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鸿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2096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包括一个内表面、一个外表面、一对端表面、一个上接触面和一个下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中至少一个接触面具有凹入的凹槽,在与设有凹槽的接触面相对的所述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至少与相邻层砌块上的所述凹槽一起使相邻层的所述砌块对齐,所述内表面为圆柱形弧面,所述外表面为与内表面同轴的直棱体侧面的一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砌块通过内圆外方构型和降低单块砌块的重量,并采用传统的凹凸榫结构连接来保证砌体强度,配以预留孔中混凝土浆料的填充或插入金属加强筋的进一步强固,定位程度高,单块砌块轻。(*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砌块,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内圆外方结构,内置混凝 土浇注或用加强筋强化的地下构筑物墙体的砌筑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常见为内表面、外表面同轴圆弧的井壁墙砌块,这 种砌块虽然克服了粘土砖分层砌筑井筒内壁所具有的工序多、施工周期长,材料承压性能 差,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未粘结牢固的砖块坠落的危险等诸多缺陷,使井壁墙体的强度和寿 命大幅提高。但是这种结构的井壁墙的砌块存在以下不足同轴双弧的井壁墙砌块,外壁光滑, 导致在地壳运动和地下水流冲击下容易产生位移,发生运动;井壁墙中砌块数目少,单块偏 重,不利于运输和施工;施工中不利于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内圆外方、定位牢固、砌块体积小、 重量轻的用于井壁墙的砌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井壁墙的砌块, 包括一个内表面、一个外表面、一对端表面、一个上接触面和一个下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中 至少一个接触面具有凹入的凹槽,在与设有凹槽的接触面相对的所述接触面上设置有与凹 槽相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至少与相邻层砌块上的所述凹槽一起使相邻层的所 述砌块对齐所述内表面为圆柱形弧面,所述外表面为与内表面同轴的直棱体侧面的一段。所述的直棱体为正棱体。所述的外表面包含两个棱,将外表面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的面积为两端之和,使 外表面的面积为正棱体的两个棱面的面积之和。所述的外表面的两边端面的面积相等。所述上接触面上邻近所述内表面、外表面位置分别设有弧形凸缘,所述弧形凸缘 以内表面的轴线为圆心,凸缘的顶部为一个平面。所述两端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井壁墙体砌块间牢固结合 的形状。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端表面上的凹入所述端表面的一个半孔,所述半孔在砌筑时 与相邻砌块的相邻端表面一同构成一个孔。在所述井壁墙的砌块的上、下接触面之间至少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沿井壁墙的砌块的内、外表面之间的中心弧线布置,所述凸台设置在所 述通孔之间;所述凹槽沿所述井壁墙体砌块的内、外表面之间的中心弧线布置;所述凹槽 是贯通的,并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本技术的砌块砌成的井,内圆外方,定位牢固,同时,该砌块体积小重量轻,如直径1米的井壁墙的砌块数目达到11块,直径1. 1米的井壁 墙的砌块数目达到12块,直径1. 2米的井壁墙的砌块数目达到13块,余此类推,既便于运 输、施工人员搬运和易于砌筑,又增加井壁墙的牢固和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井壁墙的砌块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井壁墙的砌块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采用本技术用于井壁墙的砌块码的井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用于井壁墙的砌块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 述砌块包括一个内表面1、一个外表面2、一对端表面3,4、一个上接触面5和一个下接触面 6,所述下接触面6中具有凹入的凹槽7,在与设有凹槽7的下接触面6相对的所述上接触 面5上设置有与凹槽7相对应的凸台8,在砌筑时,所述凸台8与下接触面6上的所述凹槽 7相对应,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至少与相邻层砌块上的所述凹槽7 —起使相邻层的所述 砌块对齐,所述内表面1为圆柱形弧面,所述外表面2为与内表面1同轴的直棱体侧面的一 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直棱体为正棱体。所述端表面3,4间的夹角与所述内表面1的弧 度相一致。所述的外表面2包含两个棱,将外表面2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的面积为两端之 和,使外表面2的面积为正棱体的两个棱面的面积之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表面2的两 边端面的面积相等。所述上接触面5上邻近所述内表面1、外表面2位置分别设有弧形凸缘9,所述弧 形凸缘9以内表面1的轴线为圆心,凸缘9的顶部为一个平面。所述两端表面3,4上分别 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井壁墙体的砌块间牢固结合的形状,本实施例中采用键槽 和滑键相互配合的结构。对于所述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公知的连接结构如 平口式、企口式、凹凸槽式以及其它形式的插槽结构用在本技术的相同部位,实现相同 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两个端表面3、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半孔14,所述半孔14在砌筑时与相邻 砌块的相邻端表面一同构成一个孔。在所述井壁墙的砌块的上下接触面5,6之间设置有一 个通孔15,当然可以为多个。所述通孔15沿井壁墙的砌块的内、外表面1,2之间的中心弧 线布置,所述凸台8设置在所述通孔之间;所述凹槽7沿所述井壁墙体砌块的内、外表面1, 2之间的中心弧线布置;所述凹槽7是贯通的,并且所述凹槽7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8的高 度,使得浇入混凝土固化后能够形成独立的强度构件。如图3所示,是采用本技术的砌块码的井,直到井壁墙体达到所需的高度后, 在所述孔14,15中插入钢筋并浇筑入混凝土砂浆,使所述井壁墙体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 新型的所述砌块通过内圆外方构型和降低单块砌块的重量,并采用传统的凹凸榫结构连接 来保证砌体强度,配以预留孔中混凝土浆料的填充或插入金属加强筋的进一步强固,克服了以往这一领域产品的定位程度低,单块砌块偏重的弱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直径1 米的井壁墙的砌块数目达到11块,直径1. 1米的井壁墙的砌块数目达到12块,直径1. 2米 的井壁墙的砌块数目达到13块,余此类推,既便于运输、施工人员搬运和易于砌筑,又增加 的井壁墙的牢固和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包括一个内表面(1)、一个外表面(2)、一对端表面(3、4)、一个上接触面(5)和一个下接触面(6),所述接触面(5、6)中至少一个接触面具有凹入的凹槽(7),在与设有凹槽(7)的接触面(5、6)相对的所述接触面(5、6)上设置有与凹槽(7)相对应的凸台(8),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至少与相邻层砌块上的所述凹槽(7)一起使相邻层的所述砌块对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1)为圆柱形弧面,所述外表面(2)为与内表面(1)同轴的直棱体侧面的一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棱体为正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表面(2)包含两个 棱,将外表面(2)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的面积为两端之和,使外表面(2)的面积为正棱体 的两个棱面的面积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表面(2)的两边端 面的面积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触面(5) 上邻近所述内表面(1)、外表面(2)位置分别设有弧形凸缘(9),所述弧形凸缘(9)以内表 面(1)的轴线为圆心,凸缘(9)的顶部为一个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表面(3、 4)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相邻井壁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井壁墙的砌块,包括一个内表面(1)、一个外表面(2)、一对端表面(3、4)、一个上接触面(5)和一个下接触面(6),所述接触面(5、6)中至少一个接触面具有凹入的凹槽(7),在与设有凹槽(7)的接触面(5、6)相对的所述接触面(5、6)上设置有与凹槽(7)相对应的凸台(8),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至少与相邻层砌块上的所述凹槽(7)一起使相邻层的所述砌块对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1)为圆柱形弧面,所述外表面(2)为与内表面(1)同轴的直棱体侧面的一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鸿
申请(专利权)人:苏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