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7548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眼睛保护膜,所述的眼睛保护膜包括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所述的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之间设有透气防水层和塑料薄膜层。所述的纱布层上设有药物层。所述的纱布层呈椭圆形,透气防水层和纱布层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的医用胶带层呈椭圆形,医用胶带层的长轴比纱布层长轴长5-15mm,医用胶带层的短轴比纱布层短轴长5-15mm,医用胶带层边缘上面设有塑料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术消毒时对眼睛的防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固定方便简单:使用时将医用胶带层的粘贴面对准眼缘周围皮肤,平整地贴于眼部皮肤即可。粘固性好,不易脱落。避免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睛保护膜,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眼睛保护膜
技术介绍
我院整形外科,涉及到颜面部手术较多,在手术中对颜面部进行消毒时,消毒液可能会进入眼内,同时,术者在头部操作不可避免地会经常摩擦患者的眼部,以及手术部位的血、分泌物等渗入眼内,引起眼结膜充血、角膜溃疡等,导致继发感染。目前传统的方法是运用自制的保护膜,内涂金霉素眼膏,外贴输液贴,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会因为忘涂金霉素眼膏或涂抹不均匀,导致结膜充血,角膜溃疡或输液贴粘到眉毛或睫毛。而且输液贴的形状并不符合眼睛的形状和大小,有时还需术者根据眼睛大小自行制做,增加工作量,更增加感染的机会。在我院神经内、外科,有大部分病人神志不清,病情危重,卧床时间长,而且又躁动不安,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眼睛的保护护理尤为困难。因为眼睑具有保护眼球的功能,所以对眼睛的护理必需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但昏迷病人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睑闭合不全,甚至完全不能闭眼,而且瞬眼反射消失,失去对眼球的生理保护作用。这样一则容易使异物落入眼睛而损伤角膜;二则容易在改变体位时因枕头或被套碰伤角膜,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的发生,同时可造成眼睛角膜的干燥,因此要特别注意昏迷病人眼睛的护理。特别是当患者烦躁不安或给予翻身拍背时,油纱布很容易自动脱落而造成污染或容易使异物落入眼睛,在护理工作量大时,不能及时给予更换或者即使更换也导致了医疗物品的浪费,从而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及护士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眼睛保护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包括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所述的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之间设有透气防水层和塑料薄膜层。所述的纱布层上设有药物层。所述的纱布层呈椭圆形,透气防水层和纱布层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的医用胶带层呈椭圆形,医用胶带层的长轴比纱布层长轴长5-15mm,医用胶带层的短轴比纱布层短轴长5-15mm,医用胶带层边缘上面设有塑料薄膜层。所述的塑料薄膜层呈环形。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包括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所述的纱布层上设有药物层,所述的纱布层呈椭圆形,塑料薄膜层和医用胶带层呈环形。所述的医用胶带层环形的宽度比塑料薄膜层环形的宽度大5-15mm。本技术优点在于:1、固定方便简单:使用时将医用胶带层的粘贴面对准眼缘周围皮肤,平整地贴于-->眼部皮肤即可。2、粘固性好,不易脱落:因为内部保护眼睛的物质(纱布)不具有粘性,外部的医用胶带层粘固性好,防止脱落,能反复使用,有时术中或对昏迷患者需要观察瞳孔,观察后贴上仍旧保持粘性。3、无损伤性:内用材质对眼睛无损害,而且使睫毛与薄膜分离开,揭除时不会拉掉睫毛。4、大小合适:设计成眼睛的形状,分成人和儿童两种型号,且有左右之分,运用时避免粘到眉毛。5、无菌产品,避免交叉感染。6、生产成一次性小包装产品,使用方便。7、成本低廉,适合临床广泛推广,病人可以接受其价格。【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次性眼睛保护膜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沿图1A-A处的剖面图。附图3是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沿图3A-A处的剖面图。附图5是一次性眼睛保护膜第三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沿图5A-A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药物层            2.纱布层3.透气防水层        5.塑料薄膜层6.医用胶带层实施例1请参看图1和图2,图1是一次性眼睛保护膜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A-A处的剖面图。请参看图2,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包括药物层1、纱布层2、透气防水层3、塑料薄膜层5和医用胶带层6。请参看图1,所述的纱布层2呈椭圆形,透气防水层3和纱布层2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的医用胶带层6呈椭圆形,医用胶带层6的长轴比纱布层2长轴长5-15mm,医用胶带层6的短轴比纱布层2短轴长5-15mm。