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书闵专利>正文

用于一片伞面的伞骨伞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81010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一片伞面的伞骨伞面结构,其包括主伞骨及一片式伞面,该伞骨伞面结构以中棒为中心,沿着一片式伞面的纱线四方形框架的对角线方向、或者是纱线的经线方向、纬线方向形成基准线,所述主伞骨至少有四个,且所述主伞骨设置于基准线上,或者围绕该基准线对称设置;主伞骨的外端与伞面的外边缘连接在一起。以基准线为基础,设置主伞骨,能够将伞骨按照一片式伞面的结构形式进行有效地支撑,形成开伞后的弧形顶棚也就是伞型,收伞后伞骨及伞面能够进行有效地收拢。

For a piece of umbrella umbrella umbrella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umbrella umbrella umbrella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rib and an umbrella, the umbrella umbrella structure to stick as the center, along the diagonal direction, an umbrella surface yarn square frame or warp direction, yarn weft direction form the base line. The main frame is at least four, and the main rib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line, or around the base lin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outer edge of the main umbrella ribs are connected together. By the reference line as the foundation, set the main umbrella, umbrella can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e of a piece of umbrella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formation of arc ceiling, after opening the umbrella is the umbrella, umbrella rear umbrella and the umbrella surface can be effectively fol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伞骨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一片伞面的伞骨和伞面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伞面,通常是采用一快面料裁切缝合而成,如图1所示,即将面料裁切成三 角形A的结构,三角形A的边B内折然后进行缝接,形成一个整体的伞面。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多个三角形A的组合进行伞面的拼接,由两根伞骨夹持一片三 角形A制作为伞骨等形式的伞,但是这种结构伞面及伞骨的组装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人 工进行缝制,大大降低了伞的加工效率,究其因是因为这种伞面是由伞骨的结构导致的。对于直骨伞,伞骨是由长骨、短骨及尾骨构成,长骨铰接于上巢,短骨铰接于下巢, 短骨又支撑长骨,长骨的外端固定有尾骨,每个伞通常具有4 一 M套长骨、短骨及尾骨,伞 面除了固定于中棒外,不仅要固定在长骨上,还要固定于尾骨上,这就导致伞面必须缝制于 每套伞骨上,以避免伞面的脱落。同样,对于折伞,虽然有二折、三折、四折,乃至五折、六折的区分,但是伞骨至少包 括于上巢铰接的第一支骨、支撑骨、连杆及尾骨,这种结构通常具有4 一 10套伞骨结构,伞 面除了固定于中棒外,必须缝制于每套伞骨上,以避免伞面的脱落。由于雨伞撑开后,须形成一个弧形的顶棚,以避免积水,所以上述的现有伞骨结构 必须将伞面进行缝制拼接,形成伞面的弧形顶棚,因此,上述的伞骨结构是无法实现安装一 体化伞面的。为了能够制作一体化伞面,专利申请2007100746M. 9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 将伞骨的结构改良,利用尾骨分叉的方式,一套伞骨可具有两个尾骨,这样可以简化直骨伞 的伞骨结构,同时可使用一体化的伞面进行加工,提高了伞的加工效率。但是这种结构方式其缺点是只考虑了伞面与伞骨的衔接,而忽略了伞面的结构形 式,以至于导致伞骨在伞面的影响下变形,开伞及收伞伞骨长短不一形成的结构缺陷,不能 形成良好的伞型。如果要对上述缺陷进行克服,就必须采用弹性良好的伞面,这又会大大提供伞的 制作成本,而且伞面会产生其它问题,譬如不能过胶,难以进行印刷等等。同时,这种结构的一体化伞面,为了保证伞面的定位,还要对伞面和伞骨进行粘 结,众所周知,金属与布料的粘结,是难以粘结牢固的,而且在经常开伞、收伞的操作情况 下,粘结的牢固性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目前传统伞面仍然采用缝制的形式与伞骨结合的 原因;就单纯的细伞骨与伞面进行粘结,其粘结后仍然需要进一步固化才能有一定的粘结 牢度,因此,此种结构的伞仍然具有很多缺陷,难以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一片伞面的伞骨伞面结构,该结构具有足 够的强度对伞面进行支撑,保证伞骨结构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且能够形成良好的开伞伞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一片伞面的伞骨伞面结构,该结构可简化伞 骨结构及制作安装工艺,大大减少人工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一片伞面的伞骨伞面结构,该结构组装简 便,无须粘结即可实现伞的组装。