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让明专利>正文

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6835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排水板上具有纵向或横向通孔槽,还包括至少一根与排水板固定连接的蓄水管,排水板沿蓄水管横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蓄水管内部设有由至少三个支撑板构成的内支架,各支撑板的外侧边与蓄水管的管壁重合,各支撑板的内侧边相交于与蓄水管同向的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排水板与蓄水管有机组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排水效率,还能充分利用地下热效,可应用于地基处理、土建工程、低碳建筑、温室墙壁、农田灌溉等多个领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排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属于基础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排水板装置为单板结构,板上具有纵向通孔槽,利用毛细孔原理,使地下水 沿这些纵向孔上升并排出地面。其存在的缺点主要有五方面一是排水效率低,速度慢;二 是已经排至排水板上端的水常常会沿地面横流或又渗漏到地下,造成二次循环;三是单板 单方向排水范围小;四是不便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不便于人为控制,达不到较高的真空度; 五是不能充分利用地下热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连接外部设备、 定向排水效率高、范围大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排水板上 具有纵向或横向通孔槽,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根与排水板固定连接的蓄水管,所述排 水板沿蓄水管横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所述蓄水管内部设有由至少三个支撑板构成的内支 架,所述各支撑板的外侧边与蓄水管的管壁重合,各支撑板的内侧边相交于与蓄水管同向 的一条直线上。本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如下1.所述排水板与蓄水管为经挤压成形的一个整体;2.具有两根与排水板固定连接的蓄水管;3.所述内支架由四个支撑板构成;4.所述内支架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布;5.所述蓄水管外包裹有滤网布;6.所述内支架的内侧装有与蓄水管同向的导线;7.所述内支架与蓄水管管壁的交线等分管壁圆周;8.所述蓄水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通孔,用于排水;9.所述蓄水管的管壁上具有与所述横向通孔槽连通的排水孔。本技术的蓄水管可与外部设备连接,使整个装置便于控制,管内可达到较高 的真空度,提高排水效率,扩大排水范围,并能充分利用地下热效。蓄水管内设有内支架,可 以在较高真空度下保证蓄水管形状稳定,更有利于排水。内支架支撑板的内侧装有导线,可 以直接通电作为电极,产生电泳、电渗透作用,或者连接外部设备,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等情 况。本技术将排水板与蓄水管有机组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排水效率,还能充分 利用地下热效,可应用于地基处理、土建工程、低碳建筑、温室墙壁、农田灌溉等多个领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图3为图2的B-B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基本结构如图1-3所示,其排水板1 具有纵向通孔槽11,还包括两根与排水板1固定连接的蓄水管2,蓄水管2的管壁上分布有 用于排水的通孔21 ;排水板1与蓄水管2为经挤压成形的一个整体;排水板1沿蓄水管2横 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蓄水管2内部设有由三个支撑板31构成的内支架3,各支撑板31的 外侧边与蓄水管2的管壁重合,各支撑板31的内侧边相交于与蓄水管同向的一条直线上, 内支架3与蓄水管管壁的交线等分管壁圆周。支撑板31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布4。支撑板 31的内侧装有与蓄水管2同向的导线5。蓄水管可与外部设备连接,使整个装置便于控制,管内可达到较高的真空度,必要 时加大管内压差或加压加气,及时将管中的水排出,可加快地下土层固结,并起到防渗抗渗 和隔断地下水流的作用,从而更显著地增强地面的承载能力。蓄水管内设有内支架,可以在较高真空度下保证蓄水管形状稳定,更有利于排水; 不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可将内支架从蓄水管内取出,然后将蓄水管和排水板卷曲成盘,便于 放置和运输;使用时,先将内支架插入蓄水管,然后将整个装置埋置于地下即可,整个过程 方便快捷。此外,因为排水板与蓄水管为一个整体,所以在使用时不需要组合连接步骤,可 直接使用。内支架的支撑板内侧装有导线,可以直接通电作为电极,产生电泳、电渗透作用, 或者连接外部设备,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等情况。本实施例可将地下水经一根蓄水管抽出,进行热效利用后,通过另一根蓄水管再 将其排入地下,从而实现本装置利用地下热效的功能;或者将抽出并经热效利用的水排入 地面下水管网,以同时实现本装置固结土地基础的功能。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基本结构如图4、5所示,其排水板1 具有纵向通孔槽11,还包括一根与排水板1固定连接的蓄水管2,蓄水管2的管壁上分布有 用于排水的通孔21 ;排水板1与蓄水管2为经挤压成形的一个整体;排水板1沿蓄水管2 横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蓄水管2内部设有由四个支撑板31构成的内支架3,各支撑板31 的外侧与蓄水管2的管壁重合,各支撑板31的内侧相交于与蓄水管同向的一条直线上,内 支架3与蓄水管管壁的交线等分管壁圆周。蓄水管2外包裹有滤网布4。排水板1还具有 横向通孔槽12,蓄水管2的管壁上具有与横向通孔槽13相通的排水孔(图中未示)。4本实施例装置的应用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的相应部分相同。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排水板上具有纵向或横向通孔槽,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根与排水板固定连接的蓄水管,所述排水板沿蓄水管横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所述蓄水管内部设有由至少三个支撑板构成的内支架,所述各支撑板的外侧边与蓄水管的管壁重合,各支撑板的内侧边相交于与蓄水管同向的一条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板与 蓄水管为经挤压成形的一个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两根与排 水板固定连接的蓄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支架由 四个支撑板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内支架的外侧包裹有滤网布。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蓄水管外包裹有滤网布。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内支架的内侧装有与蓄水管同向的导线。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内支架与蓄水管管壁的交线等分管壁圆周。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蓄水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通孔。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蓄水管的管壁上具有与所述横向通孔槽连通的排水孔。专利摘要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排水板上具有纵向或横向通孔槽,还包括至少一根与排水板固定连接的蓄水管,排水板沿蓄水管横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蓄水管内部设有由至少三个支撑板构成的内支架,各支撑板的外侧边与蓄水管的管壁重合,各支撑板的内侧边相交于与蓄水管同向的一条直线上。本技术将排水板与蓄水管有机组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排水效率,还能充分利用地下热效,可应用于地基处理、土建工程、低碳建筑、温室墙壁、农田灌溉等多个领域。文档编号C02F103/06GK201737715SQ20102017517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9日 优先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下水可循环处理的排水板装置,其排水板上具有纵向或横向通孔槽,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根与排水板固定连接的蓄水管,所述排水板沿蓄水管横截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所述蓄水管内部设有由至少三个支撑板构成的内支架,所述各支撑板的外侧边与蓄水管的管壁重合,各支撑板的内侧边相交于与蓄水管同向的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让明谢雯凡
申请(专利权)人:谢让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