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伞伞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394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伞伞骨,包括内主骨、中主骨、外主骨以及拉杆,所述中主骨上套接有一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上设有拉杆固定槽,所述拉杆区间部位通过拉杆固定槽与活动套固联接。所述活动套为工程塑料,与金属材料制成的拉杆相比,硬度相近、接触面积较大,能有效减小中主骨的磨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 folding umbrella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umbrella frame, including the inner main bone, bone, bone and the main outer main rod, the main bone is sleeved with a movable sleeve, the movabl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pull rod fixing groove, the rod part interval fixed by the pull rod groove and the movable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The movable sleeve is made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Compared with the rod made of metal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ilar hardness and large contact area,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brasion of the middle main b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骨,尤其涉及一种折叠伞伞骨
技术介绍
伞的构造大体是伞架和伞面三部分。其中,伞骨是支撑整个伞面的,它能折叠能撑 开,便于携带。所述伞骨按其材质分为金属伞骨和纤维伞骨,纤维伞骨以其质轻、不宜生锈、 成本低逐渐取代金属伞骨;按其折叠方式分为折叠伞伞骨和普通伞伞骨,折叠伞伞骨能较 大的缩小折叠后的体积,便于随身携带。一般地折叠伞伞骨包括内主骨、中主骨、外主骨以 及拉杆,所述中主骨两端分别与内主骨和外主骨枢接,所述内主骨和外主骨绕枢接点的转 向相同,所述内主骨区间近内主骨枢接点位置上设有一拉杆孔,所述外主骨从外主骨枢接 点向外侧有一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端头设有拉杆枢接孔,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拉杆 孔和拉杆枢接孔与内主骨和外主骨枢接。(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拉杆的中间部位一般弯 折成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中主骨上。(如图2所示)同时,为了降低 成本、减小质量、提高使用寿命,所述中主骨和外主骨由工程塑料制成。在伞的撑开和收拢 时,所述拉杆与中主骨互摩擦。但是由于拉杆与工程塑料的硬度不同、并且接触面积较小, 长时间的使用会磨损中主骨的表面,导致外皮损坏,进而影响使用性能。特别对于颜色差异 较大的中主骨和伞面,被损坏的表皮内部的填料会粘附在伞面上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伞伞骨,所述折叠伞伞骨能减小 使用过程中对中主骨的磨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折叠伞伞骨,包括内主骨、中主骨、外主骨以及拉杆,所述中主骨两端分别与 内主骨和外主骨枢接,所述内主骨和外主骨绕枢接点的转向相同,所述内主骨区间近内主 骨枢接点位置上设有一拉杆孔,所述外主骨从外主骨枢接点向外侧有一延伸段,所述延伸 段的端头设有拉杆枢接孔,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拉杆孔和拉杆枢接孔与内主骨和外主 骨枢接。所述中主骨上套接有一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上设有拉杆固定槽,所述拉杆区间部位 通过拉杆固定槽与活动套固联接。所述活动套为工程塑料,与金属制成的拉杆相比,硬度相 近、接触面积较大,能有效减小中主骨的磨损。特别地所述拉杆固定槽内截面为四分之三圆弧,所述圆弧直径略大于拉杆直径, 所述圆弧半径小于拉杆的直径。拉杆固定槽的这种截面形状能简化拉杆的安装与拆卸的操 作难度,降低了安装成本和提高了伞骨可回收性。优选于所述活动套截面为S形。活动套S形结构的一端固定所述拉杆,另一端固 定中主骨。这种结构能使所述中主骨在固接在内主骨和外主骨上后再固定活动套,增加了 拆装的方便性,进一步降低了安装成本。优选于所述拉杆区间部位向中主骨一侧弯折。设置弯折的是为了通过折弯角度的限定作用限制所述活动套的移动。