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664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伞技术领域,涉及折伞骨片的一个组成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该中马鞍包括鞍体和一档伞骨连接套杆,所述鞍体上设有分别用于与单孔档骨和拉骨铰接的两个铆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上设有用于限金属环从中马鞍上滑脱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机吊伞面技术专门设计了一种新型中马鞍,在结构上取消了穿线凸环和穿线孔,并在一档伞骨套杆处挤压出凸起结构,使用伞面缝合钳将金属丝或金属条弯折成吊环并箍扎在一档伞骨套杆上后,凸起结构将有效限制金属环在伞面拉力作用下从中马鞍上滑出。新的结构在制作过程中更加快捷,与伞面固定位置更准,而且省工,省时,更加保证了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伞
,涉及折伞骨片的一个组成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 适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
技术介绍
常见三折伞由伞架、伞面4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所述的伞架由伞杆2、上盘 5、下盘3和一组骨片构成,所述伞杆2下端固有手柄1 ;所述骨片由两个马鞍8、12和五档 伞骨6、7、9、11、13连接组合而成,其中用于连接第一档伞骨11、铰接单孔档骨9和拉骨10 的马鞍为中马鞍12,所述中马鞍12下部与第一档伞骨11固定,上部设有两个分别用于与单 孔档骨9和拉骨10铰接的铆钉孔14、15。中马鞍是骨片的一个重要弯折处,是折伞收拢时 折叠伞面的重要关节点。为了使伞面在收伞时随骨片的收缩而折叠,需要将对应中马鞍处 的伞面与中马鞍连接在一起。在现有技术中,这种连接是通过线绳的绑缚实现的。在现有技术中,根据绑缚线在马鞍上的连接结构不同,常见的中马鞍分为两种,一 种是开孔型中马鞍,另一种是起弧型中马鞍。所述起弧型中马鞍在鞍体下部与一档伞骨连 接处有一向上拱起的弧形穿线凸环16,如图2所示,用于绑缚伞面的线绳21从该弧形穿线 凸环16中穿过。所述开孔型中马鞍与起弧中马鞍不同之处在于,鞍体下部并未设有弧形穿 线凸环,而是在鞍体上部在两个铆钉孔下方设置了一个穿线孔17,如图5所示,用于绑缚伞 面的线绳21从该穿线孔中穿过。现有的两种中马鞍仅管形式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实质就是设计了一个用于固 定绑缚线的孔类结构。不论是在中马鞍上部打的穿线孔,还是在中马鞍下部冲裁的半弧形 拱起的穿线凸环,都是为了用绑缚线固定伞面与伞架而专门设计的。而用线绳绑缚伞面和 马鞍是必须手工完成的。近年,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高效率的机器加工装配在不断取 代着早期手工作业。通过专用的伞面缝合钳将金属丝或金属条弯曲成金属环来把伞面和伞 骨或马鞍箍扎在一起的机吊伞面技术,不仅节省了手工穿线绑缚过程中的大量人力成本, 更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但是,作为伞面与骨片连接的一个重要节点,现有的两种专门为线 绳绑缚工艺而设计的中马鞍都不再适用于机吊伞面技术,一方面,在采用机吊伞面技术时, 现有中马鞍上专门为了固定绑缚线而设计的构造已不再发挥作用。穿线孔或穿线凸环的加 工,变成了无用功,只有浪费时间和人力,平白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当采用机吊伞面技术, 将中马鞍下部与伞面用金属环箍扎时,金属环在中马鞍上的位置如何限定以防其滑向一档 伞骨,成了现有中马鞍不得不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马鞍不再适用机吊伞面技术的问题,旨在提供一 种专门为机吊伞面技术而设计的中马鞍。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其包括鞍体 和一档伞骨连接套杆,所述鞍体上设有分别用于与单孔档骨和拉骨铰接的两个铆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上设有用于限金属环从中马鞍上滑脱的凸起。该凸起 结构可以通过挤压加工而成。本技术为机吊伞面技术专门设计了一种新型中马鞍,在结构上取消了穿线凸 环和穿线孔,并在一档伞骨套杆处挤压出凸起结构,使用伞面缝合钳将金属丝或金属条弯 折成吊环并箍扎在一档伞骨套杆上后,凸起结构将有效限制金属环在伞面拉力作用下从中 马鞍上滑出。新的结构在制作过程中更加快捷,与伞面固定位置更准,而且省工,省时,更加 保证了产品质量,使固定好的伞面平整,不会起皱,在收折过程中不会因伞面之间的混乱而 折叠困难。在本技术中,所述凸起可以是一个,设置在鞍体下部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侧面, 也可以是两个,对称设置在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侧面,也可以是多个,沿周向均勻或不均勻设 置在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侧面。