂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 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一主铰链臂,所述第一主铰链臂可运转地配置成包括第一引导轨区域、第二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 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二主铰链臂,所述第二主铰链臂在其车门端枢轴安装至主滑块; 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二副铰链臂,所述第二副铰链臂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 安装至车门并可运转地配置用于接收主滑块和副滑块的至少一个轨道,所述主滑块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二主铰链臂的车门端和所述第一主铰链 臂的所述轨道区域,所述副滑块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一副铰链臂的车门端和所述第二副铰链臂的车门端; 引导轨,可运转地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主铰链臂的所述第一引导轨区域和所述第二引导轨区域从而使得所述主铰链臂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轨和所述主轨道同步移动通过所述主铰链臂的所述引导轨区域和所述轨道区域。 本技术实现了车门稳定而同步的滑动和铰接,并提供了一种需要车身封装空间最小的车门装置。 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考下列说明和附图将会更为清楚。在附图和说明中类似的参考标号对应于相似(但可能不相同)的部件。为简明起见,具有之前-->已经描述的功能的参考标号或特征可能结合或并不结合出现在其中的其他附图作出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同步铰接滑动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在车门处于关闭位置的示意图,车门和车身以虚线表示。 图2为受控的同步铰接滑动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在车门处于初步打开位置时的示意图,车门和车身以虚线表示。 图3和4为受控的同步铰接滑动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在车门处于逐渐打开位置时的示意图,车门和车身以虚线表示。 图5为受控的同步铰接滑动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在车门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的示意图,车门和车身以虚线表示。 图6为受控的同步铰接滑动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在车门处于闭合位置时的示意图,车门和车身以虚线表示。 图7为受控的同步铰接滑动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在车门处于初步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车门和车身以虚线表示。 图8和9为受控的同步铰接滑动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在车门处于逐渐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车门和车身以虚线表示。 图10为受控的同步铰接滑动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在车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车门和车身以虚线表示。 图11为第二实施例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在车门处于闭合位置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在车门处于初步打开位置时(去除了引导轨的上表面)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在车门处于第一部分打开位置时(去除了引导轨的上表面)的示意图。 图15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在车门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去除了引导轨的上表面)的示意图。 图16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在车门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7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在车门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铰接滑动车门12的同步移动系统10,其中车辆的A级表面没有由于滑动门系统的车门轨道而受干扰。本技术实现了车门12的稳定而同步滑动和铰接,并提供了一种需要车身封装空间最小的车门系统10。 本技术的同步移动系统10特别有益于那些安装滑动门系统的空间较小的车辆,例如卡车,其中车辆的车厢在接近卡车货厢或者例如轿车车辆结构时终止。在一个非限定实施例中,卡车和轿车结构与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卡车车门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同步移动装置包括: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一副铰链臂,所述第一副铰链臂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一主铰链臂,所述主铰链臂可运转地配置成包括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所述第一主铰链臂和所述第一副铰链臂固定至连杆;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二主铰链臂,所述第二主铰链臂在其车门端枢轴安装至主滑块;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二副铰链臂,所述第二副铰链臂在所述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安装至车门并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主滑块的主轨道,所述主轨道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二主铰链臂的所述车门端和所述第一主铰链臂的所述轨道区域;安装至所述车门并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副滑块的副轨道,所述副滑块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一副铰链臂的车门端以及所述第二副铰链臂的车门端;和引导轨,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主铰链臂的引导轨区域从而使得主铰链臂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轨和所述主轨道同步移动通过所述主铰链臂的所述引导轨区域和所述轨道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9-7-15 12/503,6281.一种用于卡车车门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同步移动装置包括: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一副铰链臂,所述第一副铰链臂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一主铰链臂,所述主铰链臂可运转地配置成包括引导轨区域和轨道区域,所述第一主铰链臂和所述第一副铰链臂固定至连杆;在其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结构的第二主铰链臂,所述第二主铰链臂在其车门端枢轴安装至主滑块;具有车门端和车身端的第二副铰链臂,所述第二副铰链臂在所述车身端枢轴安装至车辆车身;安装至车门并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主滑块的主轨道,所述主轨道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二主铰链臂的所述车门端和所述第一主铰链臂的所述轨道区域;安装至所述车门并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副滑块的副轨道,所述副滑块枢轴安装至所述第一副铰链臂的车门端以及所述第二副铰链臂的车门端;和引导轨,可运转配置用于接收所述主铰链臂的引导轨区域从而使得主铰链臂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轨和所述主轨道同步移动通过所述主铰链臂的所述引导轨区域和所述轨道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铰链臂的引导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运转配置用于沿着所述引导轨移动的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和所述副轨道均为模压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和所述副轨道均为轧压成型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轨固定至所述车门内部面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运转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主铰链臂刚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副铰链臂的连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固定至所述主滑块和所述副滑块的连接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轨区域固定至凸出物,所述凸出物可运转地配置用于在所述引导轨内滑动和枢转。9.一种用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德里安埃里奥特杰森法林斯基戴维莱希昆克雷格布拉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