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9854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分析仪主体上设有CO2红外分析组件、CO红外分析组件、CH4红外分析组件和O2红外分析组件,所述CO2、CO、CH4、O2红外分析组件通过气路串联,进气口与CO2红外分析组件之间和出气口与O2红外分析组件之间均有气路,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另一侧设有信号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了红外检测技术,测量准确、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好、使用寿命长,较色谱和检定管法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起到预警作用,对气体种类有很高的选择性;安全可靠,对环境适应性强;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安装、维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气体分析仪,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然而,煤炭开采往 往伴随着高风险,煤矿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及政治损失。如何加强 矿灾防治工作,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 矿安全监测职能,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成为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 明,快速、准确地对矿井气体进行测试并对测试得出的数据作出分析判断对减少矿井火灾 与瓦斯爆炸是非常重要的。煤矿气体检测分析是保障煤矿安全的必需基础,是煤矿灾害预 防、治理和救灾决策的根本依据。根据设备安放地点不同,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分为地面型和井下型。地面型通 过“束管”抽吸井下气样到地面,采用地面分析仪器分析,进行连续监测;但由于其抽气管路 过长,气样分析实时性较差,且易于因管路风阻过大或管路漏气故障等因素影响气体分析 的精确性,从而影响监测的准确性,材料、施工和维护成本都很高。井下型通过放置在井下 的监测设备,对所需要监测的参数进行现场监测采样、分析处理,从而尽可能避免因抽气管 路过长带来的监测分析误差,提高了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在各个环节都大大节约 了成本。高性能、精确的气体分析仪是煤矿井下气体实时监测的基础。因此,需要这样一种 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作为煤矿井下气体监测装置的核心部件,对采集的气体样本24 小时持续、快速的在线分析,以实现煤矿井下气体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其分析精度及有效性大 大优于传统监控系统的电化学式及催化式传感器;各分析组件串联,实现一次进样便可多 组分析;快速的分析,1-2分钟保存一次管路数据,以避免传统分析方法每天每个采样点几 个数据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侧设有进 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分析仪主体上设有CO2红外分析组件、CO红外分析组件、CH4红外分析 组件和O2红外分析组件,所述CO2红外分析组件、CO红外分析组件、CH4红外分析组件和O2 红外分析组件通过气路串联,进气口与CO2红外分析组件之间以及出气口与O2红外分析组 件之间均有气路,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另一侧设有信号输出端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了红外检测技术,测量准确、抗干扰能力强、重复 性好、使用寿命长,较色谱和检定管法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起到预警作用,对气体种 类有很高的选择性;气路短并设计合理,可以快速的分析,大量的分析数据使煤矿火灾预警 成为可能;效率高并免维护,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化设计,无需人工操作便可以24小时连续监测井下气体,实现了实时监测;精心的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对环境 适应性强,适用于煤矿井下;采用标准的数据接口,便于程序自动控制及数据传输;结构紧 凑,体积小,方便安装、维护。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析仪主体;2、进气口 ;3、C02红外分析组件;4、C0红外分析组件;5、CH4红外分 析组件;6、O2红外分析组件;7、出气口;8、信号输出端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 仪主体1,所述分析仪主体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 2和出气口 7,所述分析仪主体1上设有CO2 红外分析组件3、CO红外分析组件4、CH4红外分析组件5和O2红外分析组件6,所述CO2红 外分析组件3、C0红外分析组件4、CH4红外分析组件5和O2红外分析组件6通过气路串联, 进气口 2与CO2红外分析组件3之间以及出气口 7与O2红外分析组件6之间均有气路,所 述分析仪主体1的另一侧设有信号输出端口 8,信息输出端口 8将分析的结果传输给控制装 置以备使用。本技术工作过程是被测气体从进气口 2依次进入C02、CO、CH4, O2红外分析 组件3、4、5、6。这些组件通过气路串联,实现一次取样,便可分析多种组分。分析完成后,被 测气体便从出气口 7排出。而分析的结果通过电路及信号输出端口 8传输给控制装置以备 使用。各气路接口连接紧密,各部件布置合理、牢固,足以保证整个装置长期日常使用。本技术适用于煤矿井下气体的监测,以来进行矿井火灾及安全监测,为煤矿 安全生产、救灾保驾护航。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本实用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 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 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主体(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7),所述分析仪主体(1)上设有CO2红外分析组件(3)、CO红外分析组件(4)、CH4红外分析组件(5)和O2红外分析组件(6),所述CO2红外分析组件(3)、CO红外分析组件(4)、CH4红外分析组件(5)和O2红外分析组件(6)通过气路串联,进气口(2)与CO2红外分析组件(3)之间以及出气口(7)与O2红外分析组件(6)之间均有气路,所述分析仪主体(1)的另一侧设有信号输出端口(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分析仪主体上设有CO2红外分析组件、CO红外分析组件、CH4红外分析组件和O2红外分析组件,所述CO2、CO、CH4、O2红外分析组件通过气路串联,进气口与CO2红外分析组件之间和出气口与O2红外分析组件之间均有气路,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另一侧设有信号输出端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了红外检测技术,测量准确、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好、使用寿命长,较色谱和检定管法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起到预警作用,对气体种类有很高的选择性;安全可靠,对环境适应性强;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安装、维护。文档编号G01N21/17GK201653896SQ20102017579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傅斌, 冯浩, 刘继文, 吴兵, 李国有, 漆涛, 王宁波, 王庆, 胡开江, 蒋东晖, 赖辉, 郭秉超 申请人: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才华源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气体分析仪,包括分析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主体(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7),所述分析仪主体(1)上设有CO↓[2]红外分析组件(3)、CO红外分析组件(4)、CH↓[4]红外分析组件(5)和O↓[2]红外分析组件(6),所述CO↓[2]红外分析组件(3)、CO红外分析组件(4)、CH↓[4]红外分析组件(5)和O↓[2]红外分析组件(6)通过气路串联,进气口(2)与CO↓[2]红外分析组件(3)之间以及出气口(7)与O↓[2]红外分析组件(6)之间均有气路,所述分析仪主体(1)的另一侧设有信号输出端口(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秉超刘继文赖辉胡开江王宁波漆涛蒋东晖冯浩王庆吴兵傅斌李国有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才华源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