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伞面所使用的布料都是经过机器编织形成的,因此所有的布 料都是由纵横交错的经纬方向纱线排列而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些纱线在经线方向、纬 线方向构成一个个四方形的框架,而从这四方形框架任何一个方向来说,纱线在承受伞骨 拉力过程中变形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伞面不同位置的变形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了同样 的伞骨在支撑伞面,特别是一片式伞面过程中,不同方向的伞骨支撑伞面,由伞面所产生的 反作用力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会导致伞骨的变形、弯曲或者扭曲不一致。因此按照原有的伞 骨设置方式,不考虑伞面不同角度的纱线拉力,对于一片式伞面,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开 伞、收伞的效果的。而且,一片式伞面是平面状的结构形式,要形成具有弧形顶棚的开伞伞面,须通过 伞骨的拉系,而且伞骨的拉系作用要依照纱线的变形来进行设置,才能具有良好的开伞、收 伞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一片伞面的伞骨伞面结构,其包括主伞骨及一片式伞面,特征在于该伞 骨伞面结构以中棒为中心,沿着一片式伞面的纱线四方形框架的对角线方向、或者是纱线 的经线方向、纬线方向形成基准线,所述主伞骨至少有四个,且所述主伞骨设置于基准线 上,或者围绕该基准线对称设置;主伞骨的外端与伞面的外边缘连接在一起。以基准线为基础,设置主伞骨,能够将伞骨按照一片式伞面的结构形式进行有效 地支撑,形成开伞后的弧形顶棚也就是伞型,收伞后伞骨及伞面能够进行有效地收拢。具体地说,以伞面的中心(也就是中棒)沿着伞面纱线四方形框架对角线形成的基 准线设置的主伞骨,伞面的延展性最好,也能够最大可能地拉开伞面,使伞面在开伞时形成 弧形的顶棚,也就是开伞具有伞型,收伞时能够有效地进行伞面收拢;对称于基准线设置的 主伞骨,其伞面的延展性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对称的两个主伞骨其所对应伞面的延展性 完全一致,主伞骨的支撑力相同,伞面的延展性也相同,在伞面纱线经线、纬线方向设置伞 骨,虽然其对应伞面位置的伞面变形最小,但是对于伞面的纱线分布情况及基准线来说,仍 然具有对称性,也就是对称的主伞骨能够具有相同的支撑力,同时主伞骨位置伞面的变形 也相同;由此才能形成一片平面的伞面开伞形成伞型,收伞后主伞骨及伞面得以完全收拢。 所述的对称,是指主伞骨以基准线为标准,进行轴对称或中心对称,且所述的对称是指伞骨 的设置位置对称。所述主伞骨的外端与伞面的外边缘连接在一起,伞面边缘固定一珠尾或连接件, 主伞骨的外端连接于该珠尾或连接件上,珠尾或连接件依据伞面的基准线进行对称排列设 置。在具体制作时,可以将珠尾缝制在伞面上,再将主伞骨插设于珠尾中;或者先将珠尾固 定在主伞骨的外端,再将珠尾缝制在伞面上。所述伞面,伞面的各个边缘与中棒的中心距离等长时,当位于对角线方向的基准 线设置主伞骨最长时,位于伞面经线或纬线方向设置的主伞骨最短,以形成伞骨支撑的平 衡性。主伞骨等长时,当位于对角线方向的基准线设置伞面的边缘与中棒的中心距离最 短时,位于伞面经线或纬线方向设置的伞面的边缘与中棒的中心距离最长。所述主伞骨的尾端形成分叉的结构,即主伞骨的尾部分叉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尾 骨,所述的尾骨,两个对称于基准线呈弧形伸展出去,并与设置于伞面边缘的珠尾连接于一 起。所述主伞骨的长度大于等于伞面的长度,或者主伞骨和珠尾到伞面边缘、主伞骨 和连接件到伞面边缘的长度大于等于伞面的长度。所述伞骨伞面结构,其主伞骨的周边可设辅助伞骨,辅助伞骨以基准线为轴线呈 对称分布。辅助伞骨可以与主伞骨结构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或者采用一根独立直骨的结 构,或者类似主伞骨采用尾端分叉的结构。更进一步,对于同样长度的主伞骨和辅助伞骨,越远离对角线方向、靠近伞面纱线 经线方向或纬线方向的伞面位置,其伞面位置部分的伞面设置长度越长,反之,越接近对角 线方向、远离伞面纱线经线方向纬线方向的伞面位置,该伞面位置部分的伞面长度越短。所述主伞骨,其中部设置有中蝶,中蝶为套系并固定于主伞骨上的突块,通过中 蝶,主伞骨连接其它的伞骨部件(包括现有的其它伞骨部件),并构成主伞骨的尾部。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是,每个主伞骨上都设置中蝶,其它的伞骨通过中蝶铰接于主 伞骨上;也可以通过一个中蝶将两个主伞骨并行连接于一起,其它的伞骨铰接于中蝶,对两 个主伞骨进行支撑。所述中蝶,其可具有向下倾斜的角度,即中蝶与主伞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一片伞面的伞骨伞面结构,其包括主伞骨及一片式伞面,其特征在于该伞骨伞面结构以中棒为中心,沿着一片式伞面的纱线四方形框架的对角线方向、或者是纱线的经线方向、纬线方向形成基准线,所述主伞骨至少有四个,且所述主伞骨设置于基准线上,或者围绕该基准线对称设置;主伞骨的外端与伞面的外边缘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闵
申请(专利权)人:张书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