医用胶带层6边缘上面设有塑料薄膜层5,塑料薄膜层5呈环形。所述的药物层1是由金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均匀涂在纱布层2形成的。所述的一次性眼睛保护膜也可以呈三维立体,与眼周皮肤紧密贴合。实施例2请参看图3和图4,图3是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A-A处的剖面图。请参看图4,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包括纱布层2、透气防水层3、塑料薄膜层5和医用胶带层6。请参看图3,所述的纱布层2呈椭圆形,透气防水层3和纱布层2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的医用胶带层6呈椭圆形,医用胶带层6的长轴比纱布层2长轴长5-15mm,医用-->胶带层6的短轴比纱布层2短轴长5-15mm。医用胶带层6边缘上面设有塑料薄膜层5,塑料薄膜层5呈环形。实施例3请参看图5和图6,图5是一次性眼睛保护膜第三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图5A-A处的剖面图。请参看图6,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包括药物层1、纱布层2、塑料薄膜层5和医用胶带层6。请参看图5,所述的纱布层2呈椭圆形,塑料薄膜层5和医用胶带层6呈环形,医用胶带层6环形的宽度比塑料薄膜层5环形的宽度大5-15mm,所述的纱布层2边缘处粘在医用胶带层6上,所述的塑料薄膜层5粘在医用胶带层6未粘有纱布层之处。所述的药物层1是由金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均匀涂在纱布层2形成的。实施例4一次性眼睛保护膜临床使用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实施例1的眼睛保护膜)使用前为真空包装,使用时打开包装袋,将药物层1紧贴患者眼睛,剥离塑料薄膜层5,露出医用胶带层6粘贴面,将医用胶带层6粘贴面对准眼缘周围皮肤,平整地贴于眼部皮肤即可。实施例5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中的应用1材料和方法1.12009年7~12月,神经外科收住昏迷病人50例,GCS评分≤8分,男30例,女20例,年龄6~76岁,平均年龄32岁,昏迷时间5~167d,平均昏迷时间为36d。将以上50例昏迷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1.2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无菌油纱1块、氯霉素眼药水及金霉素眼膏各1支,备用1.3临床使用方法操作应严守无菌原则,且均由护士专人操作。2组病人均先用0.9%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后,对照组交替使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及外涂金霉素眼膏于眼睑内,然后覆盖无菌油纱布保护眼角膜,油纱常规每天更换1次(以下称常规法)。而观察组使用实施例4的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平整地贴于眼部即可,常规每天更换一次性眼睛保护膜1次(以下称观察法)。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X2=0.012结果对照组并发轻度角膜炎10例、角膜溃疡4例;而观察组并发轻度角膜炎1例、角膜溃疡1例。2组病人的并发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讨论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的角膜红、肿、充血等一系列角膜炎的症状,其中4例出现了角膜溃疡,这对患者的疾病恢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用油纱覆盖昏迷病人的眼睛难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而观察法中使用的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因贴至患者眼部皮肤较牢固,即使病人烦躁不安或每2h翻身拍背,也不容易脱落,这样避免了异物落入眼睛导致感染及并发症。而且用一次性眼睛保护膜是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处理,透气性强,与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弹性及透明度好,不影响瞳孔的随时观察。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包括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之间设有透气防水层和塑料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眼睛保护膜,包括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布层和医用胶带层之间设有透气防水层和塑料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睛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布层上设有药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睛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布层呈椭圆形,透气防水层和纱布层的形状大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睛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胶带层呈椭圆形,医用胶带层的长轴比纱布层长轴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君欧阳天祥安菊妹刘军肖燕宗慧霞陈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