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鸿龙专利>正文

丹毒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962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丹毒清颗粒处方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下述比例的各组分中药制得:连翘450~550份;金银花600~700份;栀子300~360份;当归450~550份;薏苡仁(炒)450~550份;牡丹皮450~550份;郁金300~360份;甘草120~200份。连翘、金银花、当归、郁金加水回流提取挥发油并用β-环状糊精包结。牡丹皮加水加热回收馏分,冷藏析晶,滤过。上述两种药渣与甘草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清膏,醇沉,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栀子加乙醇煎煮,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薏苡仁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清膏制成颗粒,加入挥发油包结物、丹皮酚及适量甜菊糖苷,混合制成颗粒,分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丹毒清颗粒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丹毒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其特点是局限性红肿,界限明显,扩展迅速,很少化脓,以颜面及下肢多发,常伴有发冷、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西医学近年虽已明确了病原菌为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但对于丹毒的治疗还是主要以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等)为主,因此其治疗尚不能令人满意,远期根治率不理想且副反应较多,抗生素的大量滥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辨证论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治疗大法,根据“上风下湿中气火”的致病特点,依据发病部位制定治疗原则,治上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治中用清肝泄火,治下用通脉利湿的治疗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而且,目前针对与丹毒治疗的中成药新药尚未见上市。本制剂处方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珍玉教授在借鉴前人方药基础上,依据50余年临床诊治经验而拟定,该处方融入张珍玉教授对主治病证和治疗方药的独特见解。以该方治疗该病证临床疗效显著、可靠。但该处方也仅仅适用于临床治疗,未在此处方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成型的制剂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丹毒清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的中草药为原料制得:连翘、金银花、栀子、当归、薏苡仁(炒)、牡丹皮、郁金、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龙
申请(专利权)人:朱鸿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