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甲基吡唑-4-基甲酰苯胺制成的杀真菌混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09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杀真菌混合物,以协同有效量包含下列活性组分:1)至少一种1-甲基吡唑-4-基甲酰苯胺(Ⅰ),其中X为O或S,R↑[1]为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且R↑[2]为H或卤素,和2)至少一种选自A)-F)组的活性成分(Ⅱ):A)唑类;B)嗜球果伞素类;C)羧酰胺类;D)杂环化合物;E)氨基甲酸盐类;F)其他杀真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至少一种化合物(Ⅰ)和至少一种活性成分(Ⅱ)的混合物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化合物(Ⅰ)与活性成分(Ⅱ)在生产该类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该混合物的组合物和种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由1-甲基吡唑-4-基甲酰苯胺制成的杀真菌混合物的制作方法由l-曱基吡唑-4-基甲酰苯胺制成的杀真菌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杀真菌混合物,其以协同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 组分1)至少一种式I的l-甲基吡唑-4-基曱酰苯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其中X为氧或硫,R1为CrC4烷基或d-C4卣代烷基且R2为氢或卣素, 和2)至少一种选自A)-F)组活性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II:A) 选自如下的峻类双苯三峻醇(bitertanol)、糠菌唑(bromuconazole)、 环峻醇(cyproconazole)、 ?恶醚唑(difenoconazole)、烯峻醇(diniconazole)、 烯菌灵(enilconazole)、 氧峻菌(epoxiconazole)、 奮峻菌酮 (fluquinconazole)、腈苯峻(fenbuco認ole)、氟珪峻(flusilazole)、粉峻醇 (flutriafol)、己哇醇(hexaconazole)、酰胺喳(imibenconazo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的杀真菌混合物,其以协同有效量包含:1)至少一种式Ⅰ的1-甲基吡唑-4-基甲酰苯胺:***Ⅰ其中X为氧或硫,R↑[1]为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且R↑[2]为氢或卤素,和2)至少一种选自A)-L)组活性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Ⅱ:A)选自如下的唑类:双苯三唑醇、糠菌唑、环唑醇、噁醚唑、烯唑醇、烯菌灵、氧唑菌、喹唑菌酮、腈苯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酰胺唑、环戊唑醇、环戊唑菌、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三唑酮、唑菌醇、戊唑醇、氟醚唑、戊叉唑菌、丙氯灵、稻瘟酯、烯菌灵、氟菌唑、氰霜唑、苯菌灵、多菌灵、涕必灵、麦穗宁、噻唑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7-6 10 2005 031 848.7;EP 2006-2-3 061012371.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的杀真菌混合物,其以协同有效量包含1)至少一种式I的1-甲基吡唑-4-基甲酰苯胺其中X为氧或硫,R1为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且R2为氢或卤素,和2)至少一种选自A)-L)组活性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IIA)选自如下的唑类双苯三唑醇、糠菌唑、环唑醇、醚唑、烯唑醇、烯菌灵、氧唑菌、喹唑菌酮、腈苯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酰胺唑、环戊唑醇、环戊唑菌、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三唑酮、唑菌醇、戊唑醇、氟醚唑、戊叉唑菌、丙氯灵、稻瘟酯、烯菌灵、氟菌唑、氰霜唑、苯菌灵、多菌灵、涕必灵、麦穗宁、噻唑菌胺、氯唑灵和土菌消;B)选自如下的嗜球果伞素类腈嘧菌酯、醚菌胺、烯肟菌酯、氟嘧菌酯、亚胺菌、叉氨苯酰胺、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2-氯-5-[1-(3-甲基苄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1-(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和2-(邻-(2,5-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C)选自如下的羧酰胺萎锈灵、苯霜灵、啶酰菌胺、环酰菌胺、氟酰胺、呋吡唑灵、丙氧灭绣胺、甲霜灵、精甲霜灵、甲呋酰胺、霜灵、氧化萎锈灵、吡噻菌胺、溴氟唑菌、噻酰菌胺、3,4-二氯-N-(2-氰基苯基)异噻唑-5-甲酰胺、烯酰吗啉、氟吗啉、氟联苯菌、氟吡菌胺、苯酰菌胺、氯环丙酰胺、双氯氰菌胺、双炔酰菌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3-(4-氯苯基)-3-(2-异丙氧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式III化合物其中R4为甲基或乙基,N-(4’-溴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三氟甲基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氯-3’-氟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3’,4’-二氯-4-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和N-(2-氰基苯基)-3,4-二氯异噻唑-5-甲酰胺;D)选自如下的杂环化合物氟啶胺、啶斑肟、磺嘧菌灵、环丙嘧啶、异嘧菌醇、嘧菌腙、嘧菌胺、氟苯嘧啶醇、二甲嘧菌胺、嗪氨灵、拌种咯、氟菌、aldimorph、吗菌灵、丁苯吗啉、克啉菌、苯锈啶、异丙定、杀菌利、烯菌酮、唑酮菌、咪唑菌酮、异噻菌酮、噻菌灵、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敌菌灵、哒菌清、咯喹酮、丙氧喹啉、三环唑、式IV化合物(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噻二唑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迪茨M格韦尔S施特拉特曼R施蒂尔F维尔纳M舍勒尔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