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振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199088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利用雨水进行农业灌溉的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渗灌设备和位置高于渗灌设备的蓄水池,蓄水池和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设有施肥池,施肥池的进水口低于蓄水池的出水口,施肥池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的出水口之间以管道连接,施肥池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渗灌设备,施肥池的出水口与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还具有大棚,大棚顶盖的下边缘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与蓄水池进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以大棚收集雨水,利用雨水的水压进行渗灌,充分利用雨水的灌溉和动力作用,从而现零能耗,零排放的低碳农业。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实现灌溉施肥的一体化动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灌溉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充分利用雨水的农业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一般采用引用农业灌溉水灌溉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浪费人力和财力, 而且没有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不符合环保的要求。而且现有农业灌溉方式大多采用水泵抽水喷灌或者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水泵抽 水需要额外的能源,大水漫灌及其浪费水源,这都是不环保的灌溉方式。在传统观念里,雨水对于人民而言并非财富,有时甚至因为雨多而形成涝灾,本实 用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充分利用雨水,实现零能耗,零排放的低碳农业,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动力能源、就能充分合理利用雨 水、对农业作物实行自动灌溉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利用雨水进行农业灌溉 的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渗灌设备和位置高于渗灌设备的蓄水池,蓄水 池和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设有施肥池,施肥池的进水口低于蓄水池的出 水口,施肥池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的出水口之间以管道连接,施肥池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渗 灌设备,施肥池的出水口与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还具有大棚,大棚顶盖的下边缘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与蓄水池进水口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实用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以大棚收集 雨水,利用雨水的水压进行渗灌,充分利用雨水的灌溉和动力作用,从而现零能耗,零排放 的低碳农业。并且本技术还可以实现灌溉施肥的一体化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安装在大棚1内,大棚1具有拱顶型的顶盖10,顶盖10的下 边缘下方设置U型集水槽2,U型集水槽2下方设置有蓄水池3,U型集水槽2以管道23与 蓄水池3的进水口相连接,蓄水池3下方设有施肥池4,施肥池4的进水口低于蓄水池3的 出水口,施肥池4的进水口与蓄水池3的出水口之间以管道34连接,施肥池4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渗灌设备5,施肥池4的出水口与渗灌设备5之间以管道45连接。在上述各个管 道的合适位置应当设置阀门。使用橡塑输水管、微渗水管及其管网专用设备等,进行花卉灌木、果林园圃、高档 草坪、城市绿化、大棚蔬菜、大棚农田、农田经济作物等等的大面积节水灌溉施肥,是21世 纪农林作物节水灌溉的最先进技术。它不仅能充分地满足大面积山丘、平原上各式各样的 农林作物生长需要,使作物增产增收,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和大量的人工、机械劳动 力,即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动力能源和人力资源等生产成本;不仅适用于季节性缺水的干旱 地区及沙漠地带,也是现代化农业实现自动施肥的基础设施。故大力推广应用如此先进的 农林作物渗灌节水技术,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村村寨寨新农村的富裕 之路,显然是具有国家重大节水节能节肥的战略意义。“精确用水”、“精确灌溉”的先进理念,就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浇树不浇路”、“浇 作物”不“浇土壤”的聪明节水灌溉思想。人们依据农林作物生长的全生育期,是其根系在土壤层里的一定范围内进行长期 地、非均勻地、非连续性地、微量汲取水份和养料的生理生化特征,采用针对性极强、可选 择、可控制的全封闭管道网络输水(含可溶性养料)和使用微渗水管网微量渗水渗养灌溉 每一植株;即对大面积农林作物进行可选择、可控制、周期性的、定时或非定时的供水供养, 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植株农林作物生长的最佳生理需求,在每一植株周围创造出一个 个小局部的、相对的、可以使其生长得最好的几乎所有最佳条件;这个精确用水用养的高新 科技方法,就完全可以使每一植株农林作物生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既达到了使农林作 物增产增收的主要目标,也同时达到了最大限度地节水、节肥、节电和节省劳动力的综合目 的。渗灌节水技术是指在低液压条件下,使灌溉水(含可溶性养料)通过架设或埋没 在每一株农林作物根系范围内的渗水管壁上的微孔,由内向外呈发汗状渗出,以 滴渗方式湿润作物根系层周围土壤,即直接向每一株农林作物根系适时、适量地供水、供养 的一种节水增产的灌溉技术方法。实际使用时,由于大棚1的顶盖10、U型集水槽2、蓄水池3、施肥池4、渗灌设备5 的位置是依次下降的,利用雨水自然的低水压,雨水会顺着顶盖10滑入U型集水槽2内,再 进入蓄水池3,施肥池4中可以加入可溶性肥料,蓄水池3的水进入施肥池4后变成肥水,肥 水再进入渗灌设备5进行渗灌时,同时可以起到渗灌和施肥的作用,工作效率更高。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渗灌设备和位置高于渗灌设备的蓄水池,蓄水池和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设有施肥池,施肥池的进水口低于蓄水池的出水口,施肥池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的出水口之间以管道连接,施肥池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渗灌设备,施肥池的出水口与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大棚,大棚顶盖 的下边缘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与蓄水池进水口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利用雨水进行农业灌溉的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渗灌设备和位置高于渗灌设备的蓄水池,蓄水池和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设有施肥池,施肥池的进水口低于蓄水池的出水口,施肥池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的出水口之间以管道连接,施肥池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渗灌设备,施肥池的出水口与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还具有大棚,大棚顶盖的下边缘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与蓄水池进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以大棚收集雨水,利用雨水的水压进行渗灌,充分利用雨水的灌溉和动力作用,从而现零能耗,零排放的低碳农业。并且本技术还可以实现灌溉施肥的一体化动作。文档编号A01C21/00GK201718264SQ2010201896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杨振峰 申请人:杨振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渗灌设备和位置高于渗灌设备的蓄水池,蓄水池和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设有施肥池,施肥池的进水口低于蓄水池的出水口,施肥池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的出水口之间以管道连接,施肥池的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渗灌设备,施肥池的出水口与渗灌设备之间以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杨振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