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智能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438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开一种安全智能通道,旨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识别近距离尾随,双手摆动不会影响出错,人有携带包或推车通过时,系统不会报错的安全智能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全智能通道,包括主控板模块和通讯板模块;所述的主控模板包括:红外发射控制电路、红外接收控制电路、报警灯控制电路、通讯指示灯控制电路、蜂鸣器控制电路、+5V电源控制电路、主板地址选择开关电路、RFID读卡信号输入电路、复位电路;所述的通讯板模块包括:四路主控板通讯控制电路、上位机485通讯控制电路、通讯指示灯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所述安全智能通道设有8个红外对射感应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一种安全防护型通道。 
技术介绍
现有门禁系统不能识别人员进出数量,现有安全通道虽然能识别人员数量,但限制了通过速度,不适合于人流密集型场所,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识别近距离尾随,双手摆动不会影响出错,人有携带包或推车通过时,系统不会报错的安全智能通道。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安全智能通道,包括主控板模块和通讯板模块;所述的主控模板包括:红外发射控制电路、红外接收控制电路、报警灯控制电路、通讯指示灯控制电路、蜂鸣器控制电路、+5V电源控制电路、主板地址选择开关电路、RFID读卡信号输入电路、复位电路;所述的通讯板模块包括:四路主控板通讯控制电路、上位机485通讯控制电路、通讯指示灯控制电路、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安全智能通道设有8个红外对射感应器。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法,使本技术具有无扎无门禁,每分钟有效通过人员可达150人,在大人流量通过时,既保证了通道的顺畅,又可以有效识别人员进出数量,配合监控、RFID、系统软件等技术,可以有效的识别每一位进出人员的合法性。通道不受双手摆动、携包、推车等的影响,对近距离尾随和快速通过也能很好的识别。 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用通道主控板工作原理图; 附图2为本技术的通讯转接板工作原理图; 附图3为本技术的上四路红外对射感应器区域分布说明图; 附图4为本技术的下四路红外对射感应器区域分布说明图; 附图5为本技术的个人加入链表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通道主控板由红外发射、红外检测、卡刷检测、地址检测、单 片机MCU、蜂鸣控制器、警灯控制、转接板组成。 通道主控板的工作原理: 1、单片机上电检测本系统的编码地址,用于确认与转接板通讯时自身的身份编-->码; 2、正常工作后,单片机实时检测红外信号和刷卡信号,根据这些信号的变化判定并保存各个人员进出情况,并把进出情况保存起来,等转接板来查询时,将当前的完成状态及相关信息发给转接板; 3、单片机接到转接板发过来的蜂鸣器控制和警灯控制命令时,作出相应的蜂鸣器提示和警灯报警控制输出; 4、当出现通讯故障时,警灯闪烁报警。 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的通讯转接板由4个控制板、单片机MCU、上位机组成。 通讯转接板的工作原理: 1、轮流检测4个通道的控制器状态; 2、上位机发出的命令转发给相应通道的控制器; 3、将各个通道的控制器状态发给上位机; 4、接收上位机的应答,并保存上位机的命令信号,等下一轮查询时,把相应命令转发给对应通道控制器。 如附图3、附图4所示,整个通道划分为下四路(判断方向和人数)和上四路(判断尾随)红外组。 下四路红外组离地垂直距离为0.8M,包含7个区域: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1、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之间,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2、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之间,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3号、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之间,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方向:进入,离开;人员状态:是否刷卡,卡号,方向,位置,进入通道时间,是否完成通过,是否超时。 当红外状态发生变化时,检查通道内是否有人,如果有人检查通道内人员所在位置,并判断此人是否能到达当前红外变化的位置。如果能够到达,将此人的位置改为红外当前位置。并检查进入时间和当前时间是否大于5秒,如果大于,表示超时,并查看此人是否完成一次通过。如果不能查看下一个人员。 如果红外被遮挡的是1(4)号,此时查看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1号、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之间或者3号、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之间,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是否有人,如果没人,说明是新进入的人员,方向为进入或者离开。 如附图5所示,一个通道内允许多人同时存在,但每个人员之间必须有一定间隔。所以在 建一链表用于存储每个人员的信息。人员移动的位置只和他当前位置相邻的两个位置有关。例如: 当红外状态发生改变时: 1、当通道内无人,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表示有人从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方向进入通道,进入方向为进入,进入通道时间为当前时间。 2、当通道内无人,7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表示有人从7号红外对射感应器方向进入通道,进入方向为离开,进入通道时间为当前时间。 3、当通道内已存在人员: a)当人员在1号位置时 如果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和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都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2号位置。--> 如果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和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都未被遮挡: 如果人员进入方向为进入,则表示人员未通过通道返回 如果人员进入方向为出去,则表示人员通过通道并离开 b)当人员在2号位置时 如果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未被遮挡,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如果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未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c)当人员在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时 如果1号红外对射发应器和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都未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如果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和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都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d)当人员在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时 如果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如果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5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e)当人员在5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时 如果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和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都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6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如果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未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f)当人员在6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时 如果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未被遮挡,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7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如果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未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5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g)当人员在7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时 如果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和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都被遮挡,表示人员移动到6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如果3号红外对射感应器和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都未被遮挡: 如果人员进入方向为进入,则表示人员通过通道并离开 如果人员进入方向为出去,则表示人员未通过通道返回 如果通道内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时,查看通道内所有人员是否有在1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或2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 【有】:则不处理    【没有】:则表示有人员进入通道 如果通道内4号红外对射感应器被遮挡时,查看通道内所有人员是否有在7号红外对射感应器位置或6红外对射感应器号位置: 【有】:则不处理    【没有】:则表示人员离开通道 上四路红外组离地垂直距离为1.2M,主要功能是进行尾随判断,当上四路红外组同时有三路被遮挡时,如:5号红外对射感应器、6号红外对射感应器、7号红外对射感应器-->同时被遮挡或6号红外对射感应器、7号红外对射感应器、8号红外对射感应器同时被遮挡,说明遮挡距离过宽,已超出一人范围,通道自动报警。 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通过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技术,但不限制本技术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安全智能通道,包括主控板模块和通讯板模块;所述的主控模板包括:红外发射控制电路、红外接收控制电路、报警灯控制电路、通讯指示灯控制电路、蜂鸣器控制电路、+5V电源控制电路、主板地址选择开关电路、RFID读卡信号输入电路、复位电路;所述的通讯板模块包括:四路主控板通讯控制电路、上位机485通讯控制电路、通讯指示灯控制电路、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安全智能通道设有8个红外对射感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智能通道,包括主控板模块和通讯板模块;所述的主控模板包括:红外发射控制电路、红外接收控制电路、报警灯控制电路、通讯指示灯控制电路、蜂鸣器控制电路、+5V电源控制电路、主板地址选择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丽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