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隔离型可编程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523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多路隔离型可编程控制器,采用两个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从单片机通过光耦隔离芯片采集外围设备的状态并通过SPI接口反馈给主单片机,同时通过继电器控制外围设备,另外还提供两路非隔离型RS232接口。主单片机通过SPI接口与从单片机通信,另一方面通过串口取电加数字隔离器以及RS232电平转换芯片提供一路隔离型RS232串口、通过USB取电加数字隔离器以及USB转串口芯片提供一路隔离TTL串口,同时通过I/O口模拟串口协议提供六路虚拟RS232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成本低,设备使用方便,适合工程安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 及一种多路隔离型可编程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控制越来越多的采用PLC和工业计算机来完成原来必须人工现场干预 的工作,而且可以实现多点监测,集中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的可靠性。 工业计算机因具有可靠性高、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强、网络通讯功能强大以及能够执行比 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和其近乎无限制的存储容量、易于人机交互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复杂的工 业控制现场。但对于小范围的生产过程监测,并不需要处理器有太强的处理能力和极快的 处理速度,因此这种场合采用工业计算机就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工业计算机成本高昂,体积 较大,初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都较高。PLC在很多场合可以代替工业计算机,但是一般特 定型号的PLC所具有的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接口固定,不利于系统扩展,且相对于低端应 用场合,成本也不具有优势。因此,许多基于单片机的低成本方案在低端应用场合也被广泛 应用。但市面上已有的控制器大多存在以下缺陷1、现场的设备一般都通过RS232/485方 式与控制主机进行通信,但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脑已经没有串口功能,而 USB的便利和小型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市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隔离型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以主从单片作为控制核心,还包括16路光耦隔离输入以四个光耦隔离芯片实现、10路继电器输出以两个继电器驱动芯片实现、4路隔离型晶体管输出以一个光耦隔离芯片实现、两路非隔离型RS232接口以一个电平转换芯片实现、一路隔离型RS232串口以双通道数字隔离器串接电平转换芯片实现、一路隔离型TTL串口以双通道数字隔离器串接USB总线转接芯片实现、六路非隔离型虚拟RS232异步串行通信接口通过三个电平转换芯片实现;从单片机分别通过四个光耦隔离芯片采集外围设备的状态并通过SPI接口反馈给主单片机,同时分别通过两个继电器驱动芯片控制外围设备,另外还通过一个电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孙浩王保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