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9259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蓄电池化成装置包括主板、导电铅条和导电连杆,所述导电铅条包括主体部和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导电铅条的主体部上的导电面与极耳接触导电;所述导电连杆包括连杆和固定在连杆一端的圆环,所述导电铅条通过所述第二凸出部固定在主板内侧,所述导电连杆通过圆环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固定,所述导电连杆固定在主板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导电铅条和导电连杆接触面积大并且紧凑,极板极耳在重力作用下压在导电铅条的楔形导电面上,使得导电电流稳定性和强度较之以前有很大改善,有效的提高了极板化成质量,不易形成白花板。

Accumulator plate form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ttery formation device, battery device comprises a mainboard, conducting bar and a conductive connecting rod, the conducting bar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a first bulge and second bulge, the first bulge and second protrusions are arrang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body portion, wherein the conductive surface conducting bar on the body of the lug and the conductive conductive contact; the connecting rod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an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on the ring, the conducting bar is fixed on the motherboard inside through the second protruding part of the conductive rod is fixed by the ring and the first projecting part is fixed at outer side of the conductive board connecting rod. Battery formation device of conducting bar and conductive rod contact area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arge and compact plate lug under gravity pressure on the wedge conductive surface conducting bar on the conductive current stability and strength than before has greatly improve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lateformation, easy to form a whit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
技术介绍
极板化成是指利用化学和电化学反应使极板转化成具有电化学特性的正、负极板 的过程。极板化成是蓄电池极板制造的一道重要工序,其过程转化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 蓄电池的电性能。化成电流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极板质量影响很大。目前,国内铅酸蓄电池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直接用铅条将两个充电架的导电条焊 在一起。由于焊接水平和工艺的限制,焊缝之间的接触面积差异大,强度不可靠,接触不好, 充电接受能力差,致使化成结束时,相当部分的极板化成质量不好,容易形成白花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提高了蓄电池化 成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蓄电池化成装置包 括主板、导电铅条和导电连杆,所述导电铅条包括主体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 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导电铅条的主体部上的导 电面与极耳接触导电;所述导电连杆包括连杆和固定在连杆一端的圆环,所述导电铅条通 过所述第二凸出部固定在主板内侧,所述导电连杆通过圆环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固定,所述 导电连杆固定在主板的外侧。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为锥台,所述圆环为锥形环。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上的导电面为楔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出部为螺纹凸出。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出部的数量为两个。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内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导电铅条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设置导电铅条和导电连杆, 所述导电铅条包括主体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导电铅条的主体部上的导电面 与极耳接触导电,所述导电连杆包括连杆和固定在连杆一端的圆环,所述导电连杆通过圆 环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固定,导电铅条和导电连杆接触面积大并且紧凑,进一步,极板极耳在 重力作用下压在导电铅条的楔形导电面上,使得导电电流稳定性和强度较之以前有很大改 善,有效的提高了极板化成质量,不易形成白花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铅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连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蓄电池化成装置包括主板1、导电铅条2和导电连杆3,所述主板1内侧设置有固 定槽,所述导电铅条2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请参阅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铅条2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导电铅条 2包括主体部21和第一凸出部22和第二凸出部23,所述第一凸出部22和第二凸出部23 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导电铅条2的主体部21上的导电面与极耳接触 导电。所述导电铅条2通过所述第二凸出部23固定在主板1内侧的固定槽内。优选的,本 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第二凸出部23,第二凸出部23为螺纹凸出,所述主板上设置有通孔, 第二凸出部23穿过通孔使用螺母将导电铅条2固定在主板1上。图2中主体部21上的导电面为楔形,极板极耳在重力作用下与楔形导电面紧密接 触导电。当然并不局限于楔形,其他圆弧、平面也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类。请参阅图3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连杆3立体结构示意图,导电连杆3包 括连杆31和固定在连杆31 —端的圆环32,所述导电连杆3通过圆环32与第一凸出部22 固定,导电连杆3固定在主板1的外侧。安装时,导电连杆3从与导电铅条2相连的主板1 背后导出,比较方便。优选的,第一凸出部22为锥台,圆环32为锥形环,锥形环32套在锥台22上并焊 接。由于圆锥配合压紧后有效减小空隙,接触面积增大,结构紧凑,提高了充电电流的稳定 性和强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导电铅条和导电连杆接触面积大并且紧凑, 进一步,极板极耳在重力作用下压在导电铅条的楔形导电面上,使得导电电流稳定性和强 度较之以前有很大改善,有效的提高了化成质量,不易形成白花板。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 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包括主板(1)、导电铅条( 和导电连杆(3),其特征在 于,所述导电铅条( 包括主体部(21)、第一凸出部02)和第二凸出部(23),所述第一凸 出部0 和第二凸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导电铅条的 主体部上的导电面与极耳接触导电;所述导电连杆C3)包括连杆(31)和固定在连杆 (31) 一端的圆环(32),所述导电铅条(2)通过所述第二凸出部03)固定在主板(1)内侧, 所述导电连杆(3)通过圆环(32)与所述第一凸出部02)固定,所述导电连杆(3)固定在 主板(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02)为 锥台,所述圆环(32)为锥形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的导 电面为楔形、圆弧、平面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03)为 螺纹凸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 部03)的数量为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 内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导电铅条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蓄电池化成装置包括主板、导电铅条和导电连杆,所述导电铅条包括主体部和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导电铅条的主体部上的导电面与极耳接触导电;所述导电连杆包括连杆和固定在连杆一端的圆环,所述导电铅条通过所述第二凸出部固定在主板内侧,所述导电连杆通过圆环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固定,所述导电连杆固定在主板的外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导电铅条和导电连杆接触面积大并且紧凑,极板极耳在重力作用下压在导电铅条的楔形导电面上,使得导电电流稳定性和强度较之以前有很大改善,有效的提高了极板化成质量,不易形成白花板。文档编号H01M4/04GK102142535SQ20111006446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何广富, 陈朋 申请人: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极板化成装置,包括主板(1)、导电铅条(2)和导电连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铅条(2)包括主体部(21)、第一凸出部(22)和第二凸出部(23),所述第一凸出部(22)和第二凸出部(23)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导电铅条(2)的主体部(21)上的导电面与极耳接触导电;所述导电连杆(3)包括连杆(31)和固定在连杆(31)一端的圆环(32),所述导电铅条(2)通过所述第二凸出部(23)固定在主板(1)内侧,所述导电连杆(3)通过圆环(32)与所述第一凸出部(22)固定,所述导电连杆(3)固定在主板(1)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富陈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