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友昌专利>正文

清热暗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826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热暗疮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金银花、甘草粉碎成细粉/粗粉备用;穿心莲浸膏等五味与上述细粉混匀后制粒,干燥/与上述粗粉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牛黄、珍珠层粉、适量辅料混匀后装胶囊而完成整套制作。该药是在现有片剂基础上剂型工艺改革,提高了质量控制标准,生产携带、使用方便,是临床受欢迎和安全、稳定、有效的药品。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的功能。用于治疗痤疮、疖痈等症。广泛适用于现代中药企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该专利技术涉及中成药胶囊剂的制作工艺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胶囊剂是一种常用的药品剂型,根据我国有关药品法规,改变剂型需作为一种新药研究,清热暗疮胶囊原有剂型是清热暗疮片,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中,处方由九味药组成。原剂型的工艺技术特点是穿心莲浸膏等五味浸膏与金银花、甘草的细粉及辅料,混匀,制粒,压片,以牛黄、珍珠层粉为底层,包糖衣而成。片剂尤其是糖衣片崩解较慢,且包衣较烦琐,同时存在质量标准较低的缺点。基于片剂存在影响质量的缺点,我们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必要的改进,形成新的制剂,同时提高和完善质量标准,来保证产品的监控质量提高疗效,造福百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来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医疗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包括如下步骤一、清热暗疮胶囊的处方组成金银花330~670g 大黄浸膏80~170g 穿心莲浸膏170~340g牛黄10~20g 蒲公英浸膏120~240g 珍珠层粉25~50g山豆根浸膏80~160g 甘草70~130g 栀子浸膏80~170g辅料适量,共制成5000颗。其最佳配方是金银花500g 大黄浸膏125g 穿心莲浸膏250g牛黄15g蒲公英浸膏175g 珍珠层粉37.5g山豆根浸膏120g 甘草100g 栀子浸膏125g辅料适量,共制成5000颗。二、清热暗疮胶囊制备工艺工艺一 将金银花、甘草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金银花、甘草粉碎成细粉,与穿心莲浸膏、蒲公英浸膏、山豆根浸膏、栀子浸膏、大黄浸膏混匀后,制粒,干燥,与牛黄、珍珠层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后,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工艺二 将金银花、甘草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金银花、甘草粉碎成粗粉,与穿心莲浸膏、蒲公英浸膏、山豆根浸膏、栀子浸膏、大黄浸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牛黄、珍珠层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后,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三、通过工艺一、二所制得的为胶囊。工艺中所加的辅料可以是微粉硅胶、淀粉、糊精等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工艺中金银花、甘草粉碎成粗粉通常为过5~30目粗粉,最好为过10目粗粉。工艺中金银花、甘草/与穿心莲等浸膏混匀干燥后粉碎成细粉通常为过80~160目细粉,最好为超微粉碎成200~300目细粉备用。处方中穿心莲浸膏、大黄浸膏的制备取穿心莲、大黄分别粉碎成粗粉,加乙醇提取两次,滤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处方中蒲公英浸膏、栀子浸膏的制备取蒲公英、栀子分别粉碎成粗粉,加水热提两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放冷,加入等量乙醇,搅匀,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处方中山豆根浸膏的制备取山豆根粉碎成粗粉,加pH值为4的盐酸水,温热(60℃)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流浸膏,放冷,加入3.5倍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得。工艺中干燥温度为50~80℃,最佳为60℃。该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其优越性在于生产工艺更趋完善合理,质量标准大大提高,使产品有科学的定性定量控制方法,使产品的质量和疗效更有保障。经工艺改进后工艺更为简便,质量标准也得到了全面提高,鉴别在原有牛黄、穿心莲、大黄、山豆根薄层鉴别的基础上增加了栀子的薄层鉴别;检查上增加了重金属限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含量测定上对穿心莲进行了定量。具体实施例方式该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是将金银花、甘草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金银花、甘草粉碎成粗粉,与穿心莲浸膏、蒲公英浸膏、山豆根浸膏、栀子浸膏、大黄浸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牛黄、珍珠层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后,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工艺中所加的辅料可以是微粉硅胶、淀粉、糊精等中的任何一种/多种混合使用。(2)工艺中金银花、甘草粉碎成粗粉通常为过5~30目粗粉,最好为过10目粗粉。(3)工艺中金银花粗粉、甘草粗粉/与穿心莲浸膏、蒲公英浸膏、山豆根浸膏、栀子浸膏、大黄浸膏混匀干燥后粉碎成细粉通常为过80~160目细粉,最好为超微粉碎成200~300目细粉备用。(4)处方中穿心莲浸膏、大黄浸膏的制备取穿心莲、大黄分别粉碎成粗粉,加乙醇提取两次,滤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5)处方中蒲公英浸膏、栀子浸膏的制备取蒲公英、栀子分别粉碎成粗粉,加水热提两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放冷,加入等量乙醇,搅匀,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6)处方中山豆根浸膏的制备取山豆根粉碎成粗粉,加pH值为4的盐酸水,温热(60℃)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流浸膏,放冷,加入3.5倍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得。(7)工艺中干燥温度为50~80℃,最佳为60℃。(8)将(1)、(2)、(3)、(4)、(5)、(6)、(7)备用成分按国家标准处方用量进行投料,混合,装胶囊制成清热暗疮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质量控制标准上对栀子进行了薄层鉴别,对重金属限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进行检测,含量测定上对穿心莲进行了定量。全文摘要一种清热暗疮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金银花、甘草粉碎成细粉/粗粉备用;穿心莲浸膏等五味与上述细粉混匀后制粒,干燥/与上述粗粉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牛黄、珍珠层粉、适量辅料混匀后装胶囊而完成整套制作。该药是在现有片剂基础上剂型工艺改革,提高了质量控制标准,生产携带、使用方便,是临床受欢迎和安全、稳定、有效的药品。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的功能。用于治疗痤疮、疖痈等症。广泛适用于现代中药企业。文档编号A61P17/00GK1456261SQ03118660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毛友昌, 毛晓敏 申请人:毛友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热暗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工艺中所加的辅料可以是微粉硅胶、淀粉、糊精等中的任何一种/多种混合使用。(2)工艺中金银花、甘草粉碎成粗粉通常为过5~30目粗粉,最好为过10目粗粉。(3)工艺中金银花 粗粉、甘草粗粉/与穿心莲浸膏、蒲公英浸膏、山豆根浸膏、栀子浸膏、大黄浸膏混匀干燥后粉碎成细粉通常为过80~160目细粉,最好为超微粉碎成200~300目细粉备用。(4)处方中穿心莲浸膏、大黄浸膏的制备:取穿心莲、大黄分别粉碎成粗粉,加乙 醇提取两次,滤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5)处方中蒲公英浸膏、栀子浸膏的制备:取蒲公英、栀子分别粉碎成粗粉,加水热提两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放冷,加入等量乙醇,搅匀,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 (6)处方中山豆根浸膏的制备:取山豆根粉碎成粗粉,加pH值为4的盐酸水,温热(60℃)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流浸膏,放冷,加入3.5倍乙醇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得。(7)工艺中干燥温度为50~80℃,最佳为 60℃。(8)将(1)、(2)、(3)、(4)、(5)、(6)、(7)备用成份按国家标准处方用量进行投料,混合,装胶囊制成清热暗疮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友昌毛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毛友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