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沉砂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448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选矿设备的技术改进,是用于水力旋流器上的一种耐磨沉砂口,它具有金属斗体,特别是:所述金属斗体是由3-4节对接而成,且在斗体内壁面焊装有耐磨合金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普通沉砂口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主要用于水力旋流器中排放矿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选矿设备的技术改进,特别是用于水力旋流器上 的一种耐磨沉砂口
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水力旋流器设备上的一个重要零部件,用于对细磨 后的矿物进行分级、分选、浓缩和脱泥。在选矿工艺中,磨矿细度是选矿工艺指标高低的重要环节,而磨矿细度主要由旋 流器来分离,当外部条件一定时,细度的分离指标的高低和稳定主要由溢流管和沉砂口来 控制,由于沉砂口是较粗颗粒的矿石出口,矿浆在沉砂口处流速快,沉砂口的磨损速度也很 快,沉砂口磨损后,由于所定工艺尺寸加大,对选矿指标有较大影响。传统沉砂口是采用钢铁或橡胶或尼龙或陶瓷等材料整体成型。但在实际应用中均 不耐磨,实际应用统计数据表明钢质沉砂口用量为48件,在线时间3065小时,平均为64 小时/件,不到三天必须更换。当改用其它类材质沉砂口时,在线时间均不超过20天,有时 更短(因粗颗粒矿划伤或击伤沉砂口内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各类整体成型的沉砂口耐磨 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耐磨沉砂口。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耐磨沉砂口,具有金属斗体,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斗体 是由3-4节对接而成,且在斗体内壁面焊装有耐磨合金块层。本技术中所述金属斗体节与节之间是采用公母对接加焊组成一体。为方便制作,保证耐磨效果,本技术中所述金属斗体内壁焊装的耐磨合金块 层在轴向上分为若干层,每一层由多块耐磨合金块围成环形面,每一层中耐磨合金块之间 的对接与相邻一层中耐磨合金块之间的对接缝交错布置。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中1-金属斗体,2-耐磨合金块。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采用A3钢制成3节金属斗体1 (也可制成4节),处在上方 的两节金属斗体1的内壁面各自在轴向上分三层焊上由多块耐磨合金块2构成的环形面, 最下层一节金属斗体1的内壁面焊上一圈耐磨合金块2,将3节金属斗体1采用公母对接加 焊组成一体即构成本技术。在耐磨合金块焊装时及金属斗体节与节之间对接时,应注意保持每一层中耐磨合 金块之间的对接缝与相邻一层中耐磨合金块之间的对接缝交错布置。权利要求一种耐磨沉砂口,具有金属斗体,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斗体是由3 4节对接而成,且在斗体内壁面焊装有耐磨合金块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沉砂口,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斗体节与节之间是采 用公母对接加焊组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沉砂口,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斗体内壁焊装的耐磨 合金块层在轴向上分为若干层,每一层由多块耐磨合金块围成环形面,每一层中耐磨合金 块之间的对接缝与相邻一层中耐磨合金块之间的对接缝交错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选矿设备的技术改进,是用于水力旋流器上的一种耐磨沉砂口,它具有金属斗体,特别是所述金属斗体是由3-4节对接而成,且在斗体内壁面焊装有耐磨合金块层;本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普通沉砂口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主要用于水力旋流器中排放矿浆。文档编号B04C5/14GK201692885SQ20102019150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岳翔, 李保堂 申请人: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沉砂口,具有金属斗体,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斗体是由3-4节对接而成,且在斗体内壁面焊装有耐磨合金块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堂刘岳翔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