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式泄爆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940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复式泄爆阀,包括:中空的阀体,在阀体上端口的周边设有向外延伸的呈环形的连接部,阀盖盖合所述阀体的上端口,导向固定架设在阀盖的上部,并与连接部固定连接,且阀盖能沿轴向滑动地与导向固定架相连接,导向固定架上均布有一个以上的一级缓冲装置,一级缓冲装置的下端顶抵于所述阀盖上;连接部开设有一环密封槽,密封槽内嵌设有塑性密封圈,密封槽的底面开设有至少一环密封水线,阀盖压接于所述塑性密封圈。在阀盖的底面向下凸设有至少一环密封刃,密封刃能压紧于所述塑性密封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发生煤气二次爆炸,具有密封性好、安全可靠性高、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的优点,并且能够满足系统或设备的气密性实验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复式泄爆阀,尤其是一种用于煤气回收管网系统的自复式 泄爆阀,特别适用于常温低压煤气管网系统使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煤气管网系统中,当煤气含氧量超标时,很容易由于设备放电而发生 爆炸。为了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通常在设备和管路中安装泄爆阀。当发生爆炸时,泄爆阀 会自动开启,泄除爆炸压力,从而保护设备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现有的泄爆阀主要分为以 下三种类型1、膜片式泄爆阀,由阀体、爆破膜、夹持器、阀盖等零件组成,爆破膜安装在夹持器 中间,并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在爆炸时压力使爆破膜破损,从而瞬时释放爆炸压力,但是 由于膜片式泄爆阀没有设置闭锁机构,在泄爆后容易形成空气回流至煤气管道,从而引起 煤气二次爆炸;另外,在每次泄爆后必须更换爆破膜,而在更换爆破膜时需要停止系统运 行,既费时费工又提高了系统运行成本。2、重锤式泄爆阀,主要包括有阀体、阀盖、重锤、塑性密封圈等,在使用时依靠重锤 的重力迫使阀盖压紧于阀体,使泄爆阀关闭;在爆炸时,爆炸压力将阀盖顶开,使得阀盖起 跳,爆炸压力得到瞬时释放;在泄爆阀泄爆之后,重锤在重力的作用下驱使阀盖回位,从而 起到封闭阀体的作用,使得泄爆阀能够重复使用。但是,由于阀盖受到的回复力较小,并且 阀盖与塑性密封圈配合精度较低,造成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较差,使得外界空气通过 阀盖与阀体之间的间隙回流至煤气管路,因此仍然存在有发生煤气二次爆炸的隐患。3、自复式泄爆阀,其通常应用在低压煤气系统中,采用压缩板簧中心压紧的方式, 将阀盖与阀体紧密配合,阀盖在压缩板簧的作用能够在泄爆后复位,但这样的结构容易造 成压紧力分布不均勻,导致阀盖偏转锁死,影响泄爆阀泄爆。为克服该缺陷,中国专利第 “ZL200620078688. 6”号公开了一种“自复式泄爆阀”,包括阀体、设在阀体周边的导向立杆 固定架,导向立杆固定架与导向立杆下端连接,导向立杆上端与弹簧固定架连接,弹簧固定 架上连接有多个弹簧装置,其中,导向立杆上套有导套,导套向阀盖中心方向延伸有接合 部,弹簧装置压置于接合部上,接合部通过塑性密封圈与阀盖密封连接。当煤气发生爆炸 时,阀盖起跳推动弹簧装置沿导向立杆打开,使得爆炸压力得到释放,弹簧装置中的弹簧受 到爆炸压力的作用逐渐压缩;在压力释放后,阀盖在弹簧装置的弹簧力作用下复位,阀盖与 阀体上的塑性密封圈配合起到密封的作用。虽然该自复式泄爆阀的弹簧装置沿周向布置在 阀盖上方,从而克服了压紧力分布不均勻缺陷,并且塑性密封圈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但由 于现有自复式泄爆阀的塑性密封圈在安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样就导致塑性密封圈 与阀盖的配合不够紧密,从而降低了泄爆阀的密封性。另外,在低压煤气系统中泄爆阀预设的起跳压力的设置一般都比较低,当管网及 设备在投产初期进行气密性试验时,试验压力通常会超过泄爆阀的起跳压力,造成泄爆阀 起跳,阀盖打开,这就需重新调节泄爆阀的起跳压力,既费时费工又提高了运行和维护成3本。总之,上述泄爆阀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使得泄爆阀的密封效果不好,当将其应用 于煤气管网系统,尤其是低压煤气管网系统中时,容易发生煤气二次爆炸,安全性低,影响 管网中设备的正常运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在进行气密性试验时还容易导致泄爆 阀起跳,破坏泄爆阀预设的起跳压力,导致泄爆阀不能正常泄爆,需要进行重新调试,费时 费工,增加了运行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复式泄爆阀,该自复式泄爆阀能够避免发生煤气 二次爆炸、密封性好、安全性高、运行和维护成本低,并且能够满足系统或设备的气密性实 验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复式泄爆阀,包括中空的阀体,在所 述阀体上端口的周边设有向外延伸的呈环形的连接部,阀盖盖合所述阀体的上端口,导向 固定架设在所述阀盖的上部,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阀盖能沿轴向滑动地与所 述导向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导向固定架上均布有一个以上的一级缓冲装置,所述一级缓冲 装置的下端顶抵于所述阀盖上;所述连接部开设有一环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塑性 密封圈,所述密封槽的底面开设有至少一环密封水线,所述阀盖压接于所述塑性密封圈。