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开关动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1112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中的接地开关动触头。该接地开关动触头包括一对平行的铜质的触片,触片前端最靠近静触头的角部开有一个缺口,该缺口部分由一个铜钨合金材料的填充块焊接填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在动触头最易产生电弧的部位用铜钨合金材料进行填充,大大提高了触头的耐烧损能力,使动静、触头不易烧结,保证了设备可靠运行;2、由于动触头的触片前端分割为可相对独立变形的两部分,降低了其与静触头配合时的精度要求,提高了导电接触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中的接地开关动触头
技术介绍
普通的高、低压开关柜中,接地开关通常为刀闸结构,它由一对可旋转的导电排构 成动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投切配合时导电排前端与静触头距离最后的角部会与静触头产 生电弧高温,容易将局部材料熔化烧结,造成分闸困难,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另外, 由于动触头导电排与静触头的接触面难以保证绝对平行,造成动、静触头导电接触的可靠 性降低,增加了接触电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烧损能力强、触头不易烧结、导电 接触可靠性高的接地开关动触头。本技术的接地开关动触头包括一对平行的铜质的触片,触片前端最靠近静触 头的角部开有一个缺口,该缺口部分由一个铜钨合金材料的填充块焊接填充。所述触片前端开有一个纵向的狭槽,将触片前端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在动触头最易产生电弧的部位用铜钨合金材料进行 填充,大大提高了触头的耐烧损能力,使动静、触头不易烧结,保证了设备可靠运行;2、由 于动触头的触片前端分割为可相对独立变形的两部分,降低了其与静触头配合时的精度要 求,提高了导电接触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该接地开关动触头包括一对平行的铜质的触片1,触片前端最靠近静触 头3的角部开有一个缺口 11,该缺口部分由一个铜钨合金材料的填充块2焊接填充。触片 前端开有一个纵向的狭槽12,将触片前端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权利要求1. 一种接地开关动触头,包括一对平行的铜质的触片(1),其特征是触片前端最靠近 静触头的角部开有一个缺口(11),该缺口部分由一个铜钨合金材料的填充块( 焊接填 充;触片前端开有一个纵向的狭槽(12),将触片前端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中的接地开关动触头。该接地开关动触头包括一对平行的铜质的触片,触片前端最靠近静触头的角部开有一个缺口,该缺口部分由一个铜钨合金材料的填充块焊接填充。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在动触头最易产生电弧的部位用铜钨合金材料进行填充,大大提高了触头的耐烧损能力,使动静、触头不易烧结,保证了设备可靠运行;2、由于动触头的触片前端分割为可相对独立变形的两部分,降低了其与静触头配合时的精度要求,提高了导电接触的可靠性。文档编号H01H1/04GK201845662SQ20102018178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孙华美, 戴俊, 李卫卫, 林永峰, 独田娃, 陈爱军, 马永范 申请人: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地开关动触头,包括一对平行的铜质的触片(1),其特征是:触片前端最靠近静触头的角部开有一个缺口(11),该缺口部分由一个铜钨合金材料的填充块(2)焊接填充;触片前端开有一个纵向的狭槽(12),将触片前端分割为上、下两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独田娃马永范孙华美李卫卫林永峰陈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