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式转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4311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盘车,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式转盘车的结构改良。一种自行式转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台车(1)以及设置在行走台车(1)上的车体(2),所述的车体(2)上设置有能在车体(2)上通过回转驱动装置(3)驱动其做水平旋转的上转盘体(4),在上转盘体下部安装带有传感器的行轮装(6)。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噪声较小且完全实用;2.改变了以往的施工工法,为铁路货运释放了运营压力,同时为铺架施工单位赢得了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盘车,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式转盘车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货主和旅客安全、准确、快速、方便、舒适的 要求,各国铁路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改造。从世界范围来看,现已经有十多个国家铁路旅客列车的最高时速达到了 200公 里。其中,俄罗斯于1996年对既有铁路旅客列车的最高速度确定为时速200公里;1991年, 日本提出在2010年前在窄轨既有线上实现时速200 250公里的运行速度;美国对既有线 提速提出了时速145公里、177公里、200公里、240公里四个等级。我国铁路经过六次提速改造,形成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和大能力货运网络, 客专最高运行时速达390km/h,客货共线的提速客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00km/h,货车提速 由时速不足80km/h提高到120km/h,使提速线路的货车速度与客车速度相匹配。第六次大 提速后,我国铁路已站在世界既有线提速的最高点,既有线改造提速能力已基本释放,下一 步的最大任务就是如何扩大提速的覆盖面。铺架设备在既有线提速改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调 头施工作业,与线下工程进行交叉作业。铺架设备为自轮运转设备,以往,铺架设备调头施 工作业是通过过轨运输,用机车牵引在既有线上通过小曲径的三角线进行大运转,实现铺 架设备调头的目的。既有线经提速改造后,小曲径线路变直,三角线越来越少。铺架设备为 了调头,往往需要运行上千公里的路程,铺架设备过轨时速均在100Km/h以下,占用铁路运 营时间长且效率低,严重阻碍了铁路网络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以往铺架设备调头施工作业是通过过 轨运输,用机车牵引在既有线上通过小曲径的三角线进行大运转,实现铺架设备调头的目 的,这种施工工法用时长效率低,同时占用了大量的货运资源,严重阻碍了铁路网络的正常 运行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铺架设备的原地调头作业,改变了以往的施工工法,为 铁路货运释放了运营压力,同时为铺架施工单位赢得了时间的自行式转盘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自行式转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台车以及设置在行走台车上的车体,所 述的车体上设置有能在车体上通过通过回转驱动装置驱动其做水平旋转的上转盘体。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所述的行走台车包括台车架以及设置在台车架底部的至 少四个行轮装置,车体通过铰接销轴与台车架相固定,所述的台车架上还设置有与台车架 垂直设置的至少两根能伸缩的延长支腿装置。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所述的行轮装置包括行轮架以及固定在行轮架上的带有 传感器的行轮。3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所述的延长支腿装置包括支腿单架以及固定在支腿单架 两端的延长支腿。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所述的上转盘体下设置有能在设置在台车架上的回转轨 道上水平旋转的至少四个回转行轮。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电机以及与回转电机轴配接的并 且其螺纹与回转齿轮外齿相啮合的回转轴,所述的回转齿轮内壁与设置在上转盘体上的回 转柱体相固定。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回转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P形回转壳体,上述回转齿轮 以及回转轴设置在回转壳体内。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所述的行轮装置为4个。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所述的行轮为8个。在上述的自行式转盘车,所述的回转行轮为4个。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噪声较小且完全实用; 2.改变了以往的施工工法,为铁路货运释放了运营压力,同时为铺架施工单位赢得了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换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机臂与车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机臂与车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机臂与车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中车体调头机主机整体调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中的机臂转调头及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中的机臂转调头及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中的机臂转调头及组装的结构示意4图24为本技术中的机臂转调头及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技术中的机臂转调头及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本技术中的机臂转调头及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B、D、I、L、M、a、c、h、k、1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8为A、j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9为C、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0为E、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1为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2为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3为H、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4为J、N、ρ、ν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5为K、b、q、χ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6为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7为j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8为S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9为t、W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0为r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1为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2为n、u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3为y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 中,行走台车1、车体2、回转驱动装置3、上转盘体4、台车架5、行轮装置6、延长支腿装置7、 行轮架8、减速电机9、行轮10、支腿单架11、延长支腿12、回转轨道13、回转行轮14、回转电 机15、回转齿轮16、回转轴17、回转壳体18。实施例一种自行式转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台车1以及设置在行走台车1上的车体 2,所述的车体2上设置有能在车体2上通过通过回转驱动装置3驱动其做水平旋转的上转 盘体4。行走台车1包括台车架5以及设置在台车架5底部的四个行轮装置6,车体2通过 固定螺栓与台车架5相固定,台车架5上还设置有与台车架5垂直设置的至少两根能伸缩 的延长支腿装置7。行轮装置6包括行轮架8以及固定在行轮架8上的两个通过固定在行 轮架8上的减速电机9驱动的行轮10。延长支腿装置7包括支腿单架11以及固定在支腿 单架11两端的延长支腿12。上转盘体4下设置有能在设置在台车架5上的回转轨道13上 水平旋转的至少两个回转行轮14。车体2为转盘车的主体承载结构,采用低合金板材Q345B组焊而成四根工字主梁, 通过横梁联接成整体结构,在其上面安装回转轨道。在车体两端设有延长支腿套筒,回转 时,先伸出延长支腿,支腿支撑在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式转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台车(1)以及设置在行走台车(1)上的车体(2),所述的车体(2)上设置有能在车体(2)上通过回转驱动装置(3)驱动其做水平旋转的上转盘体(4),在上转盘体下部安装带有传感器的行轮装(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波樊友洪董平华周辉辉孙华平刘中玲张雄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