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苏闽专利>正文

一种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8738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主动张力盘和从动张力盘,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主、从动张力盘均由盘架端面与圆形陶瓷片连接构成,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的圆形陶瓷片相互接触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主、从动张力盘均由盘架端面连接固定圆形陶瓷片构成,陶瓷片表面光滑耐磨,表面不会留下磨损的痕迹,从而避免造成纱线的毛羽,保证了成纱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纱络筒机,特别涉及一种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
技术介绍
络筒机是纺纱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设备,其张力装置主要用于给纱线络筒卷绕提供一个均匀、恒定的张力,提高络筒成纱质量。张力装置主要包括:由电动机驱动旋转的主动张力盘,以及与主动张力盘相夹持的从动张力盘。传统的张力盘均为盘架端面外包覆金属片或电镀层构成,纱线在主、从动张力盘的端面夹持下高速磨擦移动,易磨损端面的金属片及镀层,在其表面留下浅纹或锯口,严重磨损纱线、增加纱线毛羽,影响成纱质量,需频繁更换,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的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主动张力盘和从动张力盘,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主、从动张力盘均由盘架端面与圆形陶瓷片连接构成,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的圆形陶瓷片相互接触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的盘架与陶瓷片通过胶粘合、过盈配合或自锁结构相互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的陶瓷片外端面中心设有凹面。进一步的,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的陶瓷片外端面边缘设有过渡面。进一步的,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盘架与陶瓷片连接的端面边缘设有过渡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主、从动张力盘均由盘架端面连接固定圆形陶瓷片构成,陶瓷片表面光滑耐磨,表面不会留下磨损的痕迹,从而避免造成纱线的毛羽,保证了成纱质量。主、从动张力盘的陶瓷片外端面中心设有凹面,两陶瓷片相互接触配合时,两凹面形成一个空间,用于容纳纱线退绕的气圈,避免气圈在两无间隙的陶瓷片之间影响接触面,保证较好的接触面,使得纱线的张力更加平稳,纱线受力更加均匀。主、从动张力盘陶瓷片外端面以及与陶瓷片连接的盘架端面边缘均设过渡面,使纱线顺利进入夹持通道进行转绕生产。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包括主动张力盘和从动张力盘,主动张力盘由盘架1a端面通过连接-->圆形陶瓷片1b构成,圆形陶瓷片1b通过可通过胶粘合与盘架1a连接固定,也可通过过盈配合或与盘架1a组成自锁结构连接固定。从动张力盘由盘架2a端面连接圆形陶瓷片2b构成,盘架2a和陶瓷片2b亦可通过胶粘合、过盈配合以及自锁结构相互连接固定。主、从动张力盘的两圆形陶瓷片1b、2b相互接触配合。在主、从动张力盘的陶瓷片1b、2b相互接触配合面即外端面中心设有凹面,并在外端面边缘设有过渡面,主、从动张力盘的盘架1a、1b分别与陶瓷片1b、2b连接的端面边缘同样设有过渡面,陶瓷片1b、2b以及盘架1a、1b的过渡面可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角面,也可为具有一定斜度的倒角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主动张力盘和从动张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动张力盘均由盘架端面与圆形陶瓷片连接构成,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的圆形陶瓷片相互接触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主动张力盘和从动张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动张力盘均由盘架端面与圆形陶瓷片连接构成,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的圆形陶瓷片相互接触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络筒机的张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动张力盘的盘架与陶瓷片通过胶粘合、过盈配合或自锁结构相互连接固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苏闽
申请(专利权)人:陈苏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