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冲洗管及冲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127925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所述导管上均匀开设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所述小孔的开设方向与所述导管横向横截面的夹角为45±5°,所述小孔的开设位置为所述导管横向横截面的最底端,或所述导管横向横截面上关于最底端对称的两侧,各侧偏离最底端的角度为10~22°。本发明专利技术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底端开设有合适的小孔,冲洗排水管道时,通过相关管路、水泵与水箱相连构成冲洗系统,实现使用低压水力对排水管道进行冲洗的目的,使得冲洗排水管道较方便,购置普通低压冲洗车即可实现冲洗,也降低了冲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道冲洗,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冲洗管及 冲洗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生活中,合流制排水系统在晴天时污水进入污水管网,雨天时生活污水和雨 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向城市附近的水域中。污水中的污染物容易在排水管道中沉积,进而在 雨天被雨水冲入附近水域中,造成污染。因此,需要经常对排水管道进行冲洗,使排水管道 内无沉积物或者较少沉积物,进而减轻污染。目前常见的排水管道冲洗,主要依靠高压水力 冲洗。例如高压冲洗车,利用高压冲洗车的水泵连接软管,软管末端连接喷头,清洗时,将喷 头伸入排水管道中,利用喷头处的高压水柱(最高清洗水压9MPa),对排水管道进行冲洗。由 于排水管道需要经常性地冲洗,其淤积清洗并不严重,用高压冲洗车对排水管道进行冲洗, 使得冲洗维护效率不高,成本也较高,且高压冲洗车的购置费用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冲洗排 水管道的导管、冲洗管、冲洗系统以及检查井系统,使得冲洗排水管道较方便,且冲洗成本 较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所述导管上均勻开设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所述小 孔的开设方向与所述导管横向横截面的夹角为45士5°,所述小孔的开设位置为所述导管 横向横截面的最底端,或所述导管横向横截面上关于最底端对称的两侧,各侧偏离最底端 的角度为10 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冲洗管,包括上述的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第一进水管、 第二进水管,所述导管的一端通过第一 90°弯头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 另一端通过第二 90°弯头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一种冲洗管的安装方法,所述冲洗管为上述的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冲洗管,将所 述第一进水管敷设于第一检查井中,将所述第二进水管敷设于第二检查井中,将所述导管 敷设于连通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的排水管道中,所述第一进水管的长度满足使所述第 一进水管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检查井的井盖,所述第二进水管的长度满足使所述第二进水 管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二检查井的井盖。—种排水管道冲洗系统,包括上述的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冲洗管,第一活动接头、 第一软管、第一水泵、水箱、第二水泵、第二软管,第二活动接头,所述第一进水管通过所述 第一活动接头、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第一水泵相连,所述第二进水管通过所述第二活动接 头、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第二水泵相连,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与所述水箱相连;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在所述小孔处产生的射流的速度> 7. 5m/s。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冲洗管以及冲洗系统,其中涉及的冲洗用的导管, 底端开设有合适的小孔,冲洗排水管道时,通过相关管路、水泵与水箱相连构成冲洗系统, 实现使用低压水力对排水管道进行冲洗的目的,使得冲洗排水管道较方便,购置普通低压 冲洗车即可实现冲洗,也降低了冲洗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检查井系统,由于其内敷设有上述用于 冲洗排水管道的冲洗管,需要冲洗排水管道时,通过管路连接外界水泵,水箱即可,冲洗操 作方便。同时检查井系统中利用低压水力进行排水管道的冲洗,使得冲洗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导管的纵向横截面的局部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导管上小孔所在横向横截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导管上小孔所在横向横截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冲洗管的结构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冲洗管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冲洗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管的纵向横截面图的局部示意图,图2所示为导管 上小孔所在横向横截面的局部示意图。导管上均勻开设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小孔的开 设方向与导管横向横截面的夹角为45士5°,小孔的开设位置为导管横向横截面的最低端。上述导管中,小孔为45°左右的开设方向,冲洗排水管道时,导管底端该开设方向 的小孔能使释放出的水流中的一部分射流的能量转化成横向的剪切力,破坏沉积层并使沉 积物向排水管道下游迁移,达到管道冲洗的目的。优选地,小孔的孔径为4士 1mm。这是因为,在水流射流速度相同的情形下,孔径较 大,则射流流量就较大,导管干管的流量就较大,干管管径就较大,会影响排水管道的输送 功能,同时也会增加投资;而孔径较小,则射流流量就较小,射流的强度不够,能破坏的沉积 层范围也较小,破坏沉积层所花的时间也更长,会降低冲洗效率。优选地,小孔的孔间距设置为50士 10cm。该孔间距大小适宜,可保证沿程冲洗的均 勻性。优选地,导管管径设置为DN53士 10mm,该管径大小合适,可有利于控制导管水头的 阻力损失。因导管后续使用时敷设于排水管道中,因此要求导管材料强度较高,耐压耐腐 蚀耐低温,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挠曲性,例如,可选用LDPE材料,性能相近的其它管材均可选用。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小孔的开设位置不同。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导管上也均勻开设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小孔的开设方向与导管横向横截面的夹角也为45士5°,只是小孔的开设位置为导管横向横截面上关于最 底端对称的两侧,各侧偏离最底端的角度为1(Γ22°。如图3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导 管上小孔所在横向横截面的局部示意图。对称地开设两个小孔,偏离角度设置为1(Γ22°, 使得射流能覆盖排水管道沉积层一定的范围,保证冲洗效果。同时,对称地开设两个小孔, 相对于最底端开设一个小孔的方案,由于冲洗范围变大,冲洗效果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4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冲洗管,包括导管1,第一进水管2,第二进水管3。 其中,导管1为如上两种实施方式中任一种的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导管1的一端通 过第一 90°弯头5连接第一进水管2的一端,导管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 90°弯头7连接第 二进水管3的一端。优选地,冲洗管中第一进水管2的另一端可设有第一活动接头,第二进 水管3的另一端可设有第二活动接头,在冲洗排水管道时,第一活动接头和第二活动接头 即可方便快速地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上述冲洗管安装时,安装在检查井系统中。如图5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冲 洗管的安装示意图。其中,安装的检查井系统包括第一检查井9、第二检查井10和连通第 一检查井9和第二检查井10的排水管道8。安装时,将第一进水管2敷设于第一检查井9 中,将第二进水管3敷设于第二检查井10中,将导管1敷设于排水管道8中,第一进水管2 的长度满足使第一进水管2的顶端低于第一检查井9的井盖,第二进水管3的长度满足使 第二进水管3的顶端低于第二检查井10的井盖,两进水管顶端距离井盖的位置可调,不影 响井盖关闭,便于连接即可。安装时,导管的孔口朝下,支撑的高度以5 IOcm为宜,可按每隔广1. 5m的间隔均 勻设置支架支撑导管1,在两头的检查井中可将导管1固定,以起到更好的固定安装效果。 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分别通过管道支架11和12支撑敷设,管道支架按80cm左右 的间隔均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冲洗排水管道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均匀开设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所述小孔的开设方向与所述导管横向横截面的夹角为45±5°,所述小孔的开设位置为所述导管横向横截面的最底端,或所述导管横向横截面上关于最底端对称的两侧,各侧偏离最底端的角度为10~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运涛许光明杨云安陈俊贺凯王长波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