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固化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283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漆,该紫外光固化漆包括底漆和面漆,其中底漆包括:10~20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25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1~6份的附着力促进树脂、2~5份的光引发剂、25~60份的稀释剂和0.01~0.5份的助剂;面漆包括:1~40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5~15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份的附着力促进剂、1~5份的光引发剂、20~60份的稀释剂和0.2~2份的助剂。涂覆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紫外光固化漆的样品表面在RCA耐磨测试中经受1000次以上的耐磨试验表面无磨损,经震动耐磨测试4小时以上,样品表面磨损面积小于1平方毫米或磨破区域直径小于1毫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紫外光固化漆
,具体而言,涉及用于真空镀膜的耐磨紫外光 固化漆。
技术介绍
为使经真空镀膜后的镀层平整且具有金属光泽和亮度,因而在镀膜前后需要分别 对待涂表面进行涂装处理,常用的漆为紫外光固化漆。如CN101250339专利中提到的紫外 光固化漆,该漆的面漆由重量百分数5 20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 30的 大分子树脂、5 20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 20的三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 酸酯、5 10的附着力促进树脂、1 5的光引发剂、20 60的稀释剂、0. 01 1的助剂组 成;底漆由重量百分数5 30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 40的环氧丙烯酸酯、 5 25的三官能丙烯酸酯、5 25的二官能丙烯酸酯、5 10的附着力促进树脂、1 5的 光引发剂、20 60的稀释剂、0. 01 1的助剂组成,该紫外光固化漆涂装表面经RCA耐磨 测试500次以上表面无磨损。该技术中所用树脂成分过多,使得该漆成本较高,且RCA耐磨 测试中仅达500次以上,远无法满足需要。因而,为了满足真空镀膜的需求,亟待研究出一种耐磨程度较高的紫外光固化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成本高,紫外光固化 漆膜RCA耐磨测试性能差,震动耐磨性能不确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固化漆,紫外光固化 漆包括底漆和面漆,其中,底漆包括10 20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 25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1 6份的附着力促进树脂、2 5份的光引发剂、25 60 份的稀释剂和0. 01 0. 5份的助剂;面漆包括1 40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 脂、5 15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 5份的附着力促进剂、1 5份的光引 发剂、20 60份的稀释剂和0. 2 2份的助剂。进一步的,底漆由重量份数为10 20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5 25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10 15份的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10 15份的三官 能丙烯酸酯单体、1 6份的附着力促进树脂、2 5份的光引发剂、25 60份的稀释剂和 0. 01 0. 5份的助剂组成;面漆由重量份数为1 40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 脂、5 15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3 8份的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5 20 份的高官能丙烯酸酯单体、1 5份的附着力促进剂、1 5份的光引发剂、20 60份的稀 释剂和0.2 2份的助剂组成。前述面漆组成成分中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重量份数为20 40份、二 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重量份数为10 15份。前述底漆组成成分中二官能脂肪族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重量份数为10 15份、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重量份数为20 25份。其中,附着力促进剂为磷酸改性丙烯酸单体,优选地,该附着力促进树脂为丙烯酸 树脂,光引发剂为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和2,4,6_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或光引 发剂的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紫外光固化漆中的底漆和面漆仅需两种树脂即可达到优良的耐磨 测试性能,降低了产品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紫外光固化漆涂装样品表面在RCA耐磨测试中测试1000次以上,仍 表面无磨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紫外光固化漆涂装样品表面,经震动耐磨测试4小时以上,样品表 面磨损面积小于1平方毫米或磨破区域直径小于1毫米。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紫外光固化底漆中包含重量份数为10 20份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 丙烯酸树脂和15 25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以其二者作为成膜物质,即可对涂装表 面起保护作用。由这个配比可以发现,本专利技术的底漆中多使用官能团数量较少的高聚物, 这类物质的共同特点为柔韧性好,作为底漆使用能为真空镀膜提供平整的平面,同时所使 用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由于其自身分子结构上具有较多的有机-无机杂化 单元,因而具有耐磨性能好的特性,当磨损进一步侵入到底漆面时,该物质仍能保护物体表 面,防止磨损的进一步发生。面漆的主成膜物质则为1 40重量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5 15重量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在面漆的配比中包含了多个高官能团有机 物,这种有机物由于官能度高,因而功能官能团数目较多,而链长相对较短,因而表现出硬 度高的特点,将其用为面漆能保护真空镀膜层,从而延长涂装表面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面漆中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重量份数优选为 20 40份、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重量份数优选为10 15份,在这个范围内, 面漆所成漆膜既能保证一定的硬度又不至于硬度过高而不能适应真空镀膜层表面;进一步 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漆中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重量份数优选为10 15份、二 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重量份数优选为20 25份,在这个范围内,底漆则在发挥平整平面作 用的同时又不至于由于所提供表面硬度不足而使得真空镀膜工艺无法顺利实现。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紫外光固化底漆的主要成膜物质中还包括10 15重量份 的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和10 15重量份的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面漆中主要成膜物质还 包括3 8重量份的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和5 20重量份的单官能官丙烯酸酯单体。上 述单体能充分溶解和稀释相应底、面漆中的树脂类物质,调节漆膜体系黏度,增加漆膜流平 性;同时相应单体还参与光固化反应,通过调整漆膜的在固化时的交联程度,对漆膜的各项 性能发挥作用。当所选用单体官能度较低时,固化后漆膜的交联程度较低,漆膜密实性下 降,漆膜耐磨损能力变差;而当单体官能度过高时,由于固化时交联度高的单体会使漆膜急 剧收缩,因而所制得漆膜附着能力差,为平衡漆膜耐磨性能和附着力,因而选取上述数种单 体;另一方面,所添加单体量过多时,漆膜脆性增大使得漆膜耐冲击能力下降,而如果所加 单体量较少,则漆膜的耐磨能力无法得到加强,因而为了寻找该组合物的最优配比,所加入的单体须在本专利技术提供范围内。震动耐磨测试是指在高频震动下,用具有尖锐棱角的圆锥体和三角形陶瓷粒子对 涂装表面进行连续震动摩擦和冲击,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涂层无明显磨损脱落产品才算合 格。本文中震动耐磨测试是按诺基亚2010年公布的SPRa 3. 1. 381震动耐磨可靠性测 试标准,通过R0sler型震动耐磨仪(购自德国罗斯勒公司)进行测试。震动耐磨实验具体实验步骤为1)将1升水和200毫升稀释的清洁剂(Rosier清洁剂FC120 水体积比为1 50) 放入R0sler型震动耐磨仪的槽体内,并放入震动介质以润湿之;2)放入样品,每隔半小时加入0. 5L药水(震动耐磨试验专用药水,型号FC-120, 购自德国罗斯勒公司),持续2个小时以上,观察样品表面磨损面积小于1平方毫米或磨破 区域直径小于1毫米则判断为合格。以下实施例中,进行震动耐磨实验时所用样品重量为175g,如所用样品重量不足 175g通过增加负重达到该重量后,再进行震动耐磨实验,震动介质为15L 由占震动介质总 体积2/3的RKF IOK黄色圆锥体和占震动介质总体积1/3的RKK 15P绿色棱锥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漆面固化时,底漆所需固化能量为600 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光固化漆,所述紫外光固化漆包括底漆和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包括:10~20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25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1~6份的附着力促进树脂、2~5份的光引发剂、25~60份的稀释剂和0.01~0.5份的助剂;所述面漆包括:1~40份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5~15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份的附着力促进剂、1~5份的光引发剂、20~60份的稀释剂和0.2~2份的助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培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