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惠云专利>正文

治疗小儿胃炎之脾胃不和证的小儿闰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962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闰土颗粒处方及其制备方法,该颗粒利用下述比例的各组分中药制得:人参250~320份;白术(炒)160~220份;茯苓160~220份;陈皮200~270份;香附200~270份;麦芽(炒)200~270份;山楂(焦)200~270份;砂仁200~270份;甘草100~180份。白术(炒)、陈皮、香附、砂仁粉碎成粗粉,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茯苓、麦芽(炒)、山楂(焦)、甘草加水煎煮,滤过,滤液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成清膏。人参粉碎成粗粉,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与茯苓等提取清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粉。挥发油以β-环状糊精包封,低温干燥,粉碎,与上述浸膏粉混匀。加入适量的蔗糖粉与糊精混合物,干法制粒,即得。(*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小儿闰土颗粒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小儿胃炎是指由于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有害因子作用于人体,引起胃粘膜发生炎症性改变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在这里主要是指慢性小儿胃炎。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应激因素、药物性胃炎、蛋白过敏、感染等。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无力、消瘦等为主。病理改变以胃粘膜浅表性损害为主,治疗方面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给予粘膜保护剂,组织胺H2受体阻滞剂、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等。近十年来中医学界对小儿胃炎的研究报道较少,可能因学科的限制,使得对其的研究相比内科及其他临床学科的疾病要少得多。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针对治疗方药的研究。小儿临床用药仍以灌肠和口服汤剂为主,这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近年来的报道中虽已出现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但为数尚少,且均为原粉末制剂,服用量大,生物利用率低。若提取复方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或以浸膏粉为原料则可大大减少服用量。考虑到这些方面,制剂研究和改进成为小儿胃炎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处方是全国名老中医张珍玉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闰土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的中草药为原料制得:人参、白术(炒)、茯苓、陈皮、香附、麦芽(炒)、山楂(焦)、砂仁、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云乔明琦
申请(专利权)人:张惠云乔明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