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建军专利>正文

高层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347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在连续多个楼层同一平面位置设有一条走廊,所述走廊一侧对外敞开并邻接一部室外楼梯,走廊的另一侧设有一电梯组和一部室内楼梯,所述电梯组的多部电梯紧邻所述走廊,并向所述走廊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部室内楼梯加一部室外楼梯的高层建筑消防疏散模式,与传统两部室内楼梯的模式相比,具有分隔墙体较少,防火门较少,造价较低,使用方便,空间较开敞,促进使用单位的自然通风,促进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选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建筑物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尤其涉及具有多个住宅楼层、办 公楼层或客房楼层的住宅楼、办公楼、旅馆、商住楼或综合楼,其中住宅楼包括了宿舍和公禹。
技术介绍
目前超过18层的高层建筑的消防模式基本上采用两个封闭式楼梯间加两个前室 的模式,如图一所示,在每个楼梯间5门fe外各设有一个前室14。这种消防模式的缺陷在 于1)分隔墙体较多,防火门较多,造价较高,使用也不方便;2)空间较封闭,妨碍使用单位 的自然通风,妨碍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 筑物,所述建筑物的每个单元采用新型的消防模式,所述消防模式由一部室内楼梯加一部 室外楼梯组成,所述新型消防模式具有分隔墙体较少,防火门较少,造价较低,使用方便,空 间较开敞,促进使用单位的自然通风,促进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物,在连续多个楼层同一平面位置设有一条一层高的走廊,其特征 在于所述走廊的一侧对外敞开并邻接一部室外楼梯,所述走廊的另一侧设有一电梯组和 一部室内楼梯,所述电梯组的多部电梯紧邻所述走廊,并向所述走廊开门。更具体地,所述走廊由两个端段和一个中间段串联而成,所述两个端段各邻接一 长条形通风道的一端,所述端段和通风道的邻接处设有通风开口,所述通风开口连通所述 端段和通风道,所述开口处设有栏杆、栏板或通风窗。更具体地,所述通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室外;所述通风道的两侧开设有卫生间的窗 或厨房的窗。更具体地,在所述室内楼梯和电梯组之间设有通向房间的通道。更具体地,所述室内楼梯梯段平行于所述走廊布置,所述室内楼梯和走廊之间设 有一组管道井,所述管道井的门开向走廊。更具体地,所述室内楼梯和电梯组之间设有通向两个使用单位的通道。更具体地,所述室内楼梯房间平面为长方形,其一条长边紧邻所述电梯组井筒的 长边。更具体地,所述室内楼梯间的另一条长边同时邻接两个使用单位的厨房;所述室 内楼梯间的一条短边邻接其中一个使用单位的入户通道,另一条短边邻接另一个使用单位 的入户通道并开有连通所述通道的门。更具体地,所述室外楼梯为两层层高的双跑楼梯,所述楼梯在所述建筑每层仅有 一个休息平台。更具体地,所述室外楼梯的梯段平行于所述走廊,所述休息平台的范围扩展至所 述楼梯的梯段与所述走廊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有分隔墙体较少,防火门较少,造价较低,使用方便。2、空间较开敞,促进使用单位的自然通风,促进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本技术建筑的建造采用的建造技术可以是目前最普通的技术,如在建筑结构 形式上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或砖混等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形式在一百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且 技术发展得非常完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建筑物的标准层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单元标准层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单元标准层平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单元标准层平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单元标准层平面图。