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6798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是由生药材菊花、薄荷、防风、细辛、栀子、葛根、黄连、黄芩、丹参、川芎、黄芪、茵陈、羌活、白术配制成,其配伍是:菊花0.1~1.5kg、薄荷0.1~1kg、防风0.1~1kg、细辛0.01~0.1kg、栀子0.1~1kg、葛根0.1~2kg、黄连0.1~1kg、黄芩0.1~1kg、丹参0.1~1kg、川芎0.1~1kg、黄芪0.1~2kg、茵陈0.1~1.5kg、羌活0.1~1g、白术0.1~1k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具有活血祛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恢复鼻粘膜正常生理功能,达到快速治疗慢性鼻炎的作用,且无毒付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治疗慢性鼻炎方法较多,但疗效各异,过去以抗生素为主,包括全身和局部用药,还有局部封闭、冷冻、激光、鼻甲部分切除等手术疗法,对患者损伤较大,有一定的痛苦,患者往往不易接受。此外,还有藿胆丸、千柏鼻炎片等中药。这些中药治疗慢性鼻炎以往多以开窍通气、散结除涕为主,以中药抑菌方法进行探讨,疗效可重复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升发清阳、泄热荡浊、健脾利湿基础上,运用活血祛瘀药物改善局部血循环状况,消除瘀血水肿,恢复鼻粘膜正常生理功能,重用补气药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慢性鼻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是由菊花、薄荷、防风、细辛、栀子、葛根、黄连、黄芩、丹参、川芎、黄芪、茵陈、羌活、白术配制成,其配伍是菊花0.1~1.5kg、薄荷0.1~1kg、防风0.1~1kg、细辛0.01~0.1kg、栀子0.1~1kg、葛根0.1~2kg、黄连0.1~1kg、黄芩0.1~1kg、丹参0.1~1kg、川芎0.1~1kg、黄芪0.1~2kg、茵陈0.1~1.5kg、羌活0.1~1kg、白术0.1~1kg。服用方法每日口服量4粒/次,3次/日,15天为一疗程。方解菊花—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薄荷—疏风散热,辟秽解毒薄荷醇可治疗头痛、神经痛等症,对呼吸道炎症有治疗作用。防风—发表祛风,胜湿止痛镇痛作用;抗菌作用;解热作用。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局部麻醉作用;解热镇痛作用;抑菌作用。栀子—清热,泻火,凉血镇静,降压作用。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截痉作用;解热及雌激素样作用。黄连—泻火,燥湿,止泻,杀虫抗微生物作用及抗原虫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抗炎抗变态反应;抗微生物作用,有较广的抗菌谱;解热作用;降血脂作用;镇静作用。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降血脂作用;抗菌作用。川芎—行气开郁,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抗菌作用。黄芪—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强壮作用。茵陈—清热利湿解热及抗微生物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有强壮、利尿、降血糖、抗血凝作用,并能保护肝脏。根据上述方解证明本专利技术用药科学,治疗慢性鼻炎是有效的,我院又对该药作了临床治疗和动物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对慢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的诊断依据1.以长期持续鼻塞,或间歇性、交替性鼻塞,鼻涕量多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头昏、记忆力下降、失眠、耳鸣、耳内闭塞感等症。2.病程较长,疲劳、感寒后症状加重。易并发耳胀、耳闭。3.鼻腔检查粘膜充血,呈红色或暗红色,鼻粘膜肿胀以下鼻甲为主。4.应与鼻鼽、鼻渊相鉴别。疗效评定标准治愈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鼻腔检查正常。好转鼻塞、流涕等症状减轻,局部体征明显改善。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治疗慢性鼻炎患者50例,其中治愈17例,占34%;好转25例,占45%;无效8例,占16%,有效率为84%。动物实验实验选用体重120~160例,月龄4~6周,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造模,成功后,选用藿胆丸作对照组,对照组每日以藿胆丸悬浊液3ml灌胃日一次,治疗组每日以其悬浊液3ml灌胃日一次,连续进行15天,进行观察各项指标。