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包括外壳、曝气处理室、过滤吸附室、贮水室及紫外消毒器。曝气处理室设置有射流曝气器及虹吸滗水器,经曝气处理后的地下水由虹吸滗水器进入过滤吸附室,经四层过滤吸附介质净化后的洁净水进入贮水室储存。日常用水时,贮水室中的洁净水经过紫外消毒器消毒后流入家庭用水点。外壳上设置有进水管、空气管、溢流管、排泥放空管、连通管、出水管、放空管;外壳底部设置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下水处理储存装置效率高,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廉,出水水质稳定,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用水处理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适用于地下水处理、净化,尤其适用于农村日常生活用地下水处理。
技术介绍
当前,地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化肥、农药等无序使用,以及生活垃圾的肆意丢弃,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地表水不宜作为饮用水。同时,由于农村家庭居住分散,地势高差较大,无法实现统一的供水。因此,地下水已成为当前农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但是,地下水普遍存在硬度大,Fe、Mn、F、大肠杆菌等指标超标的现象,长期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虽然,针对地下水处理的工艺很成熟,但是其处理工序较多,操作控制繁琐,多针对较大水量的地下水处理,必须由专业的人员经营管理。当前还没有一种针对家庭用地下水处理的小型一体化设备。本技术通过一体化设计,集地下水处理、储存、自动化控制于一体,可以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达到饮用水标准。目前地下水开采是广大农村地区和部分城镇生产、生活供水的主要形式。受地层岩土、水文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等条件影响,我国大陆地区地下水中含有铁、锰、氟和砷等无机离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下水处理储存装置,解决当前地下水处理规模偏大,流程偏长,操作管理不便,不易家庭实现家庭化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包括外壳,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外壳内的隔板和过滤层,隔板和过滤层将外壳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曝气处理室、过滤吸附室和贮存室,曝气处理室内设置有射流曝气器和虹吸滗水器,虹吸滗水器通过阀门与过滤吸附室连通。如上所述的射流曝气器设置在预先设定的最低水位平面下方,外壳上设置有进水管和空气管,进水管与射流曝气器的进水孔连接,空气管与射流曝气器的进气孔连接,所述的虹吸滗水器设置在预先设定的最低水位平面和最高水位平面之间。如上所述的曝气处理室的外壁位于最高水位平面上方设置有溢流管,曝气处理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泥放空管。如上所述的隔板朝排泥放空管倾斜设置。如上所述的过滤吸附室内设置有集水斗,过滤层位于集水斗的下方,虹吸滗水器通过阀门与集水斗连通。如上所述的过滤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P纤维棉层、第一活性炭层、KDF层和第二活性炭层。如上所述的贮存室外壁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与紫外消毒器连接,紫外消毒器还分别与第二出水管和放空管连接。如上所述的外壳底部设置有支架。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曝气处理室内最高水位的第一液位探测头和用于检测曝气处理室内最低水位的第二液位探测头,还包括设置在进水管上的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排泥放空管上的排泥放空阀、与进水管连接的潜水提升泵,设置在第二出水管上的流速传感器,还包括分别与流量控制阀、第一液位探测头、第二液位探测头、排泥放空阀和潜水提升泵连接的控制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曝气、过滤吸附及紫外消毒组合工艺,确保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采用射流曝气,充分利用潜水提升泵的水头,无需设置曝气机,简化了装置的内部结构,节省了能耗。3、采用虹吸滗水器,可保证出水水质,减少出水中SS含量,减轻过滤吸附负荷;4、采用PP纤维棉、活性炭(或活性氧化铝)、KDF、高密度活性炭四重过滤系统,对水中的氟、重金属、和农药都有比较好的过滤效果。5、采用紫外消毒,消毒时间短,控制简便,水质质量有保证;6、地下水处理储存装置为圆柱状结构,外形美观,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7、装置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管理简便。本技术利用曝气、过滤吸附、紫外消毒组合工艺处理地下水,达到高效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目的。