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忠长专利>正文

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体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683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体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体的结构。包括:永磁体、固定于电机轴上的转子体,其转子体外圈轴向上镶嵌若干与转子体的槽形相匹配的永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电机性能更稳定、更可靠,电机精度高,方便了维修、更换和安装,电机使用寿命长,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体的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 体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行业在发展中的永磁电机中,由于永磁转子的应用,产品更加节能,且 体积减少,但永磁体和转子体的安装一般都采用胶合方式或捆绑组合方式,使得电机的稳 定性及产品的性能较差。采用胶合方式时,常常会使电机转子的永磁体从转子体上脱落,使 电机损坏;采用捆绑组合方式时,常常会使电机性能变差,且工艺复杂,电机寿命短,维修困 难,不能满足现在企业追求节能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电机稳定性好, 电机精度高、性能优良可靠,且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体的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体的结构,包括永磁体、固定于电机轴上的转子体,其在 于转子体外圈轴向上镶嵌若干与转子体的槽形相匹配的永磁体。所述的转子体的槽形为燕尾型槽或梯型槽中任意一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永磁体外部形状与转子体的槽形状相匹配 的形式,并镶嵌在转子体上,使得永磁体与转子体结合的更牢固,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 胶合方式,使电机转子的永磁体易从转子体上脱落,使电机损坏;用捆绑组合方式,使电机 性能变差、工艺复杂的难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电机性能更稳定、更可靠,电机精 度高,方便了维修、更换和安装,电机使用寿命长,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使 用者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机轴,2为转子体,3为永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不受具体的实施例所限制,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另外,以不违背本技术技术方案的 前提下,对本技术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 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及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 视结构示意图,包括永磁体3、固定于电机轴1上的转子体2,转子体2外圈的槽形为燕尾 型槽时,转子体2外圈轴向上均勻镶嵌有若干与转子体2的燕尾型槽形状相匹配的永磁体 3。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的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及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 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包括永磁体3、固定于电机轴1上的转子体2,转子体2外圈的槽形为 梯型槽时,转子体2外圈轴向上均勻镶嵌有若干与转子体2的梯型槽形状相匹配的永磁体 3。权利要求1.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体的结构,包括永磁体(3)、固定于电机轴(1)上的转子 体(2),其特征在于转子体(2)外圈轴向上镶嵌若干与转子体(2)的槽形相匹配的永磁体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体 (2)的槽形为燕尾型槽或梯型槽中任意一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体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体的结构。包括永磁体、固定于电机轴上的转子体,其转子体外圈轴向上镶嵌若干与转子体的槽形相匹配的永磁体。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电机性能更稳定、更可靠,电机精度高,方便了维修、更换和安装,电机使用寿命长,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文档编号H02K1/27GK201937357SQ20102068934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忠长 申请人:张忠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转子体上安装永磁体的结构,包括:永磁体(3)、固定于电机轴(1)上的转子体(2),其特征在于:转子体(2)外圈轴向上镶嵌若干与转子体(2)的槽形相匹配的永磁体(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长
申请(专利权)人:张忠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