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33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生药材制备成:炙黄芪、制附子、党参、麻黄、细辛、地龙、鹅不食草,其生药材配伍是:炙黄芪5-40g、制附子2-15g、党参5-40g、麻黄2-20g、细辛1-10g、地龙2-20g、鹅不食草2-20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常年反复发作的患者,疗效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变态反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因吸入外界变应原而导致鼻粘膜发生I型变态反应为主的非感染性炎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发病与社会高开放程度和经济高水平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平均为10-20%,美国每年有5000万患者,是5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初步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人患本病,其长年发作者有69.5%合并哮喘,并随经济快速发展本病呈明显增多趋势。目前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主要采取非特异性药物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两种方法。非特异疗法中的抗组织胺药、减充血药、抗胆碱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和糖皮质激素等五类药物,虽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病人急性症状,但不能改善其过敏体质和中和变应原,致使病人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特异性免疫治疗虽是一种根本办法,但存在脱敏机制尚不很清楚,完全脱敏性差,变应原难以确认,同一个体对多种变应原均发生反应,两年以上的减敏注射患者难以坚持或接受等问题。且许多新药价格昂贵,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难以广泛推广使用。祖国医学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它除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外,还有简便、经济、副反应少或无等优势。因此,用现代科学手段对这些经验加以系统的归纳整理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既可快速控制本病急性发作的症状,又能针对缓解期或非发作期起到免疫调节或增强作用,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争取根治的中药新药,对本病的防治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商品名称暂定为鼻敏康。我们自1998年以来开展了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文献、病理机制和中药新药方面的深入研究。文献研究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鼽嚏”范围,但大多数古代文献多将本病与“鼻炎”或“鼻窦炎”相混淆,未能区别;在病机上或重肺,或重脾,很少顾肾;临床用药多以疏风固表通窍的方药为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本病尤其是对常年反复发作患者的治疗效果。新药研究确定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是由炙黄芪、制附子、党参、麻黄、细辛、地龙、鹅不食草配制成,其生药材配伍是炙黄芪5——40g、制附子2——15g、党参5——40g、麻黄2——20g、细辛1——10g、地龙2——20g、鹅不食草2——20g。功效主治温肾补脾,益肺通窍。主治正虚邪侵引起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临床表现为鼻痒、鼻塞、流清涕、喷嚏或同时伴有哮喘、荨麻疹等。用法口服,一日3次。用量每次服用1.2——4g。方解炙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为补气要药,与党参合用,为党参黄芪汤,其补气作用更强;与附子同用为芪附汤,可助阳益气,常用于气虚阳衰,肺肾虚寒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可显著抑制组胺,对I型超敏反应有显著治疗作用。制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温肾助阳,温中暖肺。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制附子有明显的抗变态反应作用。党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补脾益肺,能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善治脾肺气虚诸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党参有较强的抗变态反应作用。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能开腠发汗,以解外来之风寒。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麻黄碱对组胺引起的搔痒有明显的止痒作用,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减少内皮细胞损伤等药理作用。细辛辛、温,归肺、肾经,既能发散在表之风寒,又能祛除在里之寒邪,且能温肺散寒以化饮,为治疗鼻鼽之要药。现药理研究证明细辛的水或乙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地龙咸、寒,归肺、脾、肝经,息风活络,平喘止痒,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鹅不食草辛、微温,归肺经,祛风散寒,通鼻塞,落息肉,善治鼻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鹅不食草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及较好抗感染作用。诸药合用,既能补肺、脾、肾三脏之虚损,又能祛除风寒之外邪,使正气安而邪气祛,则鼻鼽自愈。依据上述方解可知,我们专利技术的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新药,优选采用的药材配伍是科学的,有效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显示该方可使豚鼠鼻炎症状好转,血清总IgE和P物质降低,红细胞C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花环率升高(p<0.05)。中药与西药比较研究以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长效组胺H1受体拮抗剂——息斯敏为对照药,观察了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对变应性大鼠鼻炎的药理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和市售的“息斯敏”在改善变应性鼻炎大鼠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提高影响机体免疫水平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降低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方面,“鼻敏康”明显优于“息斯敏”(p<0.05)。临床验证研究用我们专利技术的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鼻敏康”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12-55岁,病程1-5年。血清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结果,68例患者的鼻痒、鼻塞、喷嚏、清涕症状完全消失,最快者1-3天。血清总IgE恢复正常者64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者66例;对其中36例患者经半年随访均未见复发。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的一种生产工艺方法为按配伍需要取炙黄芪50-400g、党参50-400g、麻黄20-200g,将党参、炙黄芪、麻黄用50-80%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第一次加乙醇4-10倍,提取1-4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10倍,提取1-3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1.20(55-60℃)的清膏;细辛10-100g、鹅不食草20-200g,加水5-15倍量,水蒸气蒸馏2-5小时,用挥发油提取器收集挥发油,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制备成β-环糊精包结物,并粉碎成细粉;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滤液另器收集备用;制附子20-150g、地龙20-200g加水5-12倍量,煎煮1-4小时,过滤,滤渣与党参、炙黄芪、麻黄、细辛、鹅不食草渣合并,加水5-12倍量,煎煮1-4小时,合并滤液与细辛、鹅不食草蒸馏后的水溶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20(55-60℃)的清膏,与上述党参、炙黄芪、麻黄清膏混合,用喷雾干燥器喷雾干燥(入口温度140-160℃),得干燥物与β-环糊精包结物混合、制粒、压片、包衣。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常年反复发作的患者,疗效更加明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是由炙黄芪10g、制附子2g、党参5g、麻黄2g、细辛1g、地龙5g、鹅不食草5g配制成。实施例二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是由炙黄芪30g、制附子6g、党参15g、麻黄7.5g、细辛3g、地龙6g、鹅不食草7.5g配制成。实施例三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是由炙黄芪35g、制附子10g、党参15g、麻黄10g、细辛6g、地龙12g、鹅不食草10g配制成。实施例四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的一种生产工艺方法是按配伍需要取炙黄芪300g、党参200g、麻黄100g,将党参、炙黄芪、麻黄用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治疗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生药材制备成:炙黄芪、制附子、党参、麻黄、细辛、地龙、鹅不食草,其生药材配伍是:炙黄芪5-40g、制附子2-15g、党参5-40g、麻黄2-20g、细辛1-10g、地龙2-20g、鹅不食草2-2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庆增孙科峰张立德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