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456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该中药制剂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原料或者是下列原料的醇和/或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板蓝根150-450重量份、黄芩150-450重量份、栀子150-450重量份、黄柏20-200重量份、胖大海20-200重量份。将上述各中药原料混合成一种或多种组合体,用水或和醇加热回流或渗漉,得到一种或多种提取液作为活性成分。将上述活性成分直接或多活性成分混合均匀,并制成所需制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该中药制剂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急性咽炎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经常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如果治疗不当,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或迁延成慢性,危害人体健康。西医治疗多采用抗菌素,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也较大,而且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疗效有所下降,尤其对病毒感染疗效不满意。急性咽炎属中医“风热喉痹”范畴,根据中医理论辩证论治本病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中成药制剂已为医药学者所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往中医制剂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急性咽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较强的退热、镇痛、抗炎、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药物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急性咽炎及其并发症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就,筛选出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利咽止痛的中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主治风热喉痹,证属肺胃热盛。见咽干、咽痛、口干渴喜饮,发热或不发热,咳嗽,痰粘稠,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滑数。西医诊断为急性咽炎而有上述表现者属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性咽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它是由下列原料或者是下列原料的醇和/或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板兰根150-450重量份 黄芩150-450重量份栀 子150-450重量份 黄柏20-200重量份胖大海20-200重量份在上述中药中较佳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板兰根250-350重量份 黄芩200-260重量份栀 子250-350重量份 黄柏100-150重量份胖大海80-140重量份上述的中药制剂,可以是汤剂、冲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丸剂等任何一种药典中收载的剂型,中药制剂的制备也可以参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进行,但是为提高药效,减少服用量,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制剂采用下述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为;(1)称取下列中药作原料板兰根150-450重量份 黄芩150-450重量份栀 子150-450重量份 黄柏20-200重量份胖大海20-200重量份(2)将上述各中药原料混合成一种或多种组合体,用水或和醇加热回流或渗漉,得到一种或多种提取液作为活性成分。(3)将上述活性成分直接或多活性成分混合均匀,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在40~80%左右,静置,过滤。(4)滤液回收乙醇到相对密度为1.00-1.30的清膏。(5)取蔗糖适量制成糖浆,与上述清膏混合均匀,加入适量防腐剂、助溶剂,混合均匀,制成10ml/支的口服液。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治疗急性咽炎的复方制剂。在步骤(2)所述的回流溶剂是水,优选的提取次数是3次,每次1~3小时,溶剂量为6~10倍;在步骤(3)中醇沉时优选的乙醇浓度为60%。在步骤(4)中清膏优选的相对密度为1.15-1.20;在步骤(5)中优选的防腐剂为苯甲酸钠,优选的助溶剂为吐温-80。板兰根味苦性寒,可清泻胃火,凉血解毒是方中君药。黄芩功能泻实火,除湿热,为臣药,其有效成分为黄芩苷。栀子性味苦寒,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柏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栀子之苦寒相合,佐助君臣清肺热、泻胃火之力;胖大海甘淡性凉,质轻宣散,善于开宣肺气,清泄郁火,为咽喉病之要药。以上诸药合用,咽喉肿痛诸症消除。附图说明图1为蓝苓口服液的退热作用图。图2为蓝苓口服液无毒剂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动物实验例和临床应用例对本专利技术给予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中药口服液a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板兰根300重量份 黄芩240重量份栀 子300重量份 黄柏120重量份胖大海100重量份 (2)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五味药材,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泥土、灰尘,加入生药10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提,以水开计算时间。第一次煮提2小时;第二次加入8倍量水煮提1小时;第三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放置过夜(约24小时),抽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达1.15-1.20的浸膏。(3)称取蔗糖300重量份制成糖浆,加入上述浸膏中煮沸,加入适量苯甲酸钠10℃以下静置24小时,滤过,加0.3%的吐温80及水至1000体积单位,混匀,灌装至10ml/支的玻璃瓶中,灭菌即得本专利技术所制口服液a。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中药口服液b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板兰根180重量份 黄芩400重量份栀 子250重量份 黄柏150重量份胖大海50重量份(2)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五味药材,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泥土、灰尘,加入生药8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提,以水开计算时间。第一次煮提2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小时;第三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放置过夜,抽取上清液,加入乙醇,按常规方法进行醇沉,使含醇量达70%,回收乙醇浓缩至1.10-1.20的浸膏。(3)称取蔗糖350重量份制成糖浆,加入上述浸膏中煮沸,加入适量苯甲酸钠10℃以下静置24小时,滤过,加0.5%的吐温80及水至1000体积单位,混匀,灌装,灭菌即得本专利技术所制口服液b。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剂c的制备(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板兰根420重量份 黄芩160重量份栀 子180重量份 黄柏200重量份胖大海160重量份(2)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五味药材,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泥土、灰尘,加入生药8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提,以水开计算时间。第一次煮提2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5小时;第三次加入6倍量水煮提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浓缩至1.10-1.20的浸党,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60%,进行醇沉,回收乙醇,浓缩至1.38-1.42的清膏。(3)称取蔗糖,粉碎过100目筛,以2∶1的比例加入清膏中制软材,14目制粒,干燥,整粒,即得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颗粒剂C。动物实验例1本专利技术口服液a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用本专利技术口服液a进行一次最大耐受量实验给药后动物的毒性反应。试验动物ICR品系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灌胃口服液a100g/kg/只/日,分两次给药(按生药计算,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00倍),给药前后动物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连续观察7天,动物无死亡,亦无异常表现。实验表明口服液a对实验动物无明显毒性,提示该药临床应用是安全的。动物实验例2本专利技术口服液a的长期毒性试验连续250天对大白鼠灌胃给予本专利技术口服液a所产生的毒性反应进行长期试验,通过观察首先出现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毒副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恢复和发展情况,确定无毒反应剂量,为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选健康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用蒸馏水等容量灌胃;本专利技术口服液a大剂量组用30g/kg灌胃(按生药计算),约相当于临床成人每日拟用量的60倍;小剂量组用5g/kg灌胃(按生药计算),约相当于临床成人每日拟用量的10倍。每天灌胃给药1次,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分别于给药前及停药24小时后测体重及大小便,取血检测SGPT、BUN及血常规。给药25天后每组处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急性咽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或者是下列原料的醇和/或水提取物作活性成分组成:板兰根150-450重量份黄芩150-450重量份栀子 150-450重量份黄柏20-200重量份   胖大海20-20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俊何凌云张玉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