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9577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触控感测装置,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装置包含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分别沿第一方向与实质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以形成一感测阵列,使得每一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的每一第二触控电极沿着第一与第二方向中至少一方向相互缠结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感测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感测装置的触控感测器 的设计。
技术介绍
触控感测技术能够提供电子系统与使用者之间一自然界面,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 在多样化的领域中,举例而言,在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自动提款机(ATM)、游戏 机、医疗装置、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装置(LED)、等离子显示器(PDP)、电脑装置等 等,使用者可通过触控感测装置结合电子系统将想要的信息输入此电子系统或是操作此电 子系统。触控感测装置通常包含一控制器、一感测电路以及一结合多个触控感测器的触控 面板,其中感测电路具有多个感测器与一控制线网路,且控制线网路将上述触控感测器电 性连接到前述控制器。一般而言,至少有两种类型的触控感测器可用来侦测触控位置,一种是电阻式触 控感测器,另一种是电容式触控感测器;电阻式触控感测器包含了被一间隙分隔开的两层 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透明导电氧化物。当以充分的外力按压时,其中一导电层弯曲以接触另 一导电层,此触控点位置可被能够感测触控点电阻变化的控制器侦测到,且控制器会执行 与触控点相关的功能作为回应。电容式触控感测器典型上包含用来做触控侦测的传导层。 当手指触碰到感测器时可提供从传导层通过人体到地面的电容耦合路径,而触控点位置可 被用以测量触控位置上电容性耦接电气信号变化的控制器侦测出,因此控制器会执行与触 控位置相关的功能。电容式触控面板传统使用如图Ia所示的钻石结构电极,以及如图Ib所示的三角 形结构电极。三角形结构的触控面板是利用上下两个交叉的三角形分别与手指产生电容变 化来侦测出触控位置的坐标,但是因为线性度不佳,目前三角形结构已经鲜少用使用。就钻石结构的触控面板而言,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0与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20排 列成一感测阵列;钻石结构电极的宽度定义为感测单元的间距;如果要应用在大尺寸的面 板上,不是间距必须加大就是要增加感测单元的数量,但是间距不能无限制增加,因为手指 大小有限,若间距太大,手指无法同时触碰到两个以上的单元以形成有效的电容,以至于不 能利用两单元的电容变化来内插得到精细的坐标,所以一般感测单元的间距大约在4到6 厘米之间;另外,因为IC支持的通道数有限,所以感测单元的数量并不能无限制增加。因 此钻石结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大小通常设计在大约12英寸或是更小。若大小超过12英 寸,触控侦测上会因线性度不佳而无法应用在精确的坐标侦测。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触控感测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装置包含一基板、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个 第二触控电极。前述基板具有多个第一感测区与多个第二感测区,其中第一感测区与第二感测区排列在一阵列中;前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包 含多个第一感测垫,每一第一感测垫具有第一感测部分且第一互补部分,前述第一感测部 分配置在对应的第一感测区,且一第一互补部分配置于对应的第二感测区;前述第二触控 电极则沿着实质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以形成一感测阵列,每一第二触控 电极包含多个第二感测垫,每一第二感测垫具有一第二感测部分且一第二互补部分,前述 第二感测部分配置在对应的第二感测区,且第二互补部分配置于对应的第一感测区。在本 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互补部分与前述第二互补部分的形状包含三角形或菱形。每一第一触控电极与每一第二触控电极均由一导电的材料组成。每一第一触控电 极的第一感测垫彼此电性串联,且每一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感测垫彼此电性串联。在本发 明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触控电极与前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电性隔离。每一第一感测垫与每一第二感测垫完全相同或实质上相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 中,每一第一感测垫具有一多于四边的多边形外形,且每一第二感测垫也具有一多于四边 的多边形外形。前述第一感测垫与前述第二感测垫分别沿着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配置,致 使每一第一感测垫被四个第二感测垫包围,每一第二感测垫亦被四个第一感测垫包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感测垫的每一短边最接近于且正对每一第二感 测垫的一最短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感测垫更包含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分延伸到另一 邻近的第一感测垫,且每一第二感测垫更包含至少一第二延伸部分延伸到另一邻近的第二 感测垫。更近一步,每一第一感测垫包含至少一第一凹口以对应于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分,且 每一第二感测垫包含至少一第二凹口以对应于至少一第二延伸部分。前述第一感测垫与前述第二感测垫配置成每一第一感测垫与对应的每一第二感 测垫实质上相互互补,且沿着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缠结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感测垫与每一第二感测垫对称地沿着第一、第 二方向而形成,且具有一实质上相互互补的多边形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感测垫与每一这些第二感测垫实质上相同且 包含一星状结构,此星状结构具有一矩形本体与四矩形构体,每一矩形构体分别从矩形本 体对应的边突出,致使在配置时,每一第一感测垫与一对应的第二感测垫沿着第一方向与 第二方向相互缠结在一起。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更包含一触控感测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触控感测装置 包含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每一前述第一触控电极具有多个第一感测 垫,且每一前述第二触控电极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垫;每一第一触控电极与每一第二触控电 极分别沿第一方向以及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交替地排列以形成一感测阵 列,致使每一第一感测垫与对应的第二感测垫沿着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中至少一方向相互 缠结在一起。每一第一触控电极与每一第二触控电极均由一导电的材料组成,第一触控电极与 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电性隔离,每一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感测垫彼此电性串联,且每一第二 触控电极的第二感测垫彼此电性串联。每一第一感测垫与每一第二感测垫相同或实质上相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感测阵列具有一多于四边的多边形外形,且每一第二感测阵列具有一多于四边的多边形外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感测垫为一具有两等边三角形的六边形,此六 边形定向到致使两等边三角形其中一个的顶点相对于其中另一个的顶点,且两等边三角形 的底边部分重叠使得六边形具有四长边与两短边L2,这些长边均具有相同的第一长度Ll, 这些短边均具有相同的第二长度L2,其中每一这些短边分别与相邻的两该长边定义出一角 度α,每一第二感测垫包含具相同长度Jl的两最长边以及具相同长度J2的两最短边,其 中J2 < J1,且每一边平行于其对应的对边,其中每一最短边分别与相邻的两最长边定义出 的一角度β,其中α与β互补,且J1 = L1,J2 = L2。每一第一感测垫与每一第二感测垫 分别沿着第一方向与二方向配置,致使每一第一感测垫与对应的每一第二感测垫沿着第二 方向相互缠结在一起,且每一第一感测垫被四个第二感测垫包围,每一第二感测垫也被四 个第一感测垫包围。每一第一感测垫的每一短边最接近于并正对着每一第二感测垫的一短 边。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感测垫包含多个第一感测部分、至少一第一 互补部分与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分。前述第一感测部分形成一钻石状多边形;前述至少一第 一互补部分与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分沿着第一方向或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具有多个第一感测区与多个第二感测区,这些第一感测区与这些第二感测区排列在一阵列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着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每一这些第一触控电极包含多个第一感测垫,每一这些第一感测垫具有一第一感测部分与一第一互补部分,该第一感测部分配置在一对应的该第一感测区,且该第一互补部分配置于一对应的该第二感测区;以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着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以形成一感测阵列,每一这些第二触控电极包含多个第二感测垫,每一这些第二感测垫具有一第二感测部分与一第二互补部分,该第二感测部分配置在一对应的该第二感测区,且该第二互补部分配置于一对应的该第一感测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功杰周诗博李锡烈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