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862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铁芯、输入绕组、测量绕组、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其中输入绕组和测量绕组设在铁芯的一端,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设在铁芯的另一端;中压绕组的低压端接地;中压绕组的高压端与增压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增压绕组的高压端与串激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满足不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操作方便、简单;并且整个装置重量轻,方便实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建设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中,为了保证中、高压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设备 安全投入运行,根据国标GB50150-2006规定应对高压开关柜、GIS、高压电动机、发电机组、 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等高压电力设备进行绝缘耐压试验。绝缘耐压试验分为直流耐压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两种。对于35kV及以下的高压 电力配电系统,在冶金建设施工中通常利用试验变压器进行上述设备的交接试验。然而,不 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在进行交接试验时使用同一试验装置往往不能满足试 验要求,而根据试验需要配置不同的试验装置将给施工单位带来施工成本、设备管理、现场 搬运等多种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可直接进行电机 耐压、串级耐压及直流耐压试验,以同时满足不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的交接试 验要求。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铁芯、输入绕组、测量绕组、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其中输入绕组 和测量绕组设在铁芯的一端,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设在铁芯的另一端;中压绕组 的低压端接地;中压绕组的高压端与增压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增压绕组的高压端与串 激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输入绕组、测量绕组、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的漆包 线匝数比为2 1 160 338 2。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测量绕组的漆包线匝数为84匝。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输入绕组的漆包线线径Φ2. 26mm。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测量绕组的漆包线线径Φ2. 26mm。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中压绕组的漆包线线径Φ0. 31mm。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增压绕组的漆包线线径Φ0. 15mm。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串激绕组的漆包线线径Φ1. 8mm。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输入绕组与操作控制箱相联接;中压绕组和增压绕组 的结合构成高压绕组,为控制装置重量选择不同线径,同时满足不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的 被试物的试验要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同时满足不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的交 接试验;2、操作方便、简单;3、整个装置重量轻,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机交流耐压试验原理图图3为电力电缆等电气设备直流耐压试验原理图图4为串激试验接线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铁芯T、输入绕组Li、测量绕组L2、中压绕 组L3、增压绕组L4和串激绕组L5 ;其中输入绕组Ll和测量绕组L2设在铁芯的一端,中压 绕组L3、增压绕组L4和串激绕组L5设在铁芯的另一端;中压绕组L3的低压端接地;中压 绕组L3的高压端与增压绕组L4的低压端串联焊接;增压绕组L4的高压端与串激绕组L5 的低压端串联焊接。其中所述的铁芯T为矩形的。输入绕组由线径为Φ2.26匝数为168匝的漆包线绕制而成,输入电压为0 200V ;测量绕组由线径为Φ2. 26匝数为84匝的漆包线绕制而成,输出电压为0 100V ; 中压绕组由线径为Φ0.31匝数为13440匝的漆包线绕制而成,输出电压为16kV,容量为 6kVA ;增压绕组由线径为Φ0. 15匝数为28392匝的漆包线绕制而成,与中压绕组构成高压 绕组,高压绕组输出电压为50kV,容量为6kVA ;串激绕组由线径为Φ 1. 8匝数为168匝的漆 包线绕制而成,串联焊接在50kV/6kVA高压绕组上,与高压绕组的电位差为200V。图2为电机交流耐压试验原理图,在直接进行电动机、发电机的交流耐压试验时, 操作控制箱CZ的电压输出端与输入绕组Ll相连,操作控制箱的电压测量端与测量绕组L2 相连;中压绕组L3的高压端连接到第一限流保护电阻Rl的一端,限流保护电阻R的另一端 连接到电机M的绕组上,中压绕组低压端接地。图3为电力电缆等电气设备直流耐压试验原理图,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直流耐压试 验时,操作控制箱CZ的电压输出端与输入绕组Ll相连,操作控制箱的电压测量端与测量绕 组L2相连;增压绕组的高压端连接到硅堆G的负极,硅堆G的正极与第二限流保护电阻R2 的一端相连,第二限流保护电阻R2的另一端与微安表A的负极相连,微安表A的正极连接 到被试物S上,高压绕组低压端接地。图4为串激试验接线原理图,在进行电气设备的串级交流耐压试验时,操作控制 箱CZ的电压输出端与输入绕组Ll相连,操作控制箱的电压测量端与分压器FYQ的二次侧 相连;串激绕组L5的高压端连接到第二级试验变压器T2的输入绕组11的高压端,串激绕 组低压端连接到第二级试验变压器T2输入绕组11的低压端;中压绕组L3的低压端与测量 绕组L2的低压端连接并接地;第二级试验变压器T2的输入绕组11高压端分别与T2的测 量绕组12的低压端、T2的高压绕组13的低压端及外壳相连;T2的高压绕组13的高压端与 第三限流保护电阻R3 —端相连,限流保护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分压器FYQ的高压端和 被试物S相连;分压器FYQ的低压端接地。第二级试验变压器T2放置在绝缘支架EJ上,型 号为 5kV/3kVA。权利要求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铁芯、输入绕组、测量绕组、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其中输入绕组和测量绕组设在铁芯的一端,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设在铁芯的另一端;中压绕组的低压端接地;中压绕组的高压端与增压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增压绕组的高压端与串激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绕组、测量绕 组、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的漆包线匝数比为2 1 160 338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绕组的漆包线 匝数为84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绕组的漆包线 线径 Φ 2. 26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绕组的漆包线 线径 Φ 2. 26_。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压绕组的漆包线 线径 Φ0. 31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绕组的漆包线 线径 Φ0. 15mm。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激绕组线径 Φ 1. 8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铁芯、输入绕组、测量绕组、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其中输入绕组和测量绕组设在铁芯的一端,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设在铁芯的另一端;中压绕组的低压端接地;中压绕组的高压端与增压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增压绕组的高压端与串激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本技术可同时满足不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操作方便、简单;并且整个装置重量轻,方便实用。文档编号H01F27/30GK201673778SQ20102016301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季华峰, 张晓峰, 李强松, 李德家, 郑运洪 申请人:武汉一冶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试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铁芯、输入绕组、测量绕组、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其中输入绕组和测量绕组设在铁芯的一端,中压绕组、增压绕组和串激绕组设在铁芯的另一端;中压绕组的低压端接地;中压绕组的高压端与增压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增压绕组的高压端与串激绕组的低压端串联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李德家郑运洪季华峰李强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冶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