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康兵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5928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所述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设置在高空建筑物主体两侧,所述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至少2组集水槽、主管道和喷淋管,所述集水槽通过对应主管道与地面雨水井相连,所述主管道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两个主管道之间连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有喷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及喷灌装置,可将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再对植物进行喷灌,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对雨水进行再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层建筑配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田悲晉/Tl 目.ο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城市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一方面缺水情况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还有不少水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运用。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提高环境质量在桥梁下,小区房屋周围设有绿化带,这些绿化带需要定期浇灌,会浪费很多水资源。雨水虽然不可以直接饮用但经过简单处理即可用于浇灌,而如果不对雨水进行收集则会造成很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及喷灌装置,可将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再对植物进行喷灌,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对雨水进行再利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所述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设置在高空建筑主体两侧,所述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至少2组集水槽、主管道和喷淋管,所述集水槽通过对应主管道与地面雨水井相连,所述主管道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两个主管道之间连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有喷淋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管上喷淋头有1-4个,由于不同高层建筑两个集水槽主管道之间距离有所不同,本专利需根据建筑情况设置相应的喷淋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管道一侧连有溢水管,为了防止雨水溢出本专利在主管道一侧连有溢水管当雨水过多时可直接从溢水管流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管两侧与主管道相连处设置有清洁过滤机构,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影响植物生长,本专利在喷淋管两侧与主管道相连处设置清洁过滤机构对水体进行过滤。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空建筑主体为高楼或桥梁,本专利主要用于高楼和桥梁,具体用于高楼还是桥梁,厂家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管埋在地上或悬空,本专利喷淋管可埋在地下也可悬空设置,厂家可根据建筑物情况进行选择。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利用高层建筑水会从两侧往低处流动的特点,在高层建筑两侧设置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对雨水进行收集,收集后雨水利用清洁过滤机构进行简单处理,再进入喷淋管对绿化进行定期浇灌,从而能最大限度对雨水进行再利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7]^意图;图中的构件为I、高空建筑主体;2、集水槽;3、主管道;4、溢水管;5、控制阀;6、喷淋头;7、雨水井;8、清洁过滤机构;9、喷淋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及喷灌装置,可将高层建筑雨水收集再对植物进行喷灌,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对雨水进行再利用。作为本技术一种简单具体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所述高层建筑物 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设置在大楼两侧,本专利主要用于高楼和桥梁,具体用于高楼还是桥梁,厂家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所述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3组集水槽2、主管道3和喷淋管9,本专利可设置多组集水槽2,具体设置几组厂家可根据建筑长度进行选择,所述集水槽2通过对应主管道3与地面雨水井7相连,所述主管道3底部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两个主管道3之间连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悬空,本专利喷淋管可埋在地下也可悬空设置,厂家可根据建筑物情况进行选择,所述喷淋管9上挂有2 个喷淋头6,由于不同高层建筑两个集水槽主管道之间距离有所不同,本专利需根据建筑情况设置相应的喷淋头6。作为本技术一种最佳具体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示意图如图I所示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所述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设置在桥梁两侧,本专利主要用于高楼和桥梁,具体用于高楼还是桥梁,厂家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所述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2组集水槽2、主管道3和喷淋管9,本专利可设置多组集水槽2, 具体设置几组厂家可根据建筑长度进行选择,所述集水槽2通过对应主管道3与地面雨水井7相连,所述主管道3底部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主管道3 —侧连有溢水管4,为了防止雨水溢出本专利在主管道3 —侧连有溢水管4当雨水过多时可直接从溢水管4流下,所述两个主管道3之间连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悬空,本专利喷淋管可埋在地下也可悬空设置, 厂家可根据建筑物情况进行选择,所述喷淋管9两侧与主管道3相连处设置有清洁过滤机构8,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影响植物生长,本专利在喷淋管9两侧与主管道3相连处设置清洁过滤机构8对水体进行过滤,所述喷淋管9上挂有3个喷淋头6,由于不同高层建筑两个集水槽主管道之间距离有所不同,本专利需根据建筑情况设置相应的喷淋头6。作为本技术另一种最佳具体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所述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设置在桥梁两侧, 本专利主要用于高楼和桥梁,具体用于高楼还是桥梁,厂家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所述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2组集水槽2、主管道3和喷淋管9,本专利可设置多组集水槽 2,具体设置几组厂家可根据建筑长度进行选择,所述集水槽2通过对应主管道3与地面雨水井7相连,所述主管道3底部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主管道3 —侧连有溢水管4,为了防止雨水溢出本专利在主管道3 —侧连有溢水管4当雨水过多时可直接从溢水管4流下,所述两个主管道3之间连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埋在地上,本专利喷淋管可埋在地下也可悬空设置,厂家可根据建筑物情况进行选择,所述喷淋管9两侧与主管道3相连处设置有清洁过滤机构8,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影响植物生长,本专利在喷淋管9两侧与主管道3相连处设置清洁过滤机构8对水体进行过滤,所述喷淋管9上设有3个喷淋头6,由于不同高层建筑两个集水槽主管道之间距离有所不同,本专利需根据建筑情况设置相应的喷淋头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所述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设置在高空建筑主体(I)两侧,所述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至少2组集水槽(2)、主管道(3)和喷淋管(9 ),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 )通过对应主管道(3 )与地面雨水井(7 )相连,所述主管道(3 )底部设置有控制阀(5 ),所述两个主管道(3 )之间连有喷淋管(9 ),所述喷淋管(9 ) 上有喷淋头(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9)上喷淋头(6)有1-4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3) —侧连有溢水管(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9)两侧与主管道(3)相连处设置有清洁过滤机构(8)。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建筑主体(I)为高楼或桥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9)埋在地上或悬空。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雨水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所述高层建筑物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设置在高空建筑主体(1)两侧,所述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至少2组集水槽(2)、主管道(3)和喷淋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通过对应主管道(3)与地面雨水井(7)相连,所述主管道(3)底部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两个主管道(3)之间连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有喷淋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康兵
申请(专利权)人:赵康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