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导正结构的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451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导正结构的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1)、与插座配合连接的转接器(2)以及位于插座(1)和转接器(2)之间的弹性零件(12);所述插座(1)包括壳体(11),该壳体内壁设有凹槽(11a)用于卡持弹性零件(12);所述弹性零件(12)包括卡持于所述凹槽(11a)内的垫圈结构(12c)以及自该垫圈结构(12c)一侧弯折延伸的若干弹片(12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弹性零件的作用,在转接器插入插座时,转接器由于受力平衡,已能处于中间位置,从而大大减小了与其对接插座所需的导向部分,并且所需导向部分的尺寸与板对板或模块对模块的距离无关,可实现插座设计的标准化,在实现小型化,模块化设计的同时,更进一步的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同轴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导正结构的同轴连接O
技术介绍
同轴连接器由于其优良的射频性能被广泛运用于通讯,医疗,交通运输领域。随着 技术的发展,系统上元器件的排布日益紧凑,人们对于连接器安装时的模块化及小型化要 求日益提高,盲插型连接器随之而产生。所谓盲插连接器是指在连接器插座与插头对接时 无需人为对准而达到自动互配的效果。盲插连接器优点在于研发人员在设计连接器的布置 时无需考虑为手工安装预留空间的大小,大大减省了空间;减少了电缆组件的应用,降低了 成本;非人为对准的互配可实现自动化安装;并且其可以实现快速插拔,缩短了安装及维 修时的时间。由于其能实现快速插拔,现今在板对板及模块对模块的互联技术上被广泛采 用。现有的盲插连接器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代1)使用BMA,此类连接器径向容差较小,所以对安装时的位置度要求较高,限制了 盲插类连接器的多对配合应用。2)使用MMBX和SMP产品系列。这类产品的设计使用了插座-转接器-插座结构, 从而能够允许相对较大的径向偏移量。但是此类连接器在对接时完全依靠插座的导向结构 使得在对接时产生的推力将转接器滑入插座,从而在板对板距离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自动导正结构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同轴连接器包括插座(1)、与插座配合连接的转接器(2)以及位于插座(1)和转接器(2)之间的弹性零件(12);所述插座(1)包括壳体(11),该壳体内壁设有凹槽(11a)用于卡持弹性零件(12);所述弹性零件(12)包括卡持于所述凹槽(11a)内的垫圈结构(12c)以及自该垫圈结构(12c)一侧弯折延伸的若干弹片(12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碧辉克劳德博仕东秦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雷迪埃电子有限公司法国雷迪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