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的转子,特别是一种高品质的高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和永磁材料的迅速发展,内置式永磁电机在精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等高速伺服系统中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对内置式永磁电机的机械、电磁性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既要追求高刚度、小惯量、轻量化,以满足系统高动态响应、高功率/转矩密度的要求;又要抑制气隙磁场中的谐波分量,以实现系统的低转矩脉动、低噪声、低振动和低铁耗。常用的永磁电机的转子磁钢结构主要有表贴式和内置式两种。表贴式转子结构的磁钢通常呈瓦片形,粘贴于转子铁心的外表面。在高速运行时,为了防止磁钢因离心力抛散,常需在磁钢外包裹不锈钢等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高强度护套。但是,在高速运行时, 定子内圆表面的齿槽会在护套表层产生严重的涡流损耗。另外,护套又增加了电磁气隙的长度,且其隐极性不提供磁阻转矩,使电机的功率/转矩密度难以提高。内置式转子结构的磁钢直接嵌入在转子铁心中,毋需护套,故电磁气隙的长度很小,且其凸极性提供很大的磁阻转矩,使电机的功率/转矩密度得以提高。但是,在高速运行时,常规的内置式转子结构永磁电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心(3)及内置于其中的磁钢(1),其特征在于:a.每一极的磁钢(1)由同极性的奇数段磁钢组成;b.每一极的奇数段磁钢沿转子圆周分别内置于转子铁心(3)中;中间一段磁钢的中心线与极中心线重合,其余偶数段磁钢在其两侧对称分布,两侧对称位置处的磁钢尺寸相同;各相邻两段磁钢之间设置有隔磁作用的加强筋(2);c.每一极奇数段磁钢(1)的宽度按照气隙磁密波形正弦分布的原则调制确定,从而得到中间一段磁钢的宽度最大,向两侧磁钢的宽度依次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苏融,张琪,陈益辉,张诗香,王凯立,谢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