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鼻胆管。
技术介绍
在做胆道手术时,为避免术后早期的胆汁漏入腹腔,习惯用T型管插入胆总管内减压引流胆汁至体外。这种T型管引流术的缺陷是:留置时间长,通常需在术后14~30天后才能拔除,特别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手术后放置T型管,由于腹腔镜手术后T型管的窦道更不容易形成,使得拔管时间更长。使体液电解质和消化酶随之丢失,致使水电解质紊乱,消化功能下降。另外,因安放T型管不当所致胆漏、胆管损伤、肠管受压损伤、T型管脱出及拔管后引发的胆汁性腹膜炎等,仍时有发生,导致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胆管,以更方便操作,减轻病人的痛苦,避免引起其他病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鼻胆管,包括管体和引导管,所述管体的末端为尖形端,开设有正孔,靠近末端的部分管体为S形塑型,S形塑型部位与管体平直部位均开设有侧孔并刻度印刷,其中鼻胆管管体的总长度为1500mm,S形塑型部位的长度为60mm,管体的外径3.33mm,内径为2.80mm;所述引导管由套管和不锈钢导引钢丝构成,引导管总长度为1300mm,引导管管体的末端为尖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胆管,包括管体(1)和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末端为尖形端,开设有正孔(3),靠近末端的部分管体(1)为S形塑型(2),S形塑型(2)部位与管体平直部位均开设有侧孔(4);所述引导管由套管和不锈钢导引钢丝构成,引导管总长度为1300mm,引导管管体(5)的末端为尖形端并连接40mm长的7号丝线(6),引导管管体(5)上开设有若干引导管侧孔(7),所述不锈钢引导钢丝的长度和外径与套管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胆管,包括管体(1)和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末端为尖形端,开设有正孔(3),靠近末端的部分管体(1)为S形塑型(2),S形塑型(2)部位与管体平直部位均开设有侧孔(4);所述引导管由套管和不锈钢导引钢丝构成,引导管总长度为1300mm,引导管管体(5)的末端为尖形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