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误差校正方法、设备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101841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设备和系统,涉及红外线轴温探测技术领域,能够快速、及时地修正测温误差,准确地校准探头的测温精度,提高探测数据的准确率,改善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性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包括:获取探测站发送的测温对象的测温数据;确认所述测温数据所对应的测温方式的类型;根据所述测温方式的类型和所述测温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测温数据的校正数据;利用所述校正数据按照预定数据协议生成下传数据报文;将所述下传数据报文发送至探测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线轴温探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设备 和系统。
技术介绍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是发现车辆热轴、防止热切轴,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设 施,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保障。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通常由红外线探测站、路局监测中心和复示站等部分构成。 探测站包括轨边设备和室内设备,并通过安装在钢轨两侧的红外探头完成对运行列车轴 温、轴距、速度等信息的自动检测,得到检测数据。路局监测中心接收来自红外线探测站的 检测数据,对探测站网络进行管理,结合对列车的智能跟踪,完成对高温轴等的预报工作。现有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至少存在如下不足探头是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在一条上千公里的线路上可以设置上 百个探头,当探头的性能参数出现误差时,会对测温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当探头的性 能参数出现误差时,需要人员赶到探测站现场手工进行修正。而为了保证人员安全和列车 的运行,必须先进行人员和时间的调度,以使特定的人员在安全的时间段内修正探头性能 参数,现有的方案通常无法及时地修正测温误差。并且,随着当前铁路运输的不断提速,由人员进行现场检修作业越发地不便,而由 于探头所处的环境通常较为恶劣,数量又较多,探头的性能参数出现误差的现象时有发生, 现有的方案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中及时修正测温误差的需求,造成了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得 到的探测数据准确率偏低,系统性能较差,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设备和系统,能够快速、及时地修正 测温误差,准确地校准探头的测温精度,提高探测数据的准确率,改善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 的性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包括获取探测站发送的测温对象的测温数据;确认所述测温数据所对应的测温方式的类型;根据所述测温方式的类型和所述测温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测温数据的校正数据;利用所述校正数据按照预定数据协议生成下传数据报文;将所述下传数据报文发送至探测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温误差校正设备,包括测温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探测站发送的测温对象的测温数据;测温类型确认单元,用于确认所述测温数据所对应的测温方式的类型;校正数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温方式的类型和所述测温数据计算得到所述 测温数据的校正数据;报文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校正数据按照预定数据协议生成下传数据报文;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下传数据报文发送至探测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温误差校正系统,包括探测站和上述的测温误差校 正设备。由上述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端获取探测站的测温数 据,计算该测温数据的校正数据,以及按照预定的数据协议生成下传数据报文并发送至探 测站,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ice,C/幻模式特性的测温误差 校正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由人员在探测站现场修正测温误差所带来的问题。本发 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显著减少了到探测站现场处理问题所带来的人力、物力投入,能够快 速、及时地修正测温误差,准确地校准探头的测温精度,提高了探测数据的准确率,改善了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性能,保证了铁路运输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 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参见图1,所述方法包括11 获取探测站发送的测温对象的测温数据;12 确认所述测温数据所对应的测温方式的类型;13:根据所述测温方式的类型和所述测温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测温数据的校正数 据;14 利用所述校正数据按照预定数据协议生成下传数据报文;15 将所述下传数据报文发送至探测站。上述步骤11至15可以由控制端一侧的相关设备完成。例如,上述步骤可以由红 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中路局监测中心或复示站中的服务器实现。进一步的,当将上述下传数据报文发送至探测站时,考虑到探测站主机会将下传 的校正数据累加在原来的校正数据上,所以在两次下传过程之间可以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从而减轻了探测站侧的数据处理负担,保证了误差校正的正常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端获取探测站的测温数据,计算该测 温数据的校正数据,以及按照预定的数据协议生成下传数据报文并发送至探测站,提供了 一种新型的具有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ice,C/幻模式特性的测温误差校正方案,解 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由人员在探测站现场修正测温误差所带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显著减少了到探测站现场处理问题所带来的人力、物力投入,能够快速、及时地修正 测温误差,准确地校准探头的测温精度,提高了探测数据的准确率,改善了红外线轴温探测 系统的性能,保证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测温误差校正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以采用设置在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中路局监测中心或复示站中的服务器进行测温误差 校正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如下处理11 服务器获取探测站发送的测温对象的测温数据。可以通过下述的至少一种方式获取探测站发送的测温对象的测温数据方式一、接收探测站发送的描述测温对象的完整信息,从所述完整信息中提取得 到所需的所述测温数据。上述完整信息可以为现有系统中探测站获取到的列车数据或过 车数据,该数据记载或者指示了车辆的行驶路线、上下行方向、车号、车辆类型(如客车、货 车)、轴温、轴距、轴速、测温方式的类型等所有相关信息,这些完整地描述了系统所能获得 的车辆的所有状态,而测温数据是包含在该完整信息中的一部分信息。方式二、直接接收探测站发送的测温数据。探测站也可以对自身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若当前仅仅需要进行测温误差 校正,则探测站可以仅仅将测温数据发送给服务器,从而减轻了数据传输的负担,加快了数 据传输的速度。12 确认所述测温数据所对应的测温方式的类型。不同的探测站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测温方式。在此,主要以测温方式的类型为第 二代热轴检测系统(Hot Box DetectionSystem, HBDS-II)(简称为二型机)或第三代热轴 检测系统(HotBox Detection System,HBDS-III)(简称为三型机)两种情况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也可以应用在采用其他类型测温方式的红外线轴温探 测系统中。对不同类型测温系统的误差校正方法通常不相同,而实际场景中探测站之间也经 常会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温误差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探测站发送的测温对象的测温数据;确认所述测温数据所对应的测温方式的类型;根据所述测温方式的类型和所述测温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测温数据的校正数据;利用所述校正数据按照预定数据协议生成下传数据报文;将所述下传数据报文发送至探测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勤殷延超公茂财孙庆王新华张益关亮毕方勇田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拓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