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17259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涉及液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对工件实施脉冲施压的过程中存在难于实现压头与工件相接状态下的脉冲施压、脉冲施压效果不佳、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泵(32)输出端连接压力管路一(3),后者连接二位三通换向阀(5)和三位四通换向阀(27);压力管路四(24)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液控单向阀(22);压力管路五(25)的一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其另一端连接液压机构(35)的油缸下腔;三位四通换向阀(27)与油池(1)相通连,液控单向阀(22)串接蓄能器(15)、压力继电器(14)、增压缸(10)和二位三通换向阀(5)后与油池(1)相通连。(*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
,特别是应用于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脉冲施压回路。
技术介绍
在生产工作实践中,需要一种对工件实施脉冲施压的过程,要求施压的压头在不 与工件分离的状态下,对工件进行一定频率的脉冲施压。而传统脉冲施压存在如下缺点与不足1.难于实现压头与工件相接状态下的脉冲施压;2.脉冲施压效果不佳、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对工件实施脉冲施压的过程中存在难于实现压头与工 件相接状态下的脉冲施压、脉冲施压效果不佳、效率低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可实现压头 与工件相接状态下的脉冲施压、脉冲施压效果好、效率高、结构简单的液压脉冲施压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电动机33连接油泵32,后者的输入管路与 油池1相通,其输出端连接压力管路一 3,压力管路一 3分别连接二位三通换向阀5的端口 一和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一 ;压力管路四M的一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 二,其另一端连接液控单向阀22的输入端;压力管路五25的一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 的端口三,其另一端连接液压机构35的油缸下腔;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四与油池1相 通连;液控单向阀22输出端的一个支路串接蓄能器15、压力继电器14、增压缸10和二位三 通换向阀5的端口二后与油池1相通连,其另一个支路串接压力表一 16后与液压机构35 的油缸上腔17相通连。本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其中所述的液压机构35由油缸下腔、油缸 上腔17、活塞18、活塞杆19和压头20构成,其中活塞18设于油缸下腔和油缸上腔17之间, 活塞杆19连接活塞18和压头20,压头20与被压工件21相接。本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其中所述的增压缸10由增压缸左腔8、增 压缸右腔12和增压缸柱塞9构成,其中增压缸柱塞9设于增压缸左腔8和增压缸右腔12 之间。本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其中所述的二位三通换向阀5 —端设有电 磁铁一 4,其另一端设有回位弹簧6。本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其中所述的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两端各 有一根复位弹簧,且分别设有电磁铁二 26和电磁铁三观。本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其中所述的压力管路一 3与压力表二四、 溢流阀31和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四相通连。本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其中所述的液控单向阀22之输入端与压力管路五25之间连接有液控管路23。本技术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的有益效果1.可实现压头与工件相接状态下的脉冲施压;2.脉冲施压效果好、效率高;3.