本技术结构也可以用在其它二折伞、四折伞的大马鞍、中 马鞍上。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三折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起弧型中马鞍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起弧型中马鞍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起弧型中马鞍与伞面绑缚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开孔型中马鞍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技术中开孔型中马鞍展开结构示意图。图7是现有技术中起弧型中马鞍与伞面绑缚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机吊中马鞍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机吊中马鞍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0中图8的右视图。图11是图8的后视图。图12是本技术机吊中马鞍与第一档伞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机吊中马鞍通过机吊金属环与伞面箍扎在一起的结构示意 图。图14是图13的A-A截面图。图15是本技术机吊中马鞍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机吊中马鞍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7为常见三折伞结构及现有两种中马鞍的结构及其使用状态,其缺陷前面已 经描述了,在此不再赘述。参照图8-12,本技术的中马鞍包括鞍体和一档伞骨连接套杆,所述鞍体上设 有分别用于与单孔档骨9和拉骨10铰接的两个铆钉孔14、15,所述的一档伞骨连接套杆的 侧面设有对称设有两个凸起18。所述的一档伞骨11穿入所述的一档伞骨连接套杆内定位。 装配伞面时,将伞面固定部分与一档伞骨连接套杆对正,并同时放入已经装载金属条的伞面缝合钳内,起动伞面缝合钳,金属条弯卷成金属环19,将伞面固定部分与一档伞骨连接套 杆箍扎在了一起,如图13、14所示。参照图15、16,本技术机吊中马鞍还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比如,仅在中马鞍 的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侧面设一个凸起,如图15,或周向设置多个凸起。再或者在一档伞骨连 接套杆上固定一圆环20,如图16。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 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包括鞍体和一档伞骨连接套杆,所述鞍体上设有 分别用于与单孔档骨(9)和拉骨(10)铰接的两个铆钉孔(14、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档 伞骨连接套杆上设有用于限制金属环(19)从中马鞍上滑脱的凸起(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8)为 两个,对称设置在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8)为 多个,沿周向均勻设置在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8)为 紧固在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上的圆环(20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制伞
,涉及折伞骨片的一个组成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该中马鞍包括鞍体和一档伞骨连接套杆,所述鞍体上设有分别用于与单孔档骨和拉骨铰接的两个铆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上设有用于限金属环从中马鞍上滑脱的凸起。本技术为机吊伞面技术专门设计了一种新型中马鞍,在结构上取消了穿线凸环和穿线孔,并在一档伞骨套杆处挤压出凸起结构,使用伞面缝合钳将金属丝或金属条弯折成吊环并箍扎在一档伞骨套杆上后,凸起结构将有效限制金属环在伞面拉力作用下从中马鞍上滑出。新的结构在制作过程中更加快捷,与伞面固定位置更准,而且省工,省时,更加保证了产品质量。文档编号A45B25/02GK201854784SQ201020587100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吊伞面工艺的中马鞍,包括鞍体和一档伞骨连接套杆,所述鞍体上设有分别用于与单孔档骨(9)和拉骨(10)铰接的两个铆钉孔(14、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档伞骨连接套杆上设有用于限制金属环(19)从中马鞍上滑脱的凸起(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堂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