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世春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274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全部或部分组分为枇把叶总三萜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其病程发展缓慢,易致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它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老年人多见,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原因,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有增无减。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仍以青霉素、红霉素、氨基糖类、喹诺酮类药物抗感染为主,辅以镇咳、祛痰、解痉平喘剂。但其治疗效果只能控制或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原因控制疾病,而且其毒副作用较大(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的损坏、二重感染、对骨髓的抑制等)抗药性及其药源性疾病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从根本原因控制疾病,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全部或部分组分为枇把叶总三萜酸。枇把叶总三萜酸可制成胶囊、颗粒剂、片剂(薄膜衣片、分散片、咀嚼片)、丸剂、口服液。产品中既可以全部是枇把叶总三萜酸,也可以由枇把叶总三萜酸和常规辅料组成。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批把叶切成丝,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至浸膏;2、将浸膏按比例加中性水稀释至一定生药水体积比,搅匀,静置;3、滤去上清液,离心,沉淀干燥后研磨;4、将收集的细末加乙醇加热回流溶解,溶解液由细末与中性氧化铝按比例拌匀,晾干,干燥,取出,冷至室温;5、拌均的中性氧化铝加乙醇回流提取,乙醇液减压回收至干,取出,干燥后研磨得到枇把叶总三萜酸;6、收集的枇把叶总三萜酸细末过筛,混匀,包装。浸膏生药与中性水体积比为1∶1-3,静置24-72小时。溶解液按细末中性氧化铝重量比为1∶5~10,置85℃-105℃干燥1-5小时。枇把叶总三萜酸中三萜酸含量应不低于60%、含三萜酸单体成分应不少于12个(HPLC)。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中药材枇杷叶(Folium Eriobotryae),其性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之效。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等。枇杷叶在祖国医药中的应用虽有千余年历史,但对枇杷叶的研究还停留在以经验为基础的临床应用,一直未有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疗效与物质间的相关性未能明确,原药材质量标准水平与国外植物药标准相比差距明显,致使成药制剂质量可控性差,况且药材产地与生产的不规范性在质量、农残、重金属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出口的需要,更谈不上参与国际植物药市场竞争。本专利技术以药理模型从枇杷叶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出具有止咳作用的部位和具有抗炎作用的部位,并对其进行了成分分离。运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了其中22个化合物,将5个新化合物命名为枇杷苷I、枇杷苷II、枇杷苷III、枇杷素与异枇杷素。填补了枇杷属与中药枇杷叶现代研究的空白;在对枇杷叶进行与药效相关性的活性成分研究中证实了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和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止咳作用部位主成分为倍半萜甙类,抗炎作用主成分为三萜酸类成分。以此进一步开发了枇杷叶的药用价值,提供了一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现代中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验证明了其疗效及安全性 1、毒性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最大给药量(枇杷叶总三萜酸)15g/kg,仅见小鼠活动减少,未出现动物死亡。(2)大鼠长期毒性实验枇杷叶总三萜酸(100、500、2500mg/kg)大鼠慢性毒性实验(每组30只,雌雄各半,给药12周,然后恢复2周)发现动物一般状况良好,未出现死亡,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学检查正在进行。2、药效学实验(1)枇杷叶总三萜酸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环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以及冰醋酸引起的腹腔毛细管渗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枇杷叶三萜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2)枇杷叶总三萜酸能显著改善Cy诱导的免疫功低下小鼠碳廓清指数(K值)和吞噬指数(a值)的降低;显著提高Cy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血清IGM和IGG的生成,增加Cy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脾细胞溶血素的产生;增强Cy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DIH反应,使免疫低下小鼠下降的CD4+、CD8+回升,并使CD4/CD8+比值降低;提示,枇杷叶总三萜酸可调节Cy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设和细胞免疫。体外实验证明,枇杷叶总三萜酸可明显增加ConA、LPS诱导的AA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产生,同时抑制AA大鼠PM产生过高的IL-I;提示枇杷叶总三萜酸可改善AA大鼠异常的免疫功能。枇杷叶总三萜酸对AA大鼠继发性炎症反应有明显的地治疗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枇杷叶总三萜酸可明显提高AA大鼠脾淋巴细胞IL-2产生,抑制AA大鼠PM产生过高的IL-1。提示,枇杷叶总三萜酸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其平衡细胞因子产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枇杷叶总三萜酸可延长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小鼠2分钟内咳嗽次数;延长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潜伏期并减少豚鼠5分钟内咳嗽次数;对小鼠气道酚红排泄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磷酸组胺和酰胆碱混合液引起的豚鼠药物性喘息有保护作用,并可增加离体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流量;提示枇杷叶总三萜酸具有较强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枇杷叶总三萜酸8.25-66mg/kg体外用药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取枇把叶按以下步骤进行加工1、将枇把叶切成丝,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至浸膏2、将浸膏加中性水稀释至生药,体积比为1∶1-3,搅匀,静置48小时。3、滤去上清液,离心,沉淀平燥后研磨4、将收集的细末加工乙醇加热回流溶解,溶解液按细末中性氧化铝重量比1∶5~10拌匀,晾干,置105℃干燥3小时,取出,冷至室温5、将拌均的中性氧化铝加乙醇回流提取,乙醇液减压回收至干,取出,干燥后研磨得到总三萜酸。6、将收集的细末过筛,混匀,总三萜酸含量应不低于60%,包装,即得。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全部或部分组分为枇把叶总三萜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枇把叶总三萜酸可制成胶囊、颗粒剂、片剂(薄膜衣片、分散片、咀嚼片)、丸剂、口服液。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a)将批把叶切成丝,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至浸膏;b)将浸膏按比例加中性水稀释至一定生药水体积比,搅匀,静置;c)滤去上清液,离心,沉淀干燥后研磨;d)将收集的细末加乙醇加热回流溶解,溶解液由细末与中性氧化铝按比例拌匀,晾干,干燥,取出,冷至室温;e)将拌均的中性氧化铝加乙醇回流提取,乙醇液减压回收至干,取出,干燥后研磨得到枇把叶总三萜酸;f)将收集的枇把叶总三萜酸细末过筛,混匀,包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浸膏生药与中性水体积比为1∶1-3,静置24-72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溶解液按细末中性氧化铝重量比为1∶5~10,置85℃-105℃干燥1-5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枇把叶总三萜酸中三萜酸含量应不低于60%、含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世春
申请(专利权)人:余世春肖培根李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