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增压施压系统原理图图2本技术的减压施压系统原理图图中标号说明1、油池2、回油管路一 3、压力管路一 4、电磁铁一 5、二位三通换向阀6、回位弹 簧7、压力管路二 8、增压缸左腔9、增压缸柱塞10、增压缸11、进出气孔12、增压缸右腔 13、压力管路三14、压力继电器15、蓄能器16、压力表一 17、油缸上腔18、活塞19、活塞 杆20、压头21、被压工件22、液控单向阀23、液控管路24、压力管路四25、压力管路五 26、电磁铁二 27、三位四通换向阀28、电磁铁三29、压力表二 30、回油管路二 31、溢流阀 32、油泵33、电动机34、工作台35、液压机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2,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 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电动机33连接油泵32,后者的输入管路与 油池1相通,其输出端连接压力管路一 3,压力管路一 3分别连接二位三通换向阀5的端口 一和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一 ;压力管路四M的一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 二,其另一端连接液控单向阀22的输入端;压力管路五25的一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 的端口三,其另一端连接液压机构35的油缸下腔;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四与油池1相 通连;液控单向阀22输出端的一个支路串接蓄能器15、压力继电器14、增压缸10和二位三 通换向阀5的端口二后与油池1相通连,其另一个支路串接压力表一 16后与液压机构35 的油缸上腔17相通连。液压机构35由油缸下腔、油缸上腔17、活塞18、活塞杆19和压头20构成,其中活 塞18设于油缸下腔和油缸上腔17之间,活塞杆19连接活塞18和压头20,压头20与被压 工件21相接。增压缸10由增压缸左腔8、增压缸右腔12和增压缸柱塞9构成,其中增压缸 柱塞9设于增压缸左腔8和增压缸右腔12之间。二位三通换向阀5 —端设有电磁铁一 4, 其另一端设有回位弹簧6。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两端各有一根复位弹簧,且分别设有电磁 铁二沈和电磁铁三28。压力管路一 3与压力表二四、溢流阀31和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 端口四相通连。液控单向阀22之输入端与压力管路五25之间连接有液控管路23。增压缸10上设有进出气孔11,其目的在于排除增压缸柱塞9移动过程中阻力。溢流阀31是调整系统压力的,该系统压力通过压力表二四显示。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描述。电动机33启动后带动油泵32旋转开始抽取油池1中的油向系统输入压力油,压力油进入压力管路一 3,压力管路一 3分别连接二位三通换向阀5、三位四通换向阀27、压力 表二四以及溢流阀31。当电磁铁二沈给电时,将三位四通换向阀27推向右方,使压力油 进入压力管路四24,并打开液控单向阀22进入压力管路三13,压力管路三13与增压缸右 腔12、压力继电器14、蓄能器15、压力表一 16以及油缸上腔17联通,于是压力油进入蓄能 器15和油缸上腔17以及增压缸右腔12,因为油缸上腔17进入了压力油并且作用在活塞 18上,使活塞18下移,并带动活塞杆19、压头20下移,当压头20接触到放在工作台34上 的被压工件21时,油缸上腔17以及压力管路三13和蓄能器15的蓄能压力同时升高,当压 力达到压力继电器14调定的初始压力时发出信号,此时电磁铁二沈不再带电,三位四通换 向阀27回到中间位置将压力管路一 3和压力管路四M隔断。压力管路三13以及油缸上 腔17的压力靠蓄能器15储存的压力能保压。压力通过压力表一 16显示。参见附图1,当脉冲施压系统需要脉冲增压时,增压缸10中的增压缸柱塞9以及 二位三通换向阀5均处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电磁铁一 4处于不带电的状态。当需要脉冲 增压时,电磁铁一 4带电,将二位三通换向阀5推向左方,使压力管路一 3与压力管路二 7 接通,令压力油进入增压缸10的增压缸左腔8内,由于增压缸柱塞9的左端受压面积大于 右端受压面积,于是将增压缸柱塞9推向右方,并使增压缸右腔12、蓄能器15以及油缸上 腔17内的压力升高。当需要释放这个增高的压力时,电磁铁一 4断电,回位弹簧6将二位 三通换向阀5推向右方,隔断了压力管路一 3和压力管路二 7的连接,并使压力管路二 7与 回油管路二 30接通,使增压柱塞9的左端失去压力,蓄能器15中的压力能通过压力管路三 13和增压缸右端12将增压缸柱塞9推向左端,同时蓄能器15的蓄能压力随之下降到初始 压力。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增压脉冲施压的过程。参见附图2,当脉冲施压系统需要脉冲减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脉冲施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机(33)连接油泵(32),后者的输入管路与油池(1)相通,其输出端连接压力管路一(3),压力管路一(3)分别连接二位三通换向阀(5)的端口一和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一;压力管路四(24)的一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二,其另一端连接液控单向阀(22)的输入端;压力管路五 (25)的一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三,其另一端连接液压机构(35)的油缸下腔;三位四通换向阀(27)的端口四与油池(1)相通连;液控单向阀(22)输出端的一个支路串接蓄能器(15)、压力继电器(14)、增压缸(10)和二位三通换向阀(5)的端口二后与油池(1)相通连,其另一个支路串接压力表一(16)后与液压机构(35)的油缸上腔(17)相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