治疗组可使慢性鼻炎大鼠红细胞受体花环增多,提高免疫力,优于藿胆丸;治疗组可使慢性鼻炎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优于藿胆丸;切片观察,治疗组可改善慢性鼻炎大鼠鼻粘膜组织形态,优于藿胆丸。统计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统计。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的生产方法1、取葛根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备用;2、按配料比取防风、菊花、薄荷、细辛,放入提取罐中,蒸煮提取2-6小时100℃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的水溶液过滤,所得滤液备用;将过滤所得药渣与按配料比取的栀子、黄连、黄芩、丹参、川芎、黄芪、茵陈、羌活、白术合并,加水煎煮2~4次,第一次加水10~20倍量,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水8~10倍量,煎煮0.5~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提取挥发油的水溶液合并,在三效浓缩器内减压-0.54~-1,在70~9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1.16,放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80%,静置12~14小时,滤过,滤液用真空罐减压回收乙醇,在-2~-3大气压、温度65~75℃回收乙醇至尽,得清膏,在60~70℃条件下真空干燥器烘干,粉碎,按配料比加入葛根的细粉和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喷入挥发油的乙醇溶液,装入胶囊,压铝塑,Co60照射灭菌,即得。鉴别取上述胶囊两粒,内容物装入索氏提取器中加醋酸乙酯15~25ml,回流提取0.3~0.6小时,弃去醋酸乙酯液,再加入甲醇15~25ml回流提取0.5~1.5小时,提取液回收甲醇,残渣加甲醇0.5~1.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葛根素、盐酸小檗碱、黄芩甙加甲醇分别制成每0.5~1.5ml含0.8~1.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3个对照品溶液各3μl,分别点子同一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100~110℃活化0.3~0.6小时),点成条状,以氯仿-甲醇-水(5~8∶1.8~2.8∶0.1~0.5)为展开剂,展开8cm,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盐酸小檗碱、葛根素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然后喷以5%的三氯化铁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甙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具有活血祛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水肿,恢复鼻粘膜正常生理功能,达到快速治疗慢性鼻炎的作用,且无毒付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是由菊花0.2g、薄荷0.15g、防风0.2g、细辛0.05g、栀子0.2g、葛根0.15g、黄连0.1g、黄芩0.15g、丹参0.2g、川芎0.15g、黄芪0.3g、茵陈0.15g、羌活0.1g、白术0.1g配制成。实施例二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是由中药材菊花0.3kg、薄荷0.3kg、防风0.3kg、细辛0.03kg、栀子0.3kg、葛根0.35kg、黄连0.3kg、黄芩0.3kg、丹参0.3kg、川芎0.3kg、黄芪0.5kg、茵陈0.35kg、羌活0.3kg、白术0.3kg配制成。实施例三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是由中药材菊花0.25kg、薄荷0.20kg、防风0.20kg、细辛0.03kg、栀子0.20kg、葛根0.30kg、黄连0.30kg、黄芩0.30kg、丹参0.30kg、川芎0.30kg、黄芪0.50kg、茵陈0.35kg、羌活0.30kg、白术30kg配制成。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的生产方法是1、取葛根0.35kg粉成细粉,过120目筛,备用;2、取防风0.3kg、菊花0.3kg、薄荷0.3kg、细辛0.03kg四味提取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生药材菊花、薄荷、防风、细辛、栀子、葛根、黄连、黄芩、丹参、川芎、黄芪、茵陈、羌活、白术配制成,其配伍是:菊花0.1~1.5kg、薄荷0.1~1kg、防风0.1~1kg、细辛0.01~0.1kg、栀子0.1~1kg、葛根0.1~2kg、黄连0.1~1kg、黄芩0.1~1kg、丹参0.1~1kg、川芎0.1~1kg、黄芪0.1~2kg、茵陈0.1~1.5kg、羌活0.1~1kg、白术0.1~1k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