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在所述阀盖的底面向下凸设有至少一环密封刃,所述 密封刃能压紧于所述塑性密封圈上。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所述密封刃并列设置两环,所述密封水线并列设置两 环。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每一环所述密封刃对应设置在每一环所述密封水线的 上方。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所述密封刃的截面呈倒三角形。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在所述阀盖上表面沿周向设有若干个锁紧装置,所述 锁紧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阀盖上的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一端凸伸出所述阀盖的外缘形成 连接端,该连接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能通过锁紧螺栓、螺母 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所述导向固定架包括横梁架和至少两个导向立杆,所 述导向立杆上端与所述横梁架相连接,其下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导向立杆上设有 能沿所述导向立杆上下滑动的导套,所述导套朝向所述阀盖中心方向延伸有接合部,所述 接合部与所述阀盖上表面固接,所述一级缓冲装置的下端顶抵于所述接合部上。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所述横梁架为中空结构,所述横梁架的底面对应于所 述导套位置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套的外径。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所述横梁架呈十字交叉状,所述一级缓冲装置为四个 且均布于所述横梁架上,在所述横梁架的中央设有二级缓冲装置,所述二级缓冲装置的下 端与所述阀盖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如上所述的自复式泄爆阀,所述二级缓冲装置的下端与所述阀盖之间的间距为 40mm 50mm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1、本技术自复式泄爆阀在阀体上端口处的连接部与阀盖之间开设密封槽,在 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塑性密封圈,所述密封槽的下端面开设有密封水线,塑性密封圈受到 压紧力的作用而在密封槽内产生变形,使得塑性密封圈与密封槽的配合紧密,避免由于塑 性密封圈与密封槽之间的间隙而产生空气回流,从而避免发生煤气二次爆炸。本技术 具有密封性好、安全可靠性高的优点。2、本技术在所述阀盖的底面与所述塑性密封圈相接合处设有密封刃,所述密 封刃与所述密封水线沿纵向对位设置,密封刃作用于塑性密封圈上,使得塑性密封圈与密 封槽的配合更加紧密,提高了泄爆阀的密封性。3、本技术在阀盖上设有可拆装的锁紧装置,当煤气管网系统中进行气密性实 验施加高压气体时,可避免泄爆阀的阀盖被高压气体顶起而破坏泄爆阀预设的起跳压力, 满足煤气管网系统或设备的气密性实验要求。4、本技术还设有多级缓冲装置,具有多级缓冲的作用,使得阀盖起跳过程平 稳可靠,并延长了泄爆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煤气管网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自复式泄爆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阀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阀盖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复式泄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式泄爆阀包括:中空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端口的周边设有向外延伸的呈环形的连接部,阀盖盖合所述阀体的上端口,导向固定架设在所述阀盖的上部,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阀盖能沿轴向滑动地与所述导向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导向固定架上均布有一个以上的一级缓冲装置,所述一级缓冲装置的下端顶抵于所述阀盖上;所述连接部开设有一环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塑性密封圈,所述密封槽的底面开设有至少一环密封水线,所述阀盖压接于所述塑性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革瞿华杨永王世芹柴凤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