进一步,为了使折弯部位能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应当 确保一定的折弯幅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活动套与中主骨之间硬度相近、接触面积较大,能降低中主骨的表面磨坏,提 高折叠伞伞骨的寿命,保持伞面的美观;所述拉杆固定槽的结构设有一缺口,便于拉杆的安 装与拆卸,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所述的折叠折叠伞伞骨的局部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折叠折叠伞伞骨的局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视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视图;图7为图6的剖视图;图8为图7所述优选方案的一种改进方案的示意图;图9为图8所述优选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方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在所有构件完全刚性的情况下,不设置活动套5也能完全保证所述折 叠伞伞骨能很好的撑开或者收拢。但是由于所述拉杆4较长且细,挠度较低,受压后很容易 产生弯折,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和结构的紧凑性,所以有必要将所述拉杆4区间部位可滑动 的固定在中主骨2上。并且,由于所述拉杆4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将拉杆4区间部位可滑 动的固定在了中主骨2上,不仅没有影响折叠伞伞骨的自由展开、收拢,反而使得所述折叠 伞伞骨更加精凑,受压后的也可靠性更好。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折叠伞伞骨,包括内主骨1、中主骨2、外主骨3以及拉 杆4,所述中主骨2两端分别与内主骨1和外主骨3枢接,所述内主骨1和外主骨3绕枢接 点的转向相同,所述内主骨区间接近内主骨枢接点位置上设有一拉杆孔11,所述外主骨从 外主骨枢接点向外侧有一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端头设有拉杆枢接孔31,所述拉杆4的两 端分别通过拉杆孔11和拉杆枢接孔31与内主骨和外主骨枢接,所述中主骨上套接有一活 动套5,所述活动套上设有拉杆固定槽51,所述拉杆4区间部位通过拉杆固定槽51与活动 套5固联接。结合图4、5所示,所述活动套5上设有连接在中主骨2上的滑槽52,为了增大 接触面积应当保证滑槽52的内侧面与所述中主骨2有足够大的实际接触,优选地,使所述 滑槽52内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与中主骨2相配合。结合图4、5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拉杆固定槽51内截面为四分之三圆 弧,所述圆弧直径略大于拉杆4的直径,所述圆弧半径小于拉杆4的直径。事实上,本专利技术 对拉杆固定槽51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实现可拆卸的连接即可。本实施方式设置的拉杆固定槽51的内截面为四分之三圆环,并且,所述圆弧直径略大于拉杆4直径,所述圆 弧半径小于所述拉杆4直径。由于所述活动套5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拉杆4从拉杆固定槽 51的缺口出挤入时,缺口会被展开;在所述拉杆4完全进入所述拉杆固定槽51的内腔时, 所述缺口又会在弹性回复的作用下缩小,并最终卡住所述拉杆4。如此便实现了所述拉杆固 定槽51可拆卸的固定住拉杆4。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活动套截面为S形。结合图6、7,所述 活动套5设有两个开口的圆环,所述圆环构成活动套的截面形状。所述开口的圆环一个为 拉杆固定槽51,另一个为滑槽52。为了使该S结构的两个圆环很好的固定拉杆4和中主骨 2,优选地将所述拉杆4和中主骨2均限定为圆形。但是,这不应当成为本技术保护范 围的限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滑槽52的开口的位置有所变化,参照图8。将开口部位 设置在滑槽52的底部,如此,在安装过程中,所述中主骨2从滑槽52底部安装,在一定程度 上增加了安装的方便性。同样地,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固定槽51的开口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参照图 9,所述拉杆固定槽51的开口部位朝向滑槽52,为此在安装过程中应当先将拉杆4卡入拉杆 固定槽51中。这种结构可以防止拉杆固定槽51的塑性变形导致所述拉杆4脱离卡合。根据图3、4,本技术又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拉杆4区间部位被折弯,所述 折弯部分被安装在拉杆固定槽51上。应当保证所述折弯部分一定的折弯角度,以此达到限 制所述拉杆固定槽51相对于拉杆4滑动,否则所述拉杆4不能完全固定活动套5。本实用 新型对弯折方向没有限制,优选地向中主骨一侧弯折。需要说明一点,如果所述活动套5仅仅是一端与所述中主骨2可滑动的连接,另一 端与拉杆4可滑动的连接。这样直接导致在撑开折叠伞的时候所述活动套5可能会卡在所 述中主骨2和拉杆4的某一个位置,而导致折叠伞不能完全撑开,或者损坏所述中主骨2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伞伞骨,包括内主骨(1)、中主骨(2)、外主骨(3)以及拉杆(4),所述中主骨两端分别与内主骨和外主骨枢接,所述内主骨和外主骨绕枢接点的转向相同,所述内主骨区间近内主骨枢接点位置上设有一拉杆孔,所述外主骨从外主骨枢接点向外侧有一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端头设有拉杆枢接孔,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拉杆孔和拉杆枢接孔与内主骨和外主骨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主骨上套接有一活动套(5),所述活动套上设有拉杆固定槽(51),所述拉杆区间部位通过拉杆固定槽与活动套固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双翔制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