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00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它包括有箱形操作平台和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将箱形操作平台从地面起吊至钢箱梁下沿高度,箱形操作平台沿吊索移动以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起吊装置包括调节管柱、固定滑轮、吊索、卷扬机,焊缝两头的钢箱梁下沿连接有调节管柱,调节管柱上设置有固定滑轮,吊索头端固定、末端绕经固定滑轮后与卷扬机连接,箱形操作平台设有吊钩滑轮,吊钩滑轮吊设在吊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节管柱的连接可依托原有的立柱操作,减少了操作难度,而且卷扬机一次性起吊三个操作平台,加快施工进度;箱形操作平台通过现场组对,制作方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推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 的活动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钢箱梁桥梁的下沿离地面一般高9米多,由于高度较高,其主焊缝的处理及陶瓷 垫片粘贴的工作难以展开,目前常使用的方法是搭设脚手架,这种方式存在难度过大、费用 过高、施工周期长、操作烦琐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速安装的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 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 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它包括有箱形操作平台和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将箱形操作平台从地面 起吊至钢箱梁下沿高度,箱形操作平台沿吊索移动以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起吊装置包括 调节管柱、固定滑轮、吊索、卷扬机,焊缝两头的钢箱梁下沿连接有调节管柱,调节管柱上设 置有固定滑轮,吊索头端固定、末端绕经固定滑轮后与卷扬机连接,箱形操作平台设有吊钩 滑轮,吊钩滑轮吊设在吊索上。箱形操作平台由框架、底板和安全绳组成,框架由钢管组对而成,框架底面用底板 封闭,框架侧面连接安全绳。所述卷扬机为3吨卷扬机,卷扬机卷绕吊索起吊3个箱形操作平台。本技术的调节管柱的连接可依托原有的立柱操作,减少了操作难度,而且卷 扬机一次性起吊三个操作平台,加快施工进度;箱形操作平台可以通过现场组对,制作方 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箱形操作平台的三维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_固定滑轮;2-卷扬机;3-箱形操作平台;4-吊索;5-调节管柱; 6_焊缝;7-钢箱梁;8-吊钩滑轮;9-桁架式立柱;10-安全绳;11-底板;12-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 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3:按本技术实施的一种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它包括有箱形操作平台3和起吊装置,箱形操作平台3由框架12、底板11和安全绳10组成,框架 12用Φ 35 X 4钢管现场焊接组对形成,框架12长1500mm、宽1000mm、高1000mm,框架12底 部铺设厚度为4mm的钢板作为底板11,框架12四个侧面用直径为9mm的细钢丝绳连接围成 安全绳10,用于保障人员安全,钢丝绳一端固定、一端利用花兰螺栓固定并拉紧。工作人员 配备操作工具,在箱形操作平台3内对主焊缝6处理等施工。箱形操作平台3从地面至钢箱梁7下沿的升降则依靠起吊装置实现,箱形操作平 台3的上方连接有吊钩滑轮8,起吊装置包括调节管柱5、固定滑轮1、吊索4和卷扬机2,调 节管柱5设置在主焊缝6两头的钢箱梁7下沿。由于钢箱梁7桥梁由桁架式立柱9支撑, 焊接调节管柱5时,只需操作人员借助桁架式立柱9就可以到达目标位置,施工方便,无需 额外搭设手脚架等施工装备。调节管柱5做为固定滑轮1的支撑架使用,其强度必须满足 要求,所以调节管柱55选用的是Φ219Χ8的钢管。调节管柱5上固定连接3吨的固定滑 轮1。为了使箱形操作平台3起吊更加平稳,箱形操作平台3两侧均穿过吊索4,且每侧设 置两个吊钩滑轮8,这也就使得主焊缝6两头端的调节管柱5个数分别为两个。吊索4既要 满足强度要求,又必须具备柔韧性,所以本实施例中吊索4采用的是纤维钢丝绳,吊索4头 端固定、末端绕经固定滑轮1后与设置在地面的卷扬机2连接,卷扬机2启动就可卷绕吊索 4,从而将箱形操作平台3起吊。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一台卷扬机2同时起吊三个箱形操作 平台3,所以卷扬机2选用的是3吨卷扬机2以保证足够的输出扭矩。当箱形操作平台3达 到用吊钩滑轮8钢箱梁7下沿时,吊索4基本保持水平,且平行于钢箱梁7下口焊缝6的长 度方向,通过工作人员对吊钩滑轮8的操作,箱形操作平台3可以沿吊索4前后滑动,以进 行对整条主焊缝6的处理,吊钩滑轮8选用的是0. 5吨闭口滑轮。本技术使用过程为施工人员带好装备进入箱形操作平台3,地面操作员工 启动卷扬机2,卷绕吊索4的末端,吊索4收缩将箱形操作平台3提升到施工高度,施工人员 在箱形操作平台3内对主焊缝6进行处理,并利用吊钩滑轮8在吊索4上滑动以处理整条 焊缝6,焊缝6处理完毕后,地面操作员工启动卷扬机2慢慢松开吊索4,返回地面。本实用 新型操作便洁,使用方便,需要材料少,安全可靠,能满足主箱梁下部焊缝6快速处理使用 要求。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箱形操作平台(3)和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将箱形操作平台(3)从地面起吊至钢箱梁(7)下沿高度,箱形操作平台(3)沿起吊装置的吊索(4)移动以处理钢箱梁(7)下口焊缝(6);起吊装置包括调节管柱(5)、固定滑轮(1)、吊索(4)、卷扬机(2),焊缝(6)两头的钢箱梁(7)下沿连接有调节管柱(5),调节管柱(5)上设置有固定滑轮(1),吊索(4)头端固定、末端绕经固定滑轮(1)后与卷扬机(2)连接,箱形操作平台(3)设有吊钩滑轮(8),吊钩滑轮(8)吊设在吊索(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 于箱形操作平台⑶由框架(12)、底板(11)和安全绳(10)组成,框架(12)由钢管组对 而成,框架(12)底面用底板(11)封闭,框架(12)侧面连接安全绳(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2)为3吨卷扬机(2),卷扬机(2)卷绕吊索(4)起吊三个箱形操作平台 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它包括有箱形操作平台和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将箱形操作平台从地面起吊至钢箱梁下沿高度,箱形操作平台沿吊索移动以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起吊装置包括调节管柱、固定滑轮、吊索、卷扬机,焊缝两头的钢箱梁下沿连接有调节管柱,调节管柱上设置有固定滑轮,吊索头端固定、末端绕经固定滑轮后与卷扬机连接,箱形操作平台设有吊钩滑轮,吊钩滑轮吊设在吊索上。本技术的调节管柱的连接可依托原有的立柱操作,减少了操作难度,而且卷扬机一次性起吊三个操作平台,加快施工进度;箱形操作平台通过现场组对,制作方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文档编号B23K37/00GK201686458SQ201020184599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凌, 李四建, 王伟民 申请人:武汉一冶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箱形操作平台(3)和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将箱形操作平台(3)从地面起吊至钢箱梁(7)下沿高度,箱形操作平台(3)沿起吊装置的吊索(4)移动以处理钢箱梁(7)下口焊缝(6);起吊装置包括调节管柱(5)、固定滑轮(1)、吊索(4)、卷扬机(2),焊缝(6)两头的钢箱梁(7)下沿连接有调节管柱(5),调节管柱(5)上设置有固定滑轮(1),吊索(4)头端固定、末端绕经固定滑轮(1)后与卷扬机(2)连接,箱形操作平台(3)设有吊钩滑轮(8),吊钩滑轮(8)吊设在吊索(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四建张凌王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冶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