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方中药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959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方中药,由葛根、桂枝、茯苓、赤芍、牡丹皮、桃仁、莪术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妇科雌激素生长依赖性疾病疾病复方中药及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方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需要机体维持相当程度的雌激素水平,是一种雌激素生长依赖性疾病,只发生在育龄期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上述疾病不再发展,逐渐消退。因此,使用抑制雌激素生物效应的药物有助于抑制这两种疾病的发展。中药葛根含有葛根异黄酮,具有与雌激素类似的母核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结合,但是它产生的雌激素生物效应很微弱,只有17羟β雌二醇生物效应的1/1000至1/10000。因此,根据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葛根异黄酮在发挥生物效应时,可以表现为类雌激素活性,也可以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对于雌激素水平高的育龄期妇女,葛根异黄酮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降低体内分泌雌激素的生物效应。桂枝茯苓丸来源于《金匾要略》,由桂枝、茯苓、赤芍、牡丹皮和桃仁各等份构成,具有活血化淤、抗炎、抗肿瘤的效果。根据该中药复方制成的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近年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一定疗效。近年来使用抗孕激素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显示出一定疗效,提示孕激素与这两种疾病有关。近年来还证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莪术属于破血消瘕类中药,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和抗孕激素的作用。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证明,桂枝茯苓丸和莪术均有抑制子宫肌瘤和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的作用,而且,在桂枝茯苓丸的基础上加味莪术,可以增加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使用从葛根提取的葛根异黄酮或大豆提取的大豆异黄酮造成的低雌激素生物效应的环境中,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增加,并且诱导了子宫肌瘤细胞和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所以,在使用具有抑制雌激素生物效应的中药破坏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长环境的基础上,配合促使它们凋亡的中药,就可以使这两种疾病的病理组织细胞逐渐凋亡、消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专利技术人进行的实验证明,联合使用抑制雌激素生物效应的中药和活血化淤、破血消瘕、调节免疫、抗肿瘤、诱导细胞凋亡的中药,对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高于单用任何一类中药的疗效。因为乳腺小叶增生等乳腺良性包块也属于雌激素生长依赖性疾病,所以专利技术人推论,本专利技术的复方中药对乳腺良性包块也有较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复方中药的配方为抑制雌激素生物效应的中药(或中药提取的抗雌激素生物效应的异黄酮)与诱导细胞凋亡的中药的复方,具有破血消瘕、活血化淤、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肿瘤、抑制雌激素生物效应、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达到协同治疗、提高疗效的目的。根据专利技术人的实验,得出对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的复方中药由下述中药组成葛根、茯苓、桂枝、芍药、牡丹皮、桃仁、莪术。在该复方中药的配方中,葛根可以用大豆替换,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使用茯苓、桂枝、芍药、牡丹皮、桃仁、莪术的中药制剂中加入与葛根的有效成分葛根异黄酮等效的大豆异黄酮。同样的原理和方法,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等效的异黄酮(例如红花苜宿异黄酮)。在该复方中药中,这些中药的用量比例按重量的份数计算,葛根可为5-30份、茯苓可为2-20份、桂枝可为2-20份、赤芍可为2-20份、牡丹皮可为2-20份、桃仁2-20份、莪术2-20份。而较适宜的用量比例,葛根可为10-20份、茯苓可为5-15份、桂枝可为5-15份、赤芍可为5-15份、牡丹皮可为5-15份、桃仁5-15份、莪术5-15份。而最适宜的用量比例,葛根15份、茯苓10份、桂枝10份、赤芍10份、牡丹皮10份、桃仁10份、莪术10份。将上述中药按用量比例称取,粉碎成粗粉。将桂枝、桃仁和莪术粗粉混合,置于中间有不锈钢网的提取罐内,加入6倍量的水,浸泡过夜,罐外安装冷凝器,其后接挥发油接收器,该接收器通过底部的不锈钢管与提取罐形成回流系统(TNG-100型多功能提取浓缩装置,成都永泰制药机械厂)。加热至沸点,在约0.4kg压力下回流8小时,收集油层即得,收率0.5%。然后在该提取罐中加入其它中药粗粉与残渣混合,补加水和乙醇,使成十倍于药材量的60%乙醇水溶液,在70℃温度下动态提取60分钟,重复提取,共三次。将三次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成棕色粉末,收率15.6%。根据药物制剂的制备原则,以及临床使用原则,将该复方中药的两类提取物混合,加入一定比例的药用辅料,可以制成临床使用的胶囊、包衣片剂、颗粒剂等口服制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葛根提取物、桂枝茯苓丸复方提取物、莪术提取物以及这三种提取物的再复方对培养中人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的影响1、材料(1)试剂DMETM培养液(Gibco Brl)、胶原酶I型(Sigma Co.)、胎牛血清(FBS)、青霉素、链霉素(Life Technologies Co.)、溴化四唑蓝(MTT)(Fluka ChemieAG.)、DMSO(Amers Co.)(2)器材CO2培养箱(Shimatsu Co.),酶标仪(Sorin Co.),流式细胞仪(EPICSl型,Coulter Co.)2、方法手术取得的子宫肌瘤组织,用PBS洗净,剪碎,置含800u/ml胶原酶的DMEM培养液中在37℃下孵育4h,其间吹打4次。消化结束后在1000RPM下离心5min,收集肌瘤细胞,用含1%抗生素的DMEM培养液洗涤3次,锥虫蓝染色计数活细胞,以2×105细胞/ml的密度接种于24孔板,用含10%FBS(V/V)的DMEM在CO2培养120h,细胞长至50%以上密度时,分别加入5种药物提取物如下(1)桂枝、茯苓、赤芍、牡丹皮、桃仁复方提取物溶液(简称A液,后同)50μl。每1ml从5g生药材中按常规方法提取浓缩。(2)莪术提取物溶液(简称B液,后同)50μl。每1ml从1g生药材中按常规方法提取浓缩。(3)葛根提取物溶液(简称C液,后同)50μl。每1ml从1g生药材中按常规方法提取浓缩。(4)A+B液,50μl。桂枝、茯苓、赤芍、牡丹皮、桃仁、莪术复方提取物溶液。每1ml从6g生药材中按常规方法提取浓缩。(5)A+B+C液,50μl。桂枝、茯苓、赤芍、牡丹皮、桃仁、莪术、葛根复方提取物溶液。每1ml从7.5g生药材中按常规方法提取浓缩。(6)3%(w/v)大豆异黄酮溶液(简称D液,后同),50μl。(7)A+B+D液,50μl。桂枝、茯苓、赤芍、牡丹皮、桃仁、莪术复方提取物溶液。每1ml从6g生药材按常规方法提取浓缩,并加入大豆异黄酮使其浓度达到3%(w/v)。对照加50μl生理盐水,继续培养24小时,拍照后进行MTT检测。3、结果(1)MTT检测每孔加MTT(5mg/ml)100μl培养4h,弃培液后每孔加DMSO 1ml振荡5min,于490nm波长读数。结果见表1。表1 MTT法细胞染色OD值 (2)流式细胞仪测定采用和MTT法同样的细胞培养法,用碘化丙啶(PI)一步荧光插入法进行细胞核DNA染色,用200目尼龙网过滤后上机检测。结果见表2。表2培养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测定 结果发现,MTT法试验时,A+B+C液组OD值最低,A+B+D液组OD值与之接近,提示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