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世洲专利>正文

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80777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属于烟气除尘技术领域的一种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安装在除尘设备之前的烟道上,包括正电极、负电极、涡片、分流板、涡板、壳体、稳流板及烟气方向,涡片在壳体入口端沿烟气方向固定在壳体前部,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固定在涡片两侧,分流板固定在正电极、负电极之后,涡板在涡片之后沿烟气方向固定在壳体中后部,稳流板固定在壳体出口端,涡片的形状为“Z”字形,分流板的形状为“V”字形,涡板的形状为“L”字形,涡片、分流板、涡板的边缘各自分别有若干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烟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进行静电荷电聚并和流体湍流涡聚并,使其粒径聚并增大,提高后续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降低微小颗粒物的排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属于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烟气除尘领域。
技术介绍
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日益引起我国及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治理大气污染减少 烟尘排放方面特别是对控制烟气中微小颗粒物的排放采用了很多办法,目前针对烟气中颗 粒物粒径小于10微米(PMlO)特别是小于2. 5微米(PM2. 5)等微小颗粒物的治理,一般采 用静电荷电聚并、磁力聚并、声波聚并、湍动聚并及化学聚并等技术,使微小颗粒物通过聚 并粒径增大,便于后续除尘设备的清除,但这些技术工艺方法一般单一使用,微小颗粒物聚 并效果不理想,使后续除尘设备不能有效地降低微小颗粒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烟气中含有的微小颗粒物进行静电荷电聚并的 同时并且进行流体湍流涡聚并,使聚并后的微小颗粒物粒径增大,从而提高后续除尘设备 的除尘效率,有效降低微小颗粒物排放的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包 括正电极、负电极、涡片、分流板、涡板、壳体、稳流板及烟气方向组成,涡片在壳体入口端沿 烟气方向顺序固定在壳体前部,正电极、负电极在壳体入口端分别沿烟气方向固定在涡片 的两侧;正电极和负电极交替间隔安装,分流板在正电极、负电极之后固定在壳体中部,涡 板在涡片之后沿烟气方向顺序固定在壳体中后部,稳流板固定在壳体出口端。所述涡片的形状结构为“Z”字形,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矩形、或三 角形。所述分流板的形状结构为“V”字形,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矩形、或 三角形。所述涡板的形状结构为“L”字形,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矩形、或三 角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烟气中的微小颗粒物粒径增大,微小颗粒物聚 并效果明显,提高了后续除尘设备收尘效率,有效地降低烟气中的微小颗粒物的排放,有利 于大气污染治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的原理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中的涡片的形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中的分流板形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中的涡板的形状结构示意图。图中正电极1,涡片2,负电极3,分流板4,涡板5,壳体6,稳流板7,烟气方向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所述涡片2在壳体6入口端沿烟气方向8顺序 固定在壳体6前部,正电极1、负电极3在壳体6入口端分别沿烟气方向8固定在涡片2两 侧,正电极1、负电极3交替间隔安装,分流板4在正电极1、负电极3之后固定在壳体6中部,涡板5在涡片2之后沿烟气方向8顺序固定在壳体6中后部,稳流板7固定在壳体6出□端。所述正电极1和负电极3为正电晕放电电极和负电晕放电电极,沿烟气方向8顺 序设置1 3根,其结构为芒齿线、或圆形线、或星形线、或螺旋形线,分别由直流高压电源{共 ο如图2所示,所述涡片2的形状结构为“Z”字形,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圆 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沿烟气方向8顺序设置2 7片,烟气流经涡片2的折弯部位和边缘 齿部位时,涡片2周围产生流体湍流涡。如图3所示,所述分流板4的形状结构为“V”字形,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 圆形、或矩形、或三角形,分流板4对烟气具有分流、混流和扰流的作用。如图4所示,所述涡板5的形状结构为“L”字形,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圆 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沿烟气方向8顺序设置8 14片,烟气流经涡板5的折弯部位和边 缘齿部位时,涡板5周围产生流体湍流涡。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安装在除尘设备之前的烟道上,含有微小颗粒物的烟气沿烟 气方向8分别流经正电极1和负电极3,使流经正电极1的微小颗粒物荷上正电,流经负电 极3的微小颗粒物荷上负电,当这两种带有正、负荷电的微小颗粒物的一部分烟气分别流 经涡片2时,在涡片2扰动作用下混流并产生流体湍流涡,使这两种带有正、负荷电的微小 颗粒物在静电力作用下相互吸引荷电聚并,并且涡片2产生的流体湍流涡又使微小颗粒物 相互碰撞聚并;这两种带有正、负荷电的微小颗粒物的大部分烟气分别流经分流板4时,在 分流板4的分流扰动作用下这两种带有正、负荷电的微小颗粒物的烟气相互掺混并且流向 涡板5,这两种带有正、负荷电的微小颗粒物一方面因掺混混流在静电力作用下相互吸引加 速荷电聚并,另一方面烟气流经涡板5时,在涡板5周围产生大量的小流体湍流涡,更加强 了烟气中的颗粒物之间的流体湍流涡碰撞聚并,进一步促使微小颗粒物粒径聚并增大。权利要求一种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正电极(1)、涡片(2)、负电极(3)、分流板(4)、涡板(5)、壳体(6)、稳流板(7)、烟气方向(8)组成,涡片(2)在壳体(6)入口端沿烟气方向(8)顺序固定在壳体(6)前部,正电极(1)、负电极(3)在壳体(6)入口端分别沿烟气方向(8)固定在涡片(2)两侧,正电极(1)、负电极(3)交替间隔安装,分流板(4)在正电极(1)、负电极(3)之后固定在壳体(6)中部,涡板(5)在涡片(2)之后沿烟气方向(8)顺序固定在壳体(6)中后部,稳流板(7)固定在壳体(6)出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其特征是涡片(2)的形状结构为“Z” 字型,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矩形、或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其特征是分流板(4)的形状结构为 “V”字型,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矩形、或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其特征是涡板(5)的形状结构为“L” 字型,边缘有若干齿,齿的形状为半圆形、或矩形、或三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属于烟气除尘
的一种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安装在除尘设备之前的烟道上,包括正电极、负电极、涡片、分流板、涡板、壳体、稳流板及烟气方向,涡片在壳体入口端沿烟气方向固定在壳体前部,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固定在涡片两侧,分流板固定在正电极、负电极之后,涡板在涡片之后沿烟气方向固定在壳体中后部,稳流板固定在壳体出口端,涡片的形状为“Z”字形,分流板的形状为“V”字形,涡板的形状为“L”字形,涡片、分流板、涡板的边缘各自分别有若干齿。本技术对烟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进行静电荷电聚并和流体湍流涡聚并,使其粒径聚并增大,提高后续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降低微小颗粒物的排放。文档编号B03C3/01GK201643931SQ20102018163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牛世洲, 牛子萌 申请人:牛世洲;牛子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小颗粒物聚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正电极(1)、涡片(2)、负电极(3)、分流板(4)、涡板(5)、壳体(6)、稳流板(7)、烟气方向(8)组成,涡片(2)在壳体(6)入口端沿烟气方向(8)顺序固定在壳体(6)前部,正电极(1)、负电极(3)在壳体(6)入口端分别沿烟气方向(8)固定在涡片(2)两侧,正电极(1)、负电极(3)交替间隔安装,分流板(4)在正电极(1)、负电极(3)之后固定在壳体(6)中部,涡板(5)在涡片(2)之后沿烟气方向(8)顺序固定在壳体(6)中后部,稳流板(7)固定在壳体(6)出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世洲牛子萌
申请(专利权)人:牛世洲牛子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