图中1-走廊、Ia-走廊端段、Ib-走廊中间段、Ic-走廊墙面、2_室外楼梯、2a_室 外楼梯梯段、2b-室外楼梯休息平台、3-通风道、4-室外、5-室内楼梯间、5a-室内楼梯间的 门、5b-室内楼梯梯段、6-电梯并、6a-电梯门、7-房门、8-内廊、9-通风开口、9a_通风窗、 9b-栏板、10-卫生间、IOa-卫生间窗、11-厨房、Ila-厨房窗、12-管道井、12a-管道井门、 13-使用单位、14-防烟前室、15-自然通风主线路、16-使用单位通风线路、17-入户通道、 18-入户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定义下列术语1、室外楼梯至少有一条边对外敞开的楼梯。通常敞开处仅设置栏杆或栏板。室外楼梯由于至 少有一条边对外敞开,楼梯内部的烟气容易扩散到室外,具有防烟功能并且不需要另外设 置防烟前室。2、敞开空间向另一个空间设置开口,通过开口两个空间相互贯通。具体的形式有 以下等形式(1)在两个空间之间设置栏杆或栏板;( 两个空间地板相互连接,人们可以 通过连接处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3、使用单位可独立出租或销售的房屋单元,例如高层住宅的一个套型,或高层 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4、休息平台指连接楼梯各梯段的水平平台,包括楼梯的楼层平台。4、电梯组井筒指电梯组的所有电梯的井道的组合。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单元标准层平面图。该高层建筑物,在 标准层同一平面位置设有一条走廊1,区域为虚线范围,走廊1由两个端段Ia和一个中间 段Ib串连而成;中间段Ib在走廊的一侧对外敞开并邻接一部室外楼梯2,两个端段Ia分 别在走廊的另一侧各邻接一长条形通风道3的一端,通风道3的另一端连通室外4 ;走廊14的中间段Ib在其对外敞开面相对的另一侧邻接一电梯组6和一部室内楼梯5,邻接的墙面 Ic上开设有电梯组6的电梯门6a和楼梯5的门5a,在室内楼梯5和电梯组6之间设有通 向房间的通道房门7。实例一的标准层的消防疏散体系由一条开敞式走廊1、一部室外楼梯2和一部室 内楼梯5组成。由于室外楼梯做外防烟楼梯不需要另外设置前室,所以标准层仅需要设置 一个前室,在实例一中走廊1充当了唯一的前室,从电梯门6a到各使用单位13的通道上 不必设置防火门,降低了造价,日常使用也更方便。走廊1和室外楼梯2是敞开的,由于节 省墙体而降低造价,同时方便高层建筑中的人们更充分接触和感受自然。端段Ia和通风道3的邻接处设有通风开口 9,通风开口 9连通端段Ia和通风道 3,通风开口 9处设有栏板%,当然也可以是栏杆,另一通风开口 9处设有通风窗9a。通过通风开口 9,实现了走廊1的空间与通风道3空间相互贯通,由于走廊1在另 一侧对外敞开,能够形成穿越建筑体的自然通风主线路15。通风道3的两侧开设有卫生间10和厨房11的窗IOa和11a。借助于通风主线路 15上的空气动力学的抽吸作用,使用单位13通过卫生间10和厨房11获得了使用单位通风 线路16,并且不论通风主线路15上的风向是正向还是反向,使用单位通风线路16的通风方 向始终不变。由于厨房和卫生间对采光和空气质量要求均不高,布置在通风道3的两侧,充 分利用了自然的采光和通风资源。由于厨房和卫生间始终处于通风线路16的下风向,通风 空气洁净度高,比较卫生。室内楼梯5的梯段恥平行于楼梯门fe外的走廊1。楼梯5的长边平行于走廊布 置有利于与楼梯5相邻的使用单位13获得均勻并且较大的进深,更有利于局部的建筑功能 和结构布置。室内楼梯5和走廊1之间设有一组管道井12,管道井的门1 开向走廊1。管道 井12及其开门12a的设置充分利用了公共区的走廊墙面,管道井因此可以做得较浅,利用 走廊进行平时管道井的设备维护,降低管道井的建造成本。管道井的设置还为相邻的室内 楼梯5创造了开门位置,有利于减少室内楼梯5的设计长度,降低建筑成本。楼梯5和电梯组6之间设有通向房间的通道的形式为两樘门7,两樘门7各通向一 个使用单位13。这样的设计使得两个使用单位各利用一个通风道3作为自然的排风通道, 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建筑物,在连续多个楼层同一平面位置设有一条一层高的走廊,其特征在于:所述走廊的一侧对外敞开并邻接一部室外楼梯,所述走廊的另一侧设有一电梯组和一部室内楼梯,所述电梯组的多部电梯紧邻所述走廊,并向所述走廊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郭建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