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21069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所述池塘养殖系统包括多个一级养殖池塘和至少一个二级养殖池塘,一级养殖池塘和二级养殖池塘分别相连通,一级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单向排放至二级养殖池塘。所述养殖方法包括池塘养殖系统的构建、养殖生物的选择及放养和池塘养殖系统的运行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池塘养殖系统实现了池塘精养和池塘粗养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利用营养物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减少养殖排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降低养殖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养殖方法操作简单,科学、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2006年,我国淡水养殖产 量达2148. 31万吨,占水产养殖总产量(3593. 95万吨)的59. 78% ;其中,淡水池塘养殖产 量和面积分别为1494. 51万吨和2531. 05千公顷,分别占淡水养殖产量和面积的69. 57% 和42. 06%,淡水池塘养殖对淡水养殖的贡献举足轻重。池塘养殖,以其面积、产量在总量中 的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主体。然而,在池塘养殖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其本身暴露出 的污染问题令人担忧。现行的池塘养殖模式多从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出发,以饲料、肥料、 药品等的高消耗、高投入来换取高产出,导致池塘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有研究表 明,在池塘养殖投喂的湿饲料中,有5-10%未被鱼类食用;而被鱼类食用消化的饲料中又 有25-30%以粪便的形式排出;自然和人为输入的氮、磷仅有50%左右以养殖品输出,其余 则散失在池塘水体和沉积物中。这不仅造成了营养物质的浪费,而且极易导致水质恶化和 养殖水的排放量增加。池塘养殖本身废水排放量的大大增加,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和 能源,而且这种废水的排放还加剧了近海、湖泊等水域的富营养化进程。因此,必须具有创 新意识,改革池塘养殖的传统工艺,实现养殖水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营养物质分级 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该池塘养殖系统实现了池塘精养和池塘粗养的有机结 合,可有效利用营养物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减少养殖排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降低养殖对 外界环境的污染;该养殖方法操作简单,科学、易行。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 于包括多个一级养殖池塘和至少一个二级养殖池塘,一级养殖池塘和二级养殖池塘分别 相连通,一级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单向排放至二级养殖池塘。作为所述池塘养殖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养殖池塘设置在中心,一级养殖 池塘环绕设置在二级养殖池塘的周围。所述一级养殖池塘和二级养殖池塘在位置上应该相 互靠近,以便于一级养殖池塘中的营养物质排放至二级养殖池塘。作为所述池塘养殖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养殖池塘的总面积是所有二级养 殖池塘总面积的5-6倍。作为所述池塘养殖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养殖池塘至少为五个。以便于在 养殖过程中实现一级养殖池塘轮流向二级养殖池塘排放养殖水,所述二级养殖池塘可以只设置一口。作为所述池塘养殖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养殖池塘的平均水深变化在1. 6-2. 1米之间,所述二级养殖池塘的平均水深为1. 5米。一种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1)池塘养殖系统的构建所述池塘养殖系统由多个一级养殖池塘和至少一个二 级养殖池塘构成,一级养殖池塘和二级养殖池塘分别相连通,一级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单 向排放至二级养殖池塘;(2)养殖生物的选择及放养在一级养殖池塘放养适宜高密度养殖或具有高经济 价值的养殖生物,在二级养殖池塘放养滤食性生物和耐污性生物;(3)池塘养殖系统的运行一级养殖池塘在整个养殖期间按正常养殖方式投放饲 料或施肥;二级养殖池塘在放养初期按正常养殖方式投放饲料,待一级养殖池塘有养殖水 排放时,二级养殖池塘停止投放饲料或施肥,由于一级养殖塘的养殖水含大量未被其内放 养的养殖生物利用掉的食物残渣、有机物和营养盐类等营养物质,因此,其可作为二级养殖 塘中生物的营养物质,此时二级养殖池塘中的养殖生物完全靠一级养殖池塘排出的养殖水 作为其营养物质源。作为所述池塘养殖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养殖池塘中放养的养殖生物包括 甲鱼、翘嘴舶、长吻鮑、河飩、鲈鱼、对虾、青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级养殖池塘放养滤食 性生物包括鲢、鳙、匙吻鲟或贝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耐污性生物包括罗非鱼、鲫鱼 或鲤鱼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所述池塘养殖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一级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采用轮 流式排水法排放至二级养殖池塘,排放顺序按照各养殖池塘的实际水质状况进行,首先选 择水质最差的一个进行排水,当该养殖池塘的水位下降一定水深后停止排水,排水后的一 级养殖池塘立即从水源区补水至原水位。作为所述池塘养殖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养殖池塘每次向二级养殖池塘的 排水量以使该养殖池塘的水面液面下降30-50cm为标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所述的池塘养殖系统实现了池塘精养和池塘 粗养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利用营养物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减少养殖排水中的污染物含 量,降低养殖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所述的养殖方法操作简单,科学、易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池塘养殖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1)池塘养殖系统的构建如图1所示,所述池塘养殖系统由10个一级养殖池塘1 (编号为1#_10#)和1个 二级养殖池塘2(编号为11#)构成,所述10个一级养殖池塘1环绕设置在二级养殖池塘2 的周围,10个一级养殖池塘1的总面积为93亩,各个池塘的平均水深变化在1. 6-2. 1米之 间;所述二级养殖池塘2的面积为20亩,平均水深为1. 5米;一级养殖池塘1的养殖水可通 过水泵3泵入二级养殖池塘2内。(2)养殖生物的选择及放养一级养殖池塘1和二级养殖池塘2的放养种类、数量和规格详细如表1所示所述1#-8# 一级养殖池塘1主要用于培育1龄长吻鮑鱼种,同时配养少量鳜鱼;所 述9# 一级养殖池塘1主要用于养殖较小的长吻鮑商品鱼和狗鱼,同时配养少量白鲢;所述 10# 一级养殖池塘1主要用于养殖较大的长吻鮑商品鱼,同时配养少量白鲢和黄颡鱼。所述二级养殖池塘2挂袋吊养三角帆蛘,每袋装三角帆蛘两个,网袋之间吊养间 距40厘米,每排网袋间距2米,网袋中的三角帆蛘一般离水面20厘米,单层吊养;同时,二 级养殖池塘2中混养不同比例的白鲢、鳙鱼、黄颡鱼、花鱼骨、青鱼和草鱼。表1养殖生物的选择及放养权利要求1.一种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一级养殖池塘(1) 和至少一个二级养殖池塘O),一级养殖池塘(1)和二级养殖池塘( 分别相连通,一级养 殖池塘(1)中的养殖水单向排放至二级养殖池塘O)。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养 殖池塘( 设置在中心,一级养殖池塘(1)环绕设置在二级养殖池塘O)的周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养 殖池塘的总面积是所有二级养殖池塘( 总面积的5-6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养 殖池塘(1)至少为五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养 殖池塘(1)的平均水深变化在1. 6-2. 1米之间,所述二级养殖池塘O)的平均水深为1. 5 米。6.一种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养殖系统的构建所述池塘养殖系统由多个一级养殖池塘(1)和至少一个二 级养殖池塘( 构成,一级养殖池塘(1)和二级养殖池塘( 分别相连通,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营养物质分级利用的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一级养殖池塘(1)和至少一个二级养殖池塘(2),一级养殖池塘(1)和二级养殖池塘(2)分别相连通,一级养殖池塘(1)中的养殖水单向排放至二级养殖池塘(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长孟顺龙吴伟胡庚东瞿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