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学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79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是以苍耳子、辛荑花、川芎、血竭、石囱砂、黄连、丹参、皂刺、香油为原料,按一定的重量份配制而成,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7.8%,解除痔瘘所致的症状迅速,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纯中药制作而成的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
技术介绍
慢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些问题甚至直到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对此,中医一般认为,导致慢性鼻炎的发病的原因为肺胃蕴热,湿毒上扰,西医则认为该病多数是急性鼻炎(俗称伤风)反复发作的结果,少数则是有害的刺激性气体长期影响所致。对该病的治疗,中医临床上一般采用汤剂,因人辩证施治,采取不同的治则。但这种方法明显存在着治疗时间长,见效慢、治疗不方便等缺点。西医治疗该病一般首先采取抗生素治疗,在此方法无效时,则考虑手术或激光治疗,但这种方法又存在着毒副作用明显,花费高,痛苦大等缺点而不被大多数总者所认可接受。而使患者慢慢失去了治疗的信心,由于病症不能及时治愈,而使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使用方便的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慢性鼻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制作而成苍耳子10-20g、辛荑花15-20g、川芎10-15g、血竭10-20g、石囱砂15-20g、黄连10-15g、丹参10-20g、皂刺10-15g。以上诸药物洗净晾干后,共研细末过120目细筛,加香油适量熬制成膏,装瓶密封备用。适应病症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伴下鼻甲肥大者。使用方法患者端坐位,头向后仰,鼻孔与地平面平行,先用特制的契形棉棒,沾取2%的丁卡因溶液,滴2---3滴付肾素,插入鼻孔,插入后尾部上抬,向患侧耳垂直向插入6-8厘米,儿童也要插入4---6厘米,停留15分钟拔出,再将抹鼻炎特效膏的棉棒按上法插入鼻孔,再停留15分钟拔出,这时肿大的下鼻甲已经消失,第三次将抹有红霉素软膏的棉棒插入鼻孔停留1小时,然后再将棉棒取出,整个操作过程90分钟。术中术后注意事项1、抹药时,应当注意药膏的浓度、抹药的厚薄、药膏是否对准下鼻甲以及棉棒的长短、棉棒的粗细,直接影”向治疗效果。2、要严格撑握两个15分钟,一个1小时。3、绝对不准把棉棒药膏一侧对准鼻中隔,以免引起大出血。4、术后一周内有多涕现象,一周后逐渐减轻。5、术后应用棉签沾红霉素软膏涂抹下鼻甲处,防止干燥,早晚各一次,如1个月结痂不脱落,有异臭者,可以用枪状镊子夹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方案后,具有下临床效果;1、治疗慢性鼻炎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7.5%。2、治疗时间短,一般一次治愈,少数病程长,病因复杂者,也仅需两次。3、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苍耳子味苦性辛温,入肺脾经,具有散风除湿,宣肺通窍的作用;辛荑花辛温香散,入肺经,具有散风解表,宣肺通鼻的作用,为治鼻炎渊清药;川芎性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其辛温香窜,走而能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内,为血中之气药,具有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的作用,为治头痛的要药。血竭味微甘,成,性平,入心肝经血,外敷可止血生肌敛疮,为外科伤科常用要药。石囱砂味苦,性寒,入心胃肝经,能泻肝胆之实水,燥肠胃积滞之湿热,并具有解毒医疮的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与活血解毒药配伍,常用于痛疮肿痛的治疗。丹参辛散温通,能攻走血脉,直达病所,攻散之力较强,具有消肿托毒,排毒之功,为外科常用之药。诸药合用,具有消肿泻热,利湿解毒的作用,同时再配以特型棉棒的压迫挤压,使肿大的下鼻甲萎缩消失,结痂脱落,使阻寒的鼻腔重新通畅,窦口开放,超到流水不腐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慢性鼻炎的目的。为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于1999-2002年在山东省阳谷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如下临床实验一、基本情况统计资料500例,男286例、女214例,最大74岁、最小4,左52例,右38例双侧410例,伴过敏性鼻炎10例。伴副鼻窦炎124例,伴过敏体质1例,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三联症1例。二、疗效分析笔者在治疗患者500例中,一次治愈466例,占93.2%,二次治愈23例占4.6%,总治治愈率97.8%。综上所述,该药不亏为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的良法妙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配制而成:苍耳子10-20g、辛荑花15-20g、川芎10-15g、血竭10-20g、石囱砂15-20g、黄连10-15g、丹参10-20g、皂刺10-1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配制而成苍耳子10-20g、辛荑花15-20g、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安
申请(专利权)人:王学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