可实现农村地下水小规模处理,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地区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农村家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气原理示意图;其中:1-外壳;2_进水管;3_射流曝气器;4_空气管;5_虹吸滗水器;6_溢流管;7-隔板;8_排泥放空管;9_连通管;10_集水斗;11-滤板支撑架;12-PP纤维棉层;13_第一活性炭层(或活性氧化铝);14- KDF层;15-第二活性炭层;16_第一出水管;17_紫外消毒器;18_第二出水管;19_放空管;20_放空管;21_支腿;22_流量控制阀;23_第一液位探测头;24_第二液位探测头;25_排泥放空阀;26_潜水提升泵;27_流速探测器;28_曝气处理室;29_过滤吸附室;30_贮存室;31_过滤层;32_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包括外壳1,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外壳I内的隔板7和过滤层31,隔板7和过滤层31将外壳I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曝气处理室28、过滤吸附室29和贮存室30,曝气处理室28内设置有射流曝气器3和虹吸滗水器5,虹吸滗水器5通过阀门与过滤吸附室29连通。射流曝气器3设置在预先设定的最低水位平面下方,外壳I上设置有进水管2和空气管4,进水管2与射流曝气器3的进水孔连接,空气管4与射流曝气器3的进气孔连接,所述的虹吸滗水器设置在预先设定的最低水位平面和最高水位平面之间。曝气处理室28的外壁位于最高水位平面上方设置有溢流管6,曝气处理室28的底部设置有排泥放空管8。隔板7朝排泥放空管8倾斜设置。过滤吸附室29内设置有集水斗10,过滤层31位于集水斗10的下方,虹吸滗水器5通过阀门与集水斗10连通。过滤层3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P纤维棉层12、第一活性炭层13、KDF层14和第二活性炭层15。贮存室30外壁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6,第一出水管16与紫外消毒器17连接,紫外消毒器17还分别与第二出水管18和放空管19连接。外壳I底部设置有支架21。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曝气处理室28内最高水位的第一液位探测头23和用于检测 曝气处理室28内最低水位的第二液位探测头24,还包括设置在进水管2上的流量控制阀22 、设置在排泥放空管8上的排泥放空阀25、与进水管2连接的潜水提升泵26,设置在第二出水管18上的流速传感器27,还包括分别与流量控制阀22、第一液位探测头23、第二液位探测头24、排泥放空阀25和潜水提升泵26连接的控制器32。第一活性炭层13为颗粒状果壳活性炭,粒径为0.59^1.65mm,可采用泰兴斯达活性炭有限公司F-400水处理用活性炭。第二活性炭层15为活性炭纤维(ACF),对金属离子、某些有机物及某些气体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功能,吸附量为粒状活性炭的4倍。紫外消毒器17为KSC-ZB型过流式紫外线杀菌仪,输入电源:220V/50Hz,工作压力:0.6Mpa,水平安装,杀菌率高达99.9%。紫外消毒器17第二出水管18上的流速传感器27为LD型电磁流量计,测量范围为0.3m/s^l.5m/s。流速传感器与紫外消毒器17联锁,通过流速感应控制紫外消毒器17的开闭。曝气处理室28的第一液位探测头23和第二液位探测头24分别测定曝气处理室28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曝气处理室28停止进水;达到最低水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外壳(1)内的隔板(7)和过滤层(31),隔板(7)和过滤层(31)将外壳(1)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曝气处理室(28)、过滤吸附室(29)和贮存室(30),曝气处理室(28)内设置有射流曝气器(3)和虹吸滗水器(5),虹吸滗水器(5)通过阀门与过滤吸附室(29)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包括外壳(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外壳(I)内的隔板(7)和过滤层(31),隔板(7)和过滤层(31)将外壳(I)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曝气处理室(28)、过滤吸附室(29)和贮存室(30),曝气处理室(28)内设置有射流曝气器(3)和虹吸滗水器(5),虹吸滗水器(5)通过阀门与过滤吸附室(2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曝气器(3)设置在预先设定的最低水位平面下方,外壳(I)上设置有进水管(2)和空气管(4),进水管(2)与射流曝气器(3)的进水孔连接,空气管(4)与射流曝气器(3)的进气孔连接,所述的虹吸滗水器设置在预先设定的最低水位平面和最高水位平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处理室(28 )的外壁位于最高水位平面上方设置有溢流管(6 ),曝气处理室(28 )的底部设置有排泥放空管(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7)朝排泥放空管(8)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水多级处理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吸附室(29)内设置有集水斗(10),过滤层(31)位于集水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聪,纪东成,郭晓伟,胡文斐,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