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再生水景观河道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7207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水景观河道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地说是采用生态护岸、垂直绿化、设置滩地和生态湿地等方法修复景观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采用该方法修复后的河道水体CODcr、BOD5、N和P含量大大降低。采用复式断面的生态护岸,选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和植草方式护堤,在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稳定河床和改善生态及美化环境。沿岸向水体中央依次布置陆上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的垂直生态系列,吸附氮、磷和富集重金属,垂直生态系列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生存空间,增加河道物种的多样性。设置滩地能够防止退化、减少污染、储氮固氮。人工湿地中种植芦苇、菖蒲和美人蕉三种植物,去除N、P和CODc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 及,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生态护岸、垂直绿化、设置滩地和生态湿地方法修复景观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采用该方法修复后水中BOD5、CODcr和N、P等含量显著降低。
技术介绍
城市河道的发展状况总是因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城市河道的修复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当今社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造成了人居环境空前的危机,城市的各种性能产生了诸多的病症,城市河道也未能幸免,以至于河道一度成为城市回避的角落。社会的发展、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必须召唤健康的城市河道和景观的回归。目前我国城市河道景观的建设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有些仅仅出于防汛和贸易目的,片面强调水利上的功能而忽视河道的生态景观效果,有些河道采用硬质护坡,河道景观硬质化,有些河流将外延曲折的河流拉成直线,去弯就直,石砌护岸,直立防浪墙人工改造手段不仅打破河流的自然风貌,而且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外河道治理开始由单一的工程措施向生态自然方面改变,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在各国广泛开展,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把河道治理的重点放在污水处理和河道水质保护上,著名工程有英国泰晤士河水质恢复过程,80年代,河道保护的重点在生态系统修复,典型案例如德国、瑞士等国的“近自然河流治理”工程。80年代后,以单个物种恢复为标志的大型河流回复示范工程,如欧洲莱茵河“鲑鱼-2000”计划便是代表。 90年代开始流域尺度整体修复,美国通过设置浅滩、深潭、人工湿地以及鱼类洄游的鱼道开展了河道的生态整治工程,如美国在密西西比河实施的生态恢复工程等,德国在河流治理中普遍采用自然河流人工法,效果显著,首都柏林的施普雷河经过河道的生态化改造,河流生态恢复、回归自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利用生态护岸、垂直绿化、设置滩地和生态湿地方法修复景观河道污染水体, 从而使C0Dcr、B0D5、N和P含量大大降低。用复式断面的生态护岸,少用和不用刚性的砼或浆砌石护坡。在河岸边坡较缓的地方,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各种方式护提,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殖、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在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沿岸向水体中央依次布置陆上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的垂直生态系列,此生态系列对氮、磷和重金属都有吸附和富集作用,垂直生态系列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生存空间,增加河道物种的多样性。挺水植物以选择能适应水位变化、植株较高、根系生长深、能抗水流冲刷、耐粗放管理、节水、耐污能力强、能迅速形成种群、多年生、兼顾美观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作为草种条件,如香蒲、水葱、葛蒲等;沉水植物金鱼藻、范草、黑藻、红线草等,不仅耐污,而且分孽速度快,无性繁殖能力强,能有效净化水质,一次种植多年生长。浮游植物选择水葱、红寥及多种菱属植物,它们均具有较高去污能力,在污水处理方面大有潜力。设置滩地将河道溪流上下连为一体,滩地是连接高低植被和河溪之间的桥梁,滩地的河岸带宽度为30 50m,植被宽度30 50m,有效降低温度,控制水土流失和过滤陆地上的污染物,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滩地是生态景观河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滩地能够防止退化、减少污染、储氮固氮。人工湿地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有效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等优点,另外,具有较高的景观生态价值,环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人工湿地选 择芦苇、菖蒲和美人蕉三种植物,这三种植物对N、P和CODcr等去除效果较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采用垂直绿化、设置滩地、设置生态湿地能达到80%以上去除率,而单独一种方法不能达到此去除率。2.本专利技术处理再生水景观河道污染的费用较低,有很大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3.本专利技术修复再生水景观河道污染结合了生物修复及植物修复的优点,在短时间内将污水有机物降低到较低的浓度。4.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去除再生水景观河道N、P,通常植物修复或生物修复对N、P的降解率均较低。5.种植的生态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再生水景观河道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河道总长度为20km,河道上口宽度6m 50m,底宽4 45m,形成水体面积约为40 万m2,河道为自然的蜿蜒曲折型,有的地段很宽,可达到50m左右,有的河段很窄,也就是 5 6m,既不单一,又不占土地面积,对河水有调蓄作用,还能给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成为天津空港加工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此以外,生态河道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圆形浅湾,更给河道增添美感,在防洪、排涝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两旁种植芦苇,宽约为3m,高 2m的芦苇,水葱等植物,河岸设置10 15m的植物带,与天津卫津路河道相对比,对照表如下表一所示。表1天津空港加工区生态河道和卫津路河道的比较表权利要求1. 一种再生水景观河道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法采用生态护岸、 垂直绿化、设置滩地和生态湿地方式来修复景观河道水体污染;采用复式断面的生态护岸, 在河岸边坡较缓的地方,选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和块石堆砌方式护提,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殖和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在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措施稳定河床及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利用草皮、木桩护坡时选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保证抗冲刷和长出绿草;沿岸向水体中央依次布置陆上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的垂直生态系列,吸收水体富营养化元素氮、磷及富集重金属,此外,垂直生态系列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生存空间,增加河道物种的多样性;设置滩地将河道溪流上下连为一体,滩地是连接高低植被和河溪之间的桥梁,滩地的河岸带宽度为30 50m,植被宽度30 50m,有效降低温度,控制水土流失和过滤陆地上的污染物,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设置人工湿地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人工湿地选用芦苇、菖蒲和美人蕉三种植物,去除N、P和CODcr。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说是采用生态护岸、垂直绿化、设置滩地和生态湿地等方法修复景观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采用该方法修复后的河道水体CODcr、BOD5、N和P含量大大降低。采用复式断面的生态护岸,选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和植草方式护堤,在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稳定河床和改善生态及美化环境。沿岸向水体中央依次布置陆上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的垂直生态系列,吸附氮、磷和富集重金属,垂直生态系列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生存空间,增加河道物种的多样性。设置滩地能够防止退化、减少污染、储氮固氮。人工湿地中种植芦苇、菖蒲和美人蕉三种植物,去除N、P和CODcr。文档编号C02F3/32GK102153204SQ201110113700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何志坚, 王瑶, 肖羽堂 申请人:南开大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水景观河道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法采用生态护岸、垂直绿化、设置滩地和生态湿地方式来修复景观河道水体污染;采用复式断面的生态护岸,在河岸边坡较缓的地方,选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和块石堆砌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殖和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在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措施稳定河床及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利用草皮、木桩护坡时选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保证抗冲刷和长出绿草;沿岸向水体中央依次布置陆上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的垂直生态系列,吸收水体富营养化元素氮、磷及富集重金属,此外,垂直生态系列为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生存空间,增加河道物种的多样性;设置滩地将河道溪流上下连为一体,滩地是连接高低植被和河溪之间的桥梁,滩地的河岸带宽度为30~50m,植被宽度30~50m,有效降低温度,控制水土流失和过滤陆地上的污染物,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设置人工湿地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人工湿地选用芦苇、菖蒲和美人蕉三种植物,去除N、P和CODcr。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羽堂